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翟亚萍 商保军 +2 位作者 张琳 席雨人 程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689-169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发病的免疫因素,为CAA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骨髓细胞半固体集落培养法检测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CAA骨髓细胞培养GM-CFU产率明显少于正常...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发病的免疫因素,为CAA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骨髓细胞半固体集落培养法检测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CAA骨髓细胞培养GM-CFU产率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7.9±0.5)个/ml vs(88.7±2.7)个/ml(P<0.01);CAA骨髓细胞加正常血清培养GM-CFU的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2.6)个/ml vs(88.7±2.7)个/ml(P<0.05),其中有21例的GM-CFU的产率(60.1±2.1)个/ml与对照相比较明显减少;CAA血清与正常骨髓细胞培养的GM-CFU为(105.6±3.2)个/ml,显著高于正常组。CAA组的CD3+、CD4+和CD4+/CD8+均比对照组降低,分别为(49.8±0.6)%vs(64.3±0.9)%(、29.7±0.4)%vs(38.6±0.3)%和(1.2±0.1)%vs(1.7±0.1)%(均P<0.01);CD8+细胞明显高于正常,(28.9±0.3)%vs(24.5±0.3)%(P<0.01)。结论CAA患者普遍存在着T细胞亚群失衡的免疫异常;CAA患者骨髓细胞中可能有抑制患者GM-CFU形成的因素,而血清中存在着升高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其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观察。GM-CFU体外培养联合T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CAA异常免疫机制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T淋巴细胞亚群 干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和抗凝血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建军 孙翠萍 +3 位作者 翟亚萍 李学 冯艳 徐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11-913,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eion,SCI)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抗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SCI患者(SCI组)47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7例,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 目的观察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eion,SCI)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抗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SCI患者(SCI组)47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7例,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阿(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原活性(PA)、凝血酶活性(TA)、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和血浆蛋白C活性(PC:A)。结果SCI组vW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6.7±25.3)%vs(143.6±21.1)%,P〈0.01],SCI组APTT和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5.7±8.3)s vs(37.8±9.5)s,(9.2±1.8)s vs(15.3±2.8)s,P〈0.01],SCI组P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组Fi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6±4.2.3)g/L vs (2.6±1.3)g/L,P〈0.01],PA和T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T-Ⅲ:A和PC:A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内皮桶伤及凝血、抗凝血系统功能失调导致的高凝状态是SCI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内皮 血管 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 抗凝血酶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多因素分析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刚 沈玉祥 +2 位作者 袁建军 翟亚萍 商保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对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以探讨其对评估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5 4例房颤患者分为两组 :血栓阳性组 (2 6例 )和血栓阴性组 (2 8例 ) ;另选 3 5例无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为非房颤组。用... 目的 :对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以探讨其对评估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5 4例房颤患者分为两组 :血栓阳性组 (2 6例 )和血栓阴性组 (2 8例 ) ;另选 3 5例无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为非房颤组。用心脏彩超测定其LA内径 ,用ELISA法测定其TAT、GMP_14 0、vWF、D_D水平 ,对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LA内径增大 (OR =1.3 74,P =0 .0 42 )、vWF(OR =1.0 3 1,P =0 .0 3 0 )和D_D浓度增高 (OR =7.5 65P =0 .0 15 )为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单个危险因素中 ,诊断房颤血栓栓塞的灵敏度较高的是LA内径 ,特异度较高的是D_D。随着独立危险因素的增多 ,诊断血栓栓塞的特异度增高 ,但灵敏度下降。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是LA内径增大、vWF和D_D浓度增高 ,且D_D浓度增高的评估价值优于其他因素。