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心二意”胜过“一心一意”:媒体多任务提升低工作记忆容量者创造力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详 张婧婧 +3 位作者 白博仁 翟宏堃 崔虞馨 祖冲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1-1046,共16页
数字时代,媒体多任务已然渗透人类生活方方面面。但以往研究主要探讨其消极影响,忽视媒体多任务暗藏激发创造力的可能。基于创造力的坚持−灵活双通道理论,通过3个仿真行为实验,考察了媒体多任务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以及心智游移与工作记... 数字时代,媒体多任务已然渗透人类生活方方面面。但以往研究主要探讨其消极影响,忽视媒体多任务暗藏激发创造力的可能。基于创造力的坚持−灵活双通道理论,通过3个仿真行为实验,考察了媒体多任务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以及心智游移与工作记忆容量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相比非媒体多任务,个体进行媒体多任务时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实验1),其心理机制是媒体多任务诱发更高的心智游移频率,进而提升创造力(实验1和实验2),且这一提升效应只存在于低工作记忆容量组,高工作记忆容量组中则表现为消极影响(实验3)。研究结果对揭示媒体多任务的积极功能,拓展坚持−灵活交互视角以弥补双通道理论平行视角缺陷,帮助不同特质个体有效利用媒体多任务提升创造力均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多任务 创造力 心智游移 工作记忆容量 创造力双通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方程模型统计检验力分析: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翟宏堃 李强 魏晓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25-2151,共27页
结构方程模型是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重要的统计工具之一。然而,大量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忽视了对该方法的统计检验力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报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些研究的结果的证明效力。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检验力分析方... 结构方程模型是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重要的统计工具之一。然而,大量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忽视了对该方法的统计检验力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报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些研究的结果的证明效力。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检验力分析方法主要有Satorra-Saris法、MacCallum法与Monte Carlo法三类。其中Satorra-Saris法适用于备择模型清晰、检验对象相对简单、检验方法基于χ2分布的情形;MacCallum法适用于基于χ2分布的模型拟合检验且备择模型不明的情形;Monte Carlo法适用于检验对象相对复杂、采用模拟或重抽样方法进行检验的情形。在实际应用中,研究者应当首先判断检验的目的、方法以及是否有明确的备择模型,并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具体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统计检验力 模型拟合检验 模型参数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基于产后抑郁的认知行为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魏晓薇 李强 +2 位作者 翟宏堃 周彦榜 鲁帆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年第6期330-340,共11页
为了解产后抑郁流行现状及围产期经历、社会心理资源和心理脆弱性对产后抑郁的影响,选取438名天津市产后4~24周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被试作答了自编围产期基本情况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易感性人格类型问卷和认... 为了解产后抑郁流行现状及围产期经历、社会心理资源和心理脆弱性对产后抑郁的影响,选取438名天津市产后4~24周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被试作答了自编围产期基本情况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易感性人格类型问卷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结果表明,天津市女性产后抑郁总体症状检出率较高。采用分层logistic回归建立的产后抑郁社会心理因素预测模型表明,与公婆关系良好、领悟社会支持为产后抑郁的保护因素,人格脆弱性和非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为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的认知行为模型 围产期经历 社会心理资源 心理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消极刻板印象的受众调节效应
4
作者 臧慧琳 李强 +2 位作者 朱贞洁 翟宏堃 王玉钰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9-555,共7页
人们在沟通中根据受众这一沟通对象对某个话题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信息表达,该现象被称为受众调节效应。受众调节效应进一步影响记忆,当个体形成偏向受众态度的记忆偏差时,个体与受众便创造了关于某个话题的共享现实。本研究基于共享现... 人们在沟通中根据受众这一沟通对象对某个话题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信息表达,该现象被称为受众调节效应。受众调节效应进一步影响记忆,当个体形成偏向受众态度的记忆偏差时,个体与受众便创造了关于某个话题的共享现实。本研究基于共享现实理论,采用共享即相信实验范式,在人际沟通情境下探究抑郁症消极刻板印象的受众调节效应及其对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被试会根据受众对抑郁症个体的态度来调整对抑郁症个体的描述和记忆,在受众态度积极(或消极)时,被试会更积极(或消极)地描述和回忆抑郁症个体;(2)相较于抑郁症中性刻板印象信息,受众消极态度会增强抑郁症消极刻板印象信息的负向描述偏差和负向记忆偏差。这些发现揭示了人际沟通中的受众态度在抑郁症消极刻板印象的共享现实建构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消极刻板印象 共享现实 受众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通中的共享现实
5
作者 臧慧琳 李强 +1 位作者 魏晓薇 翟宏堃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23年第3期254-267,共14页
共享现实是个体在感觉、信念和评价等内部心理状态上与他人针对某些事物所形成的共通体验。沟通在共享现实的产生、发展和功能体现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通过沟通主体、沟通对象和信息刺激的特征变化来影响共享现实。以人际-群际行... 共享现实是个体在感觉、信念和评价等内部心理状态上与他人针对某些事物所形成的共通体验。沟通在共享现实的产生、发展和功能体现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通过沟通主体、沟通对象和信息刺激的特征变化来影响共享现实。以人际-群际行为连续体为基础,共享现实的功能在人际、群内和群际三个沟通层次的不同领域中得到充分发挥,如亲密关系、文化和刻板印象。未来应拓展和健全共享现实的研究方法和作用机制,加强共享现实与相关领域的有机结合,积极借助共享现实来解释社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现实 沟通 认知动机 关系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