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2-乙基己基)磷酸铵反胶束萃取氨基酸特性 被引量:7
1
作者 翁连进 王士斌 +1 位作者 蔡晓 肖美添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187-189,共3页
以表面活性剂二 (2 -乙基己基 )磷酸铵作为反胶束 ,测定其浓度对萃取精氨酸的影响 ,确定最适宜的表面活性剂浓度 .测定水相中 Na Cl浓度对反胶束吸水率和萃取精氨酸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二 (2 -乙基己基 )磷酸铵为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反... 以表面活性剂二 (2 -乙基己基 )磷酸铵作为反胶束 ,测定其浓度对萃取精氨酸的影响 ,确定最适宜的表面活性剂浓度 .测定水相中 Na Cl浓度对反胶束吸水率和萃取精氨酸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二 (2 -乙基己基 )磷酸铵为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反胶束具有较其它反胶束更强的萃取能力 ,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 .适合于从高盐浓度 (4.5mol·L-1 )的水溶液中 ,萃取出氨基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 反胶束 萃取特性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团萃取赖氨酸的分配系数 被引量:8
2
作者 翁连进 金浩 +1 位作者 宋兴福 江体乾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50-654,共5页
研究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铵为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反胶团萃取赖氨酸的分配系数。用回归分析关联了分配系数与pH值及离子强度的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相吻合,并能很好地预测不同pH值及离子强度下的分配系数。
关键词 反胶团 分配系数 赖氨酸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7离子交换树脂对L-组氨酸的吸附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翁连进 邹建辉 +2 位作者 甘林火 韩媛媛 王士斌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确定717树脂从碱性氨基酸粗提液中分离L 组氨酸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测定吸附动力学曲线确定吸附达到平衡时间;测定吸附等温线确定吸附的适宜温度和最大吸附量;测定不同pH条件下的吸附量确定吸附的适宜pH值;测定Cl-... 目的确定717树脂从碱性氨基酸粗提液中分离L 组氨酸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测定吸附动力学曲线确定吸附达到平衡时间;测定吸附等温线确定吸附的适宜温度和最大吸附量;测定不同pH条件下的吸附量确定吸附的适宜pH值;测定Cl-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分析阴离子的存在对吸附的影响。结果30min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可在常温下进行,最大吸附量约为85 g·kg-1;吸附的适宜pH值约为8 0~9 0 ;氯离子对吸附的影响很大。结论采用717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将L 组氨酸与L 赖氨酸的交叉洗脱液中的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7离子交换树脂 氨基酸分离 L-组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L-精氨酸 被引量:5
4
作者 翁连进 邹建辉 +1 位作者 王士斌 甘林火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06-1008,共3页
The extraction of L-Arginine with di(2-ethylhexyl)phosphoric acid(D2EHPA) has been studied as functions of equilibrium pH, D2EHPA concentration, L-Arginin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NH 4Cl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 The extraction of L-Arginine with di(2-ethylhexyl)phosphoric acid(D2EHPA) has been studied as functions of equilibrium pH, D2EHPA concentration, L-Arginin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NH 4Cl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The beffer extraction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condition of pH=5~7, D2EHPA 0.2~0.4 mol/L, NH 4Cl<0.2 mol/L and low temperature. Th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of L-Arg depends on the saturation extraction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L-精氨酸 二(乙基己基)磷酸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吸附L-精氨酸 被引量:1
5
作者 翁连进 甘林火 +1 位作者 韩媛媛 王士斌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5,共4页
测定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吸附L 精氨酸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 ,详细考察温度、pH值、氯化铵和氯化钠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L 精氨酸的影响 .结果表明 ,离子交换纤维吸附L 精氨酸 2 0min后 ,基本上达到平衡 .L 精氨酸在纤维上的吸附 ,可以... 测定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吸附L 精氨酸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 ,详细考察温度、pH值、氯化铵和氯化钠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L 精氨酸的影响 .结果表明 ,离子交换纤维吸附L 精氨酸 2 0min后 ,基本上达到平衡 .L 精氨酸在纤维上的吸附 ,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 ;温度对吸附影响很小 .在实验pH范围内 ,随着pH升高吸附量增大 ,直到pH为 9时达到最大 ;而当pH高于 1 0后吸附量迅速下降 .溶液中铵离子或钠离子浓度增大 ,L 精氨酸的吸附量迅速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型 L-精氨酸 离子交换纤维 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微胶团萃取氨基酸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翁连进 江体乾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45-248,共4页