结合多个危险因素 ,可提高诊断房颤血栓栓塞的特异性 ,更可靠地评估血栓栓塞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患者 D-D 诊断 持续性房颤 多因素分析 独立危险因素 浓度 内径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纤溶及抗纤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建军 孙翠萍 +3 位作者 翟亚萍 李学 冯艳 徐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观察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纤溶及抗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SCI患者53例(SCI组)和健康体检者55例(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溶酶活性... 目的观察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纤溶及抗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SCI患者53例(SCI组)和健康体检者55例(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溶酶活性(PLM: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D-二聚体(D-D)含量、_2α-纤溶酶抑制剂(α_2-PI)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活性。结果 SCI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5.36±4.30)mg/L vs (10.26±2.61)mg/L,P<0.01],SCI组PLM:A、t-PA和D-D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5.84±10.23)% vs (68.74±18.41)%,(0.11±0.01)U/ml vs (0.49±0.12)U/mL(0.36±0.14)mg/L vs (0.68±0.16)mg/L,P<0.01)],SCI组PLG: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组α_2-PI活性和PAI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128.46±23.75)% vs (96.36±19.34)%,(0.86±0.22)AU/ml vs (0.48±0.10)AU/ml.P<0.01]。结论炎症过程和纤溶及抗纤溶系统的功能失调与SCl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纤溶酶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灭活剂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凝血指标评估非风湿性房颤栓塞危险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菲斐 沈玉祥 +4 位作者 袁建军 翟亚萍 张静 黄克钧 张嘉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和测定血浆凝血标志物用于评估非风湿性房颤 (NRAF)栓塞危险性价值。方法 :对 12 4例的研究对象全部测定血浆中凝血标志物 ,对风湿性房颤 (RAF)组 3 2例和NRAF组 3 4例实施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和测定血浆凝血标志物用于评估非风湿性房颤 (NRAF)栓塞危险性价值。方法 :对 12 4例的研究对象全部测定血浆中凝血标志物 ,对风湿性房颤 (RAF)组 3 2例和NRAF组 3 4例实施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和TEE检查。结果 :①TEE的心房血栓和左房自发性超声对比 (LASEC)现象检出率显著高于TTE(P <0 0 1) ;左心耳 (LAA)血流排空速率降低 ( <2 5cm/s)与心房血栓和LASEC形成密切相关。②四种血浆中凝血标志物水平在NRAF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其中D 2聚体水平在LAA功能减退患者中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①TEE较TTE在评估NRAF栓塞危险性方面具更高的应用价值 ;心房内存在血栓、LASEC阳性 ,LAA血流排空速率下降是三项重要的TEE评估指标。②心房颤动可导致某些特异性凝血标志物水平显著升高。③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NRAF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与发病状态下相关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伍学强 张展 +4 位作者 邢进 白振山 翟亚萍 张炳勇 刘玉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 :对结核菌感染免疫应答过程中相关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研究 ,并使之应用于临床。方法 :分别采用ELISA、APAAP、单向琼脂免疫扩散等方法对相关免疫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结核菌感染者T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 +细... 目的 :对结核菌感染免疫应答过程中相关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研究 ,并使之应用于临床。方法 :分别采用ELISA、APAAP、单向琼脂免疫扩散等方法对相关免疫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结核菌感染者T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 +细胞、sIL 2R水平、特异结核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 ;肺结核患者CD4 +T细胞降低 ,IL 2活性下降 ,mIL 2R表达明显降低 ,TNF α水平降低 ,CD8+细胞升高 ,sIL 2R明显升高 ,IL 4、IL 10水平均增高 ,且进展期较好转期更为明显。结论 :IL 2、IL 4、IL 10、TNF α、sIL 2R和T细胞亚群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上免疫指标可判断结核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细胞因子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检测及与脂蛋白(a)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牧蔚 沈玉祥 +1 位作者 袁建军 翟亚萍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风湿性房颤患者左心房 (leftatrium ,LA)血栓并探讨脂蛋白 (a) [lipoprotein ,Lp(a) ]在其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TEE检查LA和左心耳 (leftatrialappendage ,LAA)... 目的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风湿性房颤患者左心房 (leftatrium ,LA)血栓并探讨脂蛋白 (a) [lipoprotein ,Lp(a) ]在其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TEE检查LA和左心耳 (leftatrialappendage ,LAA)有无血栓及血栓数目和大小 ,检测血清Lp(a)含量 ,同时还检测LAA射血分数 (LAA EF)、LAA最大排空速度 (LAA PEV)、LA自发超声对比现象 (LASEC)等指标 ,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 高Lp(a)组[Lp(a)≥ 30 0mg/L]血栓发现率 (39.5 %)明显较低Lp(a)组 [Lp(a) <30 0mg/L]血栓发现率 (14.1%)高 (P <0 .0 1)。