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翟小杰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7期27-29,33,共4页
为了探讨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屠宰性能的影响,本研究设立4组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分别为低能量低蛋白质、低能量高蛋白质、高能量低蛋白质和高能量高蛋白质,每组设立20头育肥猪,试验周期为12周。结果显示,高... 为了探讨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屠宰性能的影响,本研究设立4组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分别为低能量低蛋白质、低能量高蛋白质、高能量低蛋白质和高能量高蛋白质,每组设立20头育肥猪,试验周期为12周。结果显示,高能量组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高于低能量组,尤其是高能量高蛋白组,表现出最佳的生长效果。屠宰性能方面,高能量组猪只的背膘厚度显著增加,而高蛋白质组的眼肌面积较大,瘦肉率较高。血清生化指标显示,高蛋白质组的总蛋白水平显著提高,尿素氮水平有所上升。结果表明,合理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有助于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饲料转化效率及屠宰性能,且高能量高蛋白质日粮能够达到最佳效果,为养殖业提供了饲料配方优化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水平 蛋白质水平 育肥猪 生长性能 饲料转化效率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管理在禽病防控中的作用
2
作者 翟小杰 《家禽科学》 2025年第4期29-32,共4页
在全球家禽养殖业病害频发以及抗药性问题不断加剧的当下,环境管理在禽病防控方面占据着关键地位。优化环境管理已成为增进家禽健康水平、削减疾病滋生、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阐述养殖业科学的环境管理策略,力求降低疾病传... 在全球家禽养殖业病害频发以及抗药性问题不断加剧的当下,环境管理在禽病防控方面占据着关键地位。优化环境管理已成为增进家禽健康水平、削减疾病滋生、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阐述养殖业科学的环境管理策略,力求降低疾病传播概率,进而提升养殖效率与经济效益,助力家禽养殖业稳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养殖 环境管理 疫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业中环境污染控制与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3
作者 翟小杰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2期79-80,共2页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畜牧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农业总排放的较大比例,成为加剧全球...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畜牧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农业总排放的较大比例,成为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控制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节能减排技术作为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涵盖了废水处理、废气治理、资源化利用和节能管理等多个方面。笔者通过分析畜牧业污染现状,系统总结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现状,旨在为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气治理 节能减排 环境污染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类疾病现场诊断工具的开发与优化建议
4
作者 翟小杰 《家禽科学》 2025年第6期56-59,共4页
禽类疾病的高效现场诊断对及时控制病情、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现场诊断工具的发展已涵盖快速免疫检测、分子诊断和便携式传感技术等领域,但仍面临灵敏度、特异性、成本和现场操作便捷性等方面的挑战。本研究综述了常见禽类... 禽类疾病的高效现场诊断对及时控制病情、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现场诊断工具的发展已涵盖快速免疫检测、分子诊断和便携式传感技术等领域,但仍面临灵敏度、特异性、成本和现场操作便捷性等方面的挑战。本研究综述了常见禽类疾病现场诊断工具的开发现状,分析了不同诊断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实践需求提出了优化建议。为禽类疾病诊断工具的研发提供参考,助力精准防控和健康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病 诊断 优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豆CACTA转座元件注释、标记开发及其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5
作者 翟小杰 李阳 +5 位作者 程静 徐照龙 刘大亮 袁娜 李英 杜建厂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6-655,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对菜豆(Phaseolus vulgaris)基因组中CACTA转座元件进行鉴定,分析其序列特征、插入位点特征、进化关系、基因结构和功能基因并进行标记开发,为CACTA转座元件功能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菜豆的全基因组数据,采用... [目的]本文旨在对菜豆(Phaseolus vulgaris)基因组中CACTA转座元件进行鉴定,分析其序列特征、插入位点特征、进化关系、基因结构和功能基因并进行标记开发,为CACTA转座元件功能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菜豆的全基因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鉴定和分析;基于所鉴定的CACTA转座元件插入位点多态性,随机设计51对引物;利用筛选的11对引物,对24个菜豆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和分子身份证构建。[结果]菜豆基因组中共鉴定出来源于20个家族的1645个插入位置明确的CACTA转座元件。这些元件DNA总长度约4.71 Mb,占整个基因组DNA的0.9%左右。CACTA转座元件均匀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与功能基因的分布没有相关性。插入偏好性分析提示,菜豆CACTA转座元件更倾向于插入AT富集区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菜豆CACTA转座元件可以划分为4个进化支。CladeⅠ和CladeⅣ进化支分别拥有最多的家族数量(50.0%)和元件数量(57.7%),但各进化支家族数量与元件数量差异较大。与功能基因的关系分析表明,有390个CACTA转座元件插入功能基因的内部或基因的临近区域(<2 kb);有258个元件捕获完整的基因或基因片段。标记开发结果显示,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28~1.0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4,并在遗传相似系数0.53水平上可以将24个品种分为4类。[结论]本研究从全基因组水平上系统鉴定和注释了菜豆基因组中的CACTA转座元件,并明确了其在基因组中的分布规律、插入偏好性、系统进化关系和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菜豆品种特异的分子身份证,可用于菜豆品种的系统分类、亲缘关系和品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TA转座元件 分子标记 生物信息学 菜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Copia类反转座子全基因组注释及进化分析
6
作者 李阳 袁娜 +4 位作者 刘大亮 翟小杰 徐照龙 程静 杜建厂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8-867,共10页
利用基于结构从头寻找和同源比对的方法,从绿豆基因组中鉴定出插入位置明确的1198个完整的Copia类反转座子和1038个solo LTR转座子元件。这些元件不均匀分布在绿豆的22条染色体上,并和功能基因的分布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绝大部分Copi... 利用基于结构从头寻找和同源比对的方法,从绿豆基因组中鉴定出插入位置明确的1198个完整的Copia类反转座子和1038个solo LTR转座子元件。这些元件不均匀分布在绿豆的22条染色体上,并和功能基因的分布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绝大部分Copia类反转座子(91.8%)在最近5.0 MYA内插入到寄主基因组中,并在1.0~2.0 MYA呈现1个明显的活跃峰值。此外,每个家族的solo LTR转座元件数量与完整转座元件数量的比值与进化时间无关,而与LTR的长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尽管这些Copia类反转座子可划分为Angela、Ale、Bianca、Ivana、Maximus和TAR等6个谱系,但各谱系内所包含的家族数和元件数差异较大。通过染色体上的位置比较,发现67个Copia类反转座子家族的713个元件插入到629个功能基因的内部或附近区域(<1 kb),提示这些元件可能对基因的结构、表达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ia类反转座子 插入时间 进化树 绿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