研究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铵为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反向微胶团对氨基酸的萃取,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浓度、水相溶液的pH值及离子强度对氨基酸萃取的分配比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反向微胶团 氨基酸 萃取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多孔β-磷酸三钙陶瓷复合人工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士斌 翁连进 +4 位作者 郑昌琼 冉均国 王方瑚 梁戈 胡蕴玉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76-82,共7页
提出了制备β- 磷酸三钙(β- TCP) 粉末的新工艺,研究了多孔β- TCP 陶瓷( 多孔β- TCP) 的成型和烧结条件。检测结果表明,该材料的Ca/P 为1 .50 ,平均孔隙率为42 .3 % ,抗压强度为34 .8 kg/... 提出了制备β- 磷酸三钙(β- TCP) 粉末的新工艺,研究了多孔β- TCP 陶瓷( 多孔β- TCP) 的成型和烧结条件。检测结果表明,该材料的Ca/P 为1 .50 ,平均孔隙率为42 .3 % ,抗压强度为34 .8 kg/cm2 ,大孔孔径为400 μm 左右,小孔孔径为5 μm左右,,在生理盐水中有微量溶解,溶血、急性毒性和致热源性均在安全范围内。制得骨形态发生蛋白(BMP) 与多孔β- TCP 的复合人工骨(BMP/ 多孔β- TCP) 。小鼠肌袋种植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异位诱导成骨能力。兔桡骨缺损(1 .5 cm) 的骨修复实验结果表明,BMP/ 多孔β- TCP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多孔β- TCP 以及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 多孔HA,或多孔HA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骨形态发生蛋白 生物陶瓷 人工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β-磷酸三钙骨修复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士斌 翁连进 +1 位作者 郑昌琼 冉均国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287-290,共4页
提出制备β-磷酸三钙陶瓷粉末的新工艺,解决β-磷酸三钙湿法制备中长期存在的沉淀物固液难以分离的难题.通过对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成型条件和烧结条件的研究,建立制备多孔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适宜工艺。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生物陶瓷 人工骨 骨修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离子交换材料吸附L-精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甘林火 翁连进 +1 位作者 韩媛媛 王士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测定了 2 5℃时 732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D0 0 1大孔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和羧酸型阳离子交换纤维 3种离子交换剂吸附L 精氨酸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 ,结果表明 ,三者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 732树脂 2h、D0 0 1树脂 4 0min、羧... 测定了 2 5℃时 732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D0 0 1大孔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和羧酸型阳离子交换纤维 3种离子交换剂吸附L 精氨酸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 ,结果表明 ,三者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 732树脂 2h、D0 0 1树脂 4 0min、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 30min ,三者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 117、137和 91g/kg ;考察了 pH值、氯化钠和氯化铵浓度对 3种离子交换剂吸附 L 精氨酸的影响 ,结果表明吸附的适宜 pH均在 7~ 8之间 ,氯化钠和氯化铵的存在均导致三者吸附L 精氨酸的吸附率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型离子交换树脂 羧酸 离子交换剂 氯化铵 吸附 氯化钠 强酸 L-精氨酸 适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氨基酸螯合钙制剂L-亮氨酸钙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青 甘林火 +1 位作者 邓爱华 翁连进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研究自制的新型氨基酸螯合钙制剂——L-亮氨酸钙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对小鼠分别给予不同质量的L-亮氨酸钙混悬液灌胃,连续7 d观察小鼠急性毒性.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质量比为0.04 g.kg-1的环磷酰... 研究自制的新型氨基酸螯合钙制剂——L-亮氨酸钙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对小鼠分别给予不同质量的L-亮氨酸钙混悬液灌胃,连续7 d观察小鼠急性毒性.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质量比为0.04 g.kg-1的环磷酰胺组,以及质量比分别为0.5,2.5,5.0 g.kg-1的L-亮氨酸钙混悬液组.通过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观察L-亮氨酸钙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为小鼠灌胃7 d后半数致死计量(LD50)大于10 g.kg-1,L-亮氨酸钙属实际无毒物质.在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均呈阴性反应,未显示致突变作用,表明L-亮氨酸钙无毒性和无致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亮氨酸钙 急性毒性 染色体畸变试验 微核试验 精子畸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L-亮氨酸螯合钙的新工艺及其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甘林火 翁连进 +1 位作者 刘青 邓爱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57,共5页