高Lp(a)组和血栓组栓塞发生率 (18.4%,30 .8%)明显较低Lp(a)组和无血栓组 (3.8%,2 .2 %)高 (P <0 .0 1,P <0 .0 0 1) ;高Lp(a)组和血栓组LASEC(≥ 2级 )出现率 (71.7%,10 0 %)明显较低Lp(a)组和无血栓组 (37.2 %,41.5 %)高 (P <0 .0 1,P <0 .0 0 1) ;LASEC与Lp(a)呈正相关 (r =0 .312 ,P <0 .0 5 )。结论 风湿性房颤患者LA血栓发生率较高 ,其脑中风并发症亦高。高Lp(a)与血栓形成高度相关 ,是慢性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③LASEC是血栓形成前及血栓形成的重要表现形式 ,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与Lp(a)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痛 脂蛋白(a) 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持续植物状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程培训 姜金豆 +4 位作者 周长江 王新军 钱宝延 翟亚萍 步星耀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动员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及综合康复治疗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PVS患者,其中30例接受神经营养因子及综合康复治疗为对照组,30例接受自体BMSCs动员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及综...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动员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及综合康复治疗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PVS患者,其中30例接受神经营养因子及综合康复治疗为对照组,30例接受自体BMSCs动员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及综合康复治疗者为治疗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PVS评分。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PVS评分分别为0.92±0.67和0.91±0.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4,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a治疗组PVS评分分别为(12.92±3.55)(、13.58±3.53)(、14.42±3.68),对照组分别为(10.45±4.58)(、11.82±5.06)(、12.27±5.06),各时间点两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及综合康复是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积极有效、安全可信的方法,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持续植物状态 动员 综合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及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关系
9
作者 汪新宇 李全中 +2 位作者 陈琪 翟亚萍 文世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共2页
按临床表现、体征、FT3、FT4、TSH测定及治疗情况将63例Graves病患者分为未治组与治疗缓解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SIL-2R。结果显示血清SIL-2R未治组与治疗缓解组相比是显著增高的(P<0.01),... 按临床表现、体征、FT3、FT4、TSH测定及治疗情况将63例Graves病患者分为未治组与治疗缓解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SIL-2R。结果显示血清SIL-2R未治组与治疗缓解组相比是显著增高的(P<0.01),但治疗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血清SIL-2R在未治组与FT3水平及甲状腺刺激抗体(TSI)、甲状腺蛋白抗体(TG-Ab)滴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678、0.580、0.730,P均<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SIL-2R 甲状腺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测定及其临床价值
10
作者 张菲斐 沈玉祥 +4 位作者 翟亚萍 张静 周晗 牛振民 商保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9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与血浆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房颤组、非房颤的心脏病患者(非房颤组)和健康人(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与血浆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房颤组、非房颤的心脏病患者(非房颤组)和健康人(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同时用免疫浊度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浓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房颤组D-二聚体、GMP-140及Fg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房颤组与非房颤组相比,D-二聚体和GMP-140含量升高显著(P<0.05),但Fg差异不明显。另外还发现D-二聚体和GMP-140水平在风心房颤与非风心房颤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房颤患者体内存在着凝血活性增强的因素,可能与其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GMP-140 血栓形成 心房纤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细胞p53基因表达
11
