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车前草中黄酮类成分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罗仪
翁约约
+1 位作者
黄旭慧
王朝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52-2765,共14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ωB97XD/6-311+G(2d,p)方法对车前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量化计算研究,探讨了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首先研究了13种车前草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1~13)和已成药的二氢杨梅素(14)的几何结构、谱学性质及电子结构,再运...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ωB97XD/6-311+G(2d,p)方法对车前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量化计算研究,探讨了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首先研究了13种车前草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1~13)和已成药的二氢杨梅素(14)的几何结构、谱学性质及电子结构,再运用概念密度泛函理论进行反应指数分析,最后利用药代动力学平台开展了成药性评价.根据几何结构的分析结果初步推测14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10>12≈7>13>6>4>14≈9≈8>11>5>3≈2>1.核磁共振拟合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核磁位移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度较高(R2>0.95).分子表面静电势图显示,14种黄酮类化合物的静电势的极小值点都位于羰基氧附近,极大值点都位于羟基氢附近,且B环上对位羟基的极大值>C环和A环羟基极大值.全局反应性描述符结果显示,化合物1,2,4,11和12的化学势较低,电负性、亲电指数和硬度较高,说明这5种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性较好.通过局部反应性描述符进一步预测了14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亲核/亲电反应位点.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化合物1,3,4,6,12和13的成药性和药代动力学活性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4和12最有成药潜力,可进行更深入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草
黄酮类
抗氧化活性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前药型第三代头孢菌素结构特征和谱学性质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余德观
陈旭雷
+2 位作者
翁约约
廖颖艺
王朝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11-3222,共12页
头孢菌素类品种繁多,应用广泛,结构间存在一定共同特征,但不同结构间的性质差异仍缺乏系统性的比较研究,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光谱技术与量子化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已成为探究结构性质和观察药物分子电子结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系...
头孢菌素类品种繁多,应用广泛,结构间存在一定共同特征,但不同结构间的性质差异仍缺乏系统性的比较研究,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光谱技术与量子化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已成为探究结构性质和观察药物分子电子结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系统全面地研究非前药型第三代头孢菌素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X3LYP/6-311+G(d,p)对其几何结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分子静电势、前线分子轨道、反应性描述符等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分子对接适当验证。该方法计算几何结构如头孢唑肟(CZX)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基本吻合,头孢菌素的基本结构(BSC)二面角和键角比较相近,但N、O等原子对键长影响较大。头孢他啶(CZX)和头孢噻肟(CTX)的理论计算红外光谱与实验相符,非前药型第三代头孢菌素羰基的C O伸缩振动产生的图谱主要集中在1766~1644 cm^(-1)之间,1650~1550 cm^(-1)范围内产生的强峰主要是N—H面内弯曲振动引起,伯胺会在1340~1020 cm^(-1)范围内产生强峰。紫外光谱最强吸收峰主要集中200~250和300~350 nm范围,其主要是由HOMO→LUMO+1,HOMO-2→LUMO和HOMO-1→LUMO+2等轨道电子跃迁贡献的。分子表面静电势和局部反应性描述符分析预测极大点和极小点分别大多分布在羟基和氨基的H原子、羰基O原子和N原子较集中的部位附近。前线分子轨道与全局反应性描述符预测头孢他啶(CAZ)药物分子最为活泼,头孢哌酮(CFP)则反之。分子对接显示与HSA之间的作用力以疏水作用力、氢键、π-阳离子相互作用为主,并验证静电势分析结果。该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获得的非前药型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光谱信息和结构性质规律,可为仿制品制备中的质量控制,衍生物的新药筛选开发,作用机理的理解分析等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前药
第三代头孢菌素
密度泛函理论
活性位点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合铀酰与尿嘧啶及其异构体配位体系的计算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牟永晓
曹建平
+3 位作者
翁约约
孙祥
卫涛
王朝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3-412,共10页
运用B3LYP/6-311++G**(RLC ECP)方法研究[UO_2(Uracil)j(H_2O)k]^(2+)(Uijk,i为尿嘧啶6种异构体代号,j+k=5)配位体系的几何结构、振动光谱、结合能等性质,并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考察了溶剂化效应。结果表明,在U1jk体系中,随着尿嘧...
运用B3LYP/6-311++G**(RLC ECP)方法研究[UO_2(Uracil)j(H_2O)k]^(2+)(Uijk,i为尿嘧啶6种异构体代号,j+k=5)配位体系的几何结构、振动光谱、结合能等性质,并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考察了溶剂化效应。结果表明,在U1jk体系中,随着尿嘧啶配体数目的逐渐增加,U-Ouracil配位键和U=O键的键长逐渐伸长,水溶液中U=O键的伸缩振动频率逐渐减小,配离子的总结合能呈增加趋势,且气相中的线性拟合效果较好。在Ui14体系中,U-Ouracil的键长与U-OH_2的键长整体成负相关,与U=O键的伸缩振动频率成正相关,结合能最大的配离子并不是由能量最低的尿嘧啶异构体生成的。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表明U-Ouracil键和U-OH_2键具有离子键性质。原子电荷分析揭示在配位过程中是由配体片段向铀酰发生了电子转移,且尿嘧啶的电荷转移量与该配体数目成负相关,其中Ur6异构体向铀酰离子转移电子数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酰离子
尿嘧啶异构体
结合能
溶剂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车前草中黄酮类成分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罗仪
翁约约
黄旭慧
王朝杰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温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52-2765,共14页
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批准号:2020ZB14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LY16B070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177098)资助.