采用单因子静态实验,考察了温度、NaOH和亮氨酸的摩尔比、L-亮氨酸浓度、树脂量对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L-亮氨酸螯合钙新工艺的影响,并测定了25℃下的离子交换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交换可在室温下进行;NaOH与亮氨酸适宜的摩尔比1:1~1.3:... 采用单因子静态实验,考察了温度、NaOH和亮氨酸的摩尔比、L-亮氨酸浓度、树脂量对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L-亮氨酸螯合钙新工艺的影响,并测定了25℃下的离子交换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交换可在室温下进行;NaOH与亮氨酸适宜的摩尔比1:1~1.3:1;L-亮氨酸浓度应控制在0.3 mol/L以下;适宜的树脂用量应满足树脂中钙与溶液中亮氨酸的摩尔比1:2;交换平衡时间为15 min。根据最佳工艺条件设计制备L-亮氨酸螯合钙的新工艺流程。采用小鼠对L-亮氨酸螯合钙和葡萄糖酸钙进行药动学和药效学实验对比,结果表明:L-亮氨酸钙的生物利用度比葡萄糖酸钙要高,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是葡萄糖酸钙的175.3%,并具有缓释、药效时间长、不需要消耗胃酸等特点;L-亮氨酸螯合钙能显著性增加大鼠股骨重量,饲料中添加兼有促进小鼠体重增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亮氨酸螯合钙 离子交换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L-组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甘林火 翁连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5-167,149,共4页
采用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L-组氨酸。实验考察了pH、温度、聚乙二醇加入量、L-组氨酸初始浓度、硫酸钠及L-赖氨酸的存在对萃取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L-组氨酸在该双水相体系的分配系数K随体系pH和聚乙二醇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 采用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L-组氨酸。实验考察了pH、温度、聚乙二醇加入量、L-组氨酸初始浓度、硫酸钠及L-赖氨酸的存在对萃取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L-组氨酸在该双水相体系的分配系数K随体系pH和聚乙二醇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L-组氨酸初始浓度和L-赖氨酸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而温度和Na2SO4的影响不明显;L-组氨酸在该双水相体系的萃取率η随体系pH和聚乙二醇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L-组氨酸和L-赖氨酸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而温度和Na2SO4的影响同样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 L-组氨酸 聚乙二醇 萃取率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2离子交换树脂法制备L-亮氨酸钙及其表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爱华 翁连进 甘林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4-177,共4页
主要讨论了利用732离子交换树脂制备L-亮氨酸钙的工艺条件。在静态实验法中,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考察温度、氢氧化钠和亮氨酸的摩尔比、L-亮氨酸浓度、树脂量对交换率的影响规律,同时测定了25℃下的交换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交换可在... 主要讨论了利用732离子交换树脂制备L-亮氨酸钙的工艺条件。在静态实验法中,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考察温度、氢氧化钠和亮氨酸的摩尔比、L-亮氨酸浓度、树脂量对交换率的影响规律,同时测定了25℃下的交换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交换可在室温下进行;适宜的摩尔比为1∶1~1.3∶1;L-亮氨酸浓度应控制在0.3mol·L-1以下;适宜的树脂用量应满足树脂中的钙与溶液中亮氨酸的摩尔比为1∶2;交换的平衡时间为15min。同时对不同入口浓度和不同流速下,亮氨酸钠在固定床交换柱上的动态交换过程进行了研究。用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对螯合物进行表征,其组成为{Ca[NH2CHCH2CH(CH3)2COO]2}·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钙 钙制剂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氨酸母液中L-精氨酸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甘林火 翁连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7-159,共3页
主要讨论了D001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从胱氨酸母液中提取L-精氨酸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考察温度、pH、无机盐浓度(氯化钠和氯化铵)对L-精氨酸吸附率的影响;同时测定了25℃下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 主要讨论了D001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从胱氨酸母液中提取L-精氨酸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考察温度、pH、无机盐浓度(氯化钠和氯化铵)对L-精氨酸吸附率的影响;同时测定了25℃下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可在室温下进行;吸附的适宜pH为7-8;无机盐的存在导致吸附率迅速下降;25℃时,最大饱和吸附量约为136g/kg;平衡时间为40min。工艺最终提取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离子交换 提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β-磷酸三钙骨修复材料的体外测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士斌 翁连进 +1 位作者 郑昌琼 冉均国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407-411,共5页
通过对骨修复材料进行化学分析,X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电子万能试验仪的测试,以及溶血、急性毒性和热源的试验等,测定和评价多孔β-磷酸三钙骨修复材料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 通过对骨修复材料进行化学分析,X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电子万能试验仪的测试,以及溶血、急性毒性和热源的试验等,测定和评价多孔β-磷酸三钙骨修复材料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结果表明:该材料为单相β-磷酸三钙,Ca/P值为1.50,平均孔隙率为42.3% ,抗压强度为3.41 MPa,大孔孔径为400 μm 左右,小孔孔径为5 μm 左右.材料在生理盐水中有一定的微量溶解,溶血、急性毒性和致热源性均在安全范围内.该材料可用于修复松质骨缺损,有利于与可诱导成骨物质复合,形成复合式杂化人工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修复材料 生物陶瓷 体外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组氨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媛媛 翁连进 李志荣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1-442,共2页