作者 鹿全意 孟莉 +1 位作者 张茵 翟亚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8年第4期345-346,共2页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细胞内p53基因表达情况。方法:3H-dATP标记基因探针的斑点杂交。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表达p53RNA水平与正常对照类似,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59.4%表达低水平p...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细胞内p53基因表达情况。方法:3H-dATP标记基因探针的斑点杂交。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表达p53RNA水平与正常对照类似,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59.4%表达低水平p53或表达缺失,p53表达缺失在M4、M5中多见。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存在p53RNA表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P53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对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岩 徐予 +3 位作者 高传玉 翟亚萍 陈岩 朱中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1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和定量核素心肌显像对其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2例,分为骨髓细胞移植组(49例)和对照组(33例)。骨髓细胞移植组除常规治疗外,将骨...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和定量核素心肌显像对其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2例,分为骨髓细胞移植组(49例)和对照组(33例)。骨髓细胞移植组除常规治疗外,将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经造影导管注入冠状动脉内。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声指标和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结果术后随访1年,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移植组术前、术后左室射血分数由(43.3±5.5)%增加到(54.1±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CT显示,移植组和对照组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分别由(25.3±8.3)%、(26.1±6.5)%降低至(14.7±4.6)%、(20.2±7.1)%,前者比后者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在移植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安全可行,术后能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及心肌血流灌注。SPECT对干细胞移植的有效率评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 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 缺血性心脏病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婕 张茵 +3 位作者 马保根 时杰 翟亚萍 李玉龙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S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POEMS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发病机制。方法我院近期收治1例POEMS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本例因双下肢水肿无力伴胸腔积液、脾大入院。血尿便常规均正常,游离甲状腺素2.35 p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2.1 pmol/L,促甲状腺素6.69 ... 目的探讨POEMS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发病机制。方法我院近期收治1例POEMS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本例因双下肢水肿无力伴胸腔积液、脾大入院。血尿便常规均正常,游离甲状腺素2.35 p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2.1 pmol/L,促甲状腺素6.69 mU/L,血清泌乳素124.7 nmol/L,免疫固定电泳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均有异常表现。结果结合胸腹部B超、胸部CT及肌电图检查综合分析患者为四肢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轴索与脱髓鞘损害并存,偏重度)。骨髓穿刺和活检:成熟浆细胞占2%。诊断为POEMS综合征,予泼尼松及沙利度胺口服,并配合利尿剂,临床症状及肾功能好转出院。结论 POEMS综合征是一个慢性进行性病程,可导致多系统损害,其中以多发性神经病变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TAT水平变化对评价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刘淼 沈玉祥 +2 位作者 袁建军 翟亚萍 商保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 (AF)患者血液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 (TAT)浓度变化及其对评价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方法 :45例慢性房颤患者中 9例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检出左房血栓或有栓塞病史 ,为血栓阳性组 ,余...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 (AF)患者血液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 (TAT)浓度变化及其对评价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方法 :45例慢性房颤患者中 9例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检出左房血栓或有栓塞病史 ,为血栓阳性组 ,余 3 6例房颤患者为阴性组 ,另选临床情况相似的 2 1例窦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各组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ELISA)和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AT、D D浓度和AT Ⅲ活性 ,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F患者无论是否伴有血栓 ,其TAT及D D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窦律组(P <0 0 5 ) ,AT Ⅲ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窦律组 (P <0 0 5 )。血栓组患者TAT、D D水平较血栓阴性组明显升高(P均 <0 0 5 )。房颤患者TAT与D D水平呈正相关性 (rs=0 3 0 6,P <0 0 5 )。结论 :房颤患者可引起凝血系统的激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浆 TAT 血栓栓塞 临床价值 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发色底物法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凝血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地苜蓿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翟亚萍 王绍明 +4 位作者 刘鸯 杨盼 张霞 赵祥 刘丹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5-964,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北部不同种植地苜蓿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与生态功能,分析土壤酶活性对苜蓿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新疆苜蓿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新疆北部不同种植地苜蓿根际与非根际... 