考察在不同温度、pH值下,L-组氨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结果表明,在L-组氨酸和活性炭等电点附近时,L-组氨酸的吸附量比偏离等电点时的大;25℃时的吸附量比80℃时大;在80℃和pH=1.0时,L-组氨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模... 考察在不同温度、pH值下,L-组氨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结果表明,在L-组氨酸和活性炭等电点附近时,L-组氨酸的吸附量比偏离等电点时的大;25℃时的吸附量比80℃时大;在80℃和pH=1.0时,L-组氨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模型进行似合,拟合结果为q=2.591 4c0.809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组氨酸 活性炭 吸附平衡 FREUNDLI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白土吸附L-组氨酸的研究
17
作者 甘林火 翁连进 +1 位作者 郭旭 韩媛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5-88,共4页
测定了25℃时活性白土吸附L组氨酸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40min,其最大平衡吸附量为108.5g/kg。考察了pH值、温度、活性白土用量对活性白土吸附L组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pH在5~6之间时吸附量较大;... 测定了25℃时活性白土吸附L组氨酸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40min,其最大平衡吸附量为108.5g/kg。考察了pH值、温度、活性白土用量对活性白土吸附L组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pH在5~6之间时吸附量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L组氨酸的吸附量逐渐减少,该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L组氨酸吸附率随着活性白土用量的增加而不断上升,但吸附量随着活性白土用量的增加而快速减少,工业上采用10%的活性白土用量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白土 L-组氨酸 吸附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亮氨酸钙对小鼠股骨生长的影响
18
作者 刘青 甘林火 +1 位作者 邓爱华 翁连进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3,共3页
观察新氨基酸螯合钙制剂——L-亮氨酸钙对小鼠股骨生长的影响.将昆明(KM)系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喂养高、中、低剂量的L-亮氨酸钙和葡萄糖酸钙,通过测量相应饲料喂养小鼠的体质量、血清钙质量浓度、股骨长度、股骨质量和股骨中钙的质量... 观察新氨基酸螯合钙制剂——L-亮氨酸钙对小鼠股骨生长的影响.将昆明(KM)系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喂养高、中、低剂量的L-亮氨酸钙和葡萄糖酸钙,通过测量相应饲料喂养小鼠的体质量、血清钙质量浓度、股骨长度、股骨质量和股骨中钙的质量分数等指标,观察亮氨酸钙对KM系小鼠股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L-亮氨酸钙对小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鼠血清钙质量浓度、股骨长度、股骨质量,以及股骨钙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普通饲料对照组小鼠(*P<0.05);在相同含钙元素剂量下,小鼠对L-亮氨酸钙的吸收效果比葡萄糖酸钙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亮氨酸钙 小鼠 股骨 补钙效果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用活性炭吸附L-组氨酸的特性研究
19
作者 韩媛媛 翁连进 +1 位作者 李慧颖 邹建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8-169,173,共3页
研究了活性炭用量、pH、吸附平衡时间、吸附温度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L-组氨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L-组氨酸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大约是80min;L-组氨酸的吸附率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吸附量则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先快速... 研究了活性炭用量、pH、吸附平衡时间、吸附温度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L-组氨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L-组氨酸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大约是80min;L-组氨酸的吸附率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吸附量则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先快速下降后又略有回升,当活性炭用量为10%(质量分数)时,吸附量达到最低点;吸附量随着溶液pH的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L-组氨酸的等电点附近,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在pH大于12时,活性炭几乎不吸附L-组氨酸;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温度到达70℃左右时,吸附量达到最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组氨酸 吸附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大戟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述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淑岚 翁连进 +3 位作者 韩媛媛 杨欣 闵知大 耿頔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属Euphorbia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药,别称京大戟,主要含萜、鞣质、酚酸、黄酮等。具有抗癌、泻下、抗炎等生物活性,同时兼具一些毒性。现代中医临床常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属Euphorbia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药,别称京大戟,主要含萜、鞣质、酚酸、黄酮等。具有抗癌、泻下、抗炎等生物活性,同时兼具一些毒性。现代中医临床常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水肿等症,是天然产物化学和临床科研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药用植物之一。本文收集并分析了从1996年首次对其研究至今的国内外书籍和文献,从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两个方面,对药用大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大戟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