【目的】研究新疆北部不同种植地苜蓿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与生态功能,分析土壤酶活性对苜蓿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新疆苜蓿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新疆北部不同种植地苜蓿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研究,比较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及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利用Tax4Fun功能预测获得相应样地的细菌群落的生态功能。【结果】新疆北部不同种植地苜蓿根际土壤酶活性大体表现为根际大于非根际,根际微生物在提高土壤酶活性中具有重要指示作用。Alpha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中性磷酸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而与其他土壤酶活性之间无显著性关系,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与土壤中性磷酸酶含量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苜蓿根际、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进行测序,所有2581720条序列分属于细菌的51个门、64个纲、137目、252科和600属;所有土壤样品中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最高;在属水平上其中12个土样类型共同拥有的有190个属。Tax4Fun基于SILVA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预测,苜蓿根际细菌群落所涵盖的一级功能基因为:环境信息处理(Environmental_Information_Processing)、未分类(Unclassified)、生物体系统(Organismal_Systems)、人类疾病(Human_Diseases)、新陈代谢(Metabolism)、遗传信息处理(Genetic_Information_Processing)、细胞过程(Cellular_Processes)。【结论】新疆北部不同种植地苜蓿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改变与土壤中性磷酸酶含量有关,根际与非根际及不同种植地之间,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但物种多样性、细菌的生态功能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土壤微生物 细菌群落多样性 细菌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调整问题研究——以曲沃县和侯马市合并为例
16
作者 翟亚萍 《山西农经》 2020年第1期30-30,47,共2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化进程处在快速发展期,县级行政区需要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以曲沃县和侯马市合并为例,分析二者合并的原因及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行政区划 城市化 曲沃县 侯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晓莉 成乐楠 +4 位作者 秦方圆 赵子仪 葛利葱 翟亚萍 杨秋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1542-1544,共3页
目的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将30只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只,对照组15只。培养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并将浓度调制2×10^7个·mL^-1,取0.2 mL注射于实验组裸鼠右侧肩胛背部皮下,接种后每日观察两组裸鼠精... 目的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将30只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只,对照组15只。培养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并将浓度调制2×10^7个·mL^-1,取0.2 mL注射于实验组裸鼠右侧肩胛背部皮下,接种后每日观察两组裸鼠精神、活动、摄食、排便、体质量等情况,是否有肿瘤生长和肿瘤生长速度等。每3 d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最长径和最短径,计算肿瘤体积。于接种后第42天将荷瘤裸鼠处死,剥出肿瘤,测量瘤体长径和短径,称取瘤体质量,取肿瘤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变化。结果细胞注射法可成功建立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瘤体出现时间为3~7 d,成瘤率为93.33%。实验组裸鼠的体质量、精神、活动等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共有2例瘤体表面出现破溃。观察结束后,处死裸鼠后完整剥除瘤体,测得肿瘤平均体积为(416.21±134.67)mm^3,肿瘤平均质量为(0.88±0.19)g。剖开瘤体,发现4例可见瘤体中间有坏死液化,取移植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肿瘤组织大体表现符合人卵巢癌的特点。结论初步建立了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为卵巢癌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裸鼠 皮下移植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梾实生苗培育技术与应用探究
18
作者 李丽 翟立海 +3 位作者 谢会芳 卫新华 翟亚萍 张伟伟 《南方农业》 2019年第33期55-56,共2页
培育优质的实生毛梾苗,是毛梾产业发展壮大的前提.为了快速将毛梾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应注重毛梾实生苗的培育.基于此,结合毛梾生长规律和实际育苗情况,简单介绍毛梾实生苗培育技术及毛梾树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毛梾 实生苗 培育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皮栎定向培育技术要点浅析
19
作者 翟立海 李丽 +3 位作者 谢会芳 卫新华 翟亚萍 张伟伟 《南方农业》 2020年第3期23-24,共2页
为了促进栓皮栎树群的生长,从根本上保障栓皮栎树种的质量,必须采取适合栓皮栎的培育技术和培育方法。位于河南省南召县的栓皮栎变种塔形栓皮栎是栓皮栎种群中较为珍稀的树种,培育人员要更注意培育过程中的培育技术和培育方法,促进林木... 为了促进栓皮栎树群的生长,从根本上保障栓皮栎树种的质量,必须采取适合栓皮栎的培育技术和培育方法。位于河南省南召县的栓皮栎变种塔形栓皮栎是栓皮栎种群中较为珍稀的树种,培育人员要更注意培育过程中的培育技术和培育方法,促进林木更好地生长。基于此,就栓皮栎定向培育、培育技巧及培育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定向培育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