文摘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ωB97XD/6-311+G(2d,p)方法对车前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量化计算研究,探讨了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首先研究了13种车前草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1~13)和已成药的二氢杨梅素(14)的几何结构、谱学性质及电子结构,再运用概念密度泛函理论进行反应指数分析,最后利用药代动力学平台开展了成药性评价.根据几何结构的分析结果初步推测14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10>12≈7>13>6>4>14≈9≈8>11>5>3≈2>1.核磁共振拟合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核磁位移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度较高(R2>0.95).分子表面静电势图显示,14种黄酮类化合物的静电势的极小值点都位于羰基氧附近,极大值点都位于羟基氢附近,且B环上对位羟基的极大值>C环和A环羟基极大值.全局反应性描述符结果显示,化合物1,2,4,11和12的化学势较低,电负性、亲电指数和硬度较高,说明这5种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性较好.通过局部反应性描述符进一步预测了14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亲核/亲电反应位点.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化合物1,3,4,6,12和13的成药性和药代动力学活性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4和12最有成药潜力,可进行更深入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
车前草
黄酮类
抗氧化活性
密度泛函理论
Keywords
Plantain
Flavonoid
Antioxidant activit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分类号
O656.4 [理学—分析化学]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前药型第三代头孢菌素结构特征和谱学性质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余德观
陈旭雷
翁约约
廖颖艺
王朝杰
机构
温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温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药剂科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11-322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77098)
温州市基础性医疗卫生科技项目(Y20211014)资助。
文摘
头孢菌素类品种繁多,应用广泛,结构间存在一定共同特征,但不同结构间的性质差异仍缺乏系统性的比较研究,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光谱技术与量子化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已成为探究结构性质和观察药物分子电子结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系统全面地研究非前药型第三代头孢菌素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X3LYP/6-311+G(d,p)对其几何结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分子静电势、前线分子轨道、反应性描述符等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分子对接适当验证。该方法计算几何结构如头孢唑肟(CZX)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基本吻合,头孢菌素的基本结构(BSC)二面角和键角比较相近,但N、O等原子对键长影响较大。头孢他啶(CZX)和头孢噻肟(CTX)的理论计算红外光谱与实验相符,非前药型第三代头孢菌素羰基的C O伸缩振动产生的图谱主要集中在1766~1644 cm^(-1)之间,1650~1550 cm^(-1)范围内产生的强峰主要是N—H面内弯曲振动引起,伯胺会在1340~1020 cm^(-1)范围内产生强峰。紫外光谱最强吸收峰主要集中200~250和300~350 nm范围,其主要是由HOMO→LUMO+1,HOMO-2→LUMO和HOMO-1→LUMO+2等轨道电子跃迁贡献的。分子表面静电势和局部反应性描述符分析预测极大点和极小点分别大多分布在羟基和氨基的H原子、羰基O原子和N原子较集中的部位附近。前线分子轨道与全局反应性描述符预测头孢他啶(CAZ)药物分子最为活泼,头孢哌酮(CFP)则反之。分子对接显示与HSA之间的作用力以疏水作用力、氢键、π-阳离子相互作用为主,并验证静电势分析结果。该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获得的非前药型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光谱信息和结构性质规律,可为仿制品制备中的质量控制,衍生物的新药筛选开发,作用机理的理解分析等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
非前药
第三代头孢菌素
密度泛函理论
活性位点
分子对接
Keywords
Non-prodrug
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Reactive sites
Molecular docking
分类号
R916 [医药卫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合铀酰与尿嘧啶及其异构体配位体系的计算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牟永晓
曹建平
翁约约
孙祥
卫涛
王朝杰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温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出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3-41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177098
81703689)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No.LY16B070006)资助项目
文摘
运用B3LYP/6-311++G**(RLC ECP)方法研究[UO_2(Uracil)j(H_2O)k]^(2+)(Uijk,i为尿嘧啶6种异构体代号,j+k=5)配位体系的几何结构、振动光谱、结合能等性质,并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考察了溶剂化效应。结果表明,在U1jk体系中,随着尿嘧啶配体数目的逐渐增加,U-Ouracil配位键和U=O键的键长逐渐伸长,水溶液中U=O键的伸缩振动频率逐渐减小,配离子的总结合能呈增加趋势,且气相中的线性拟合效果较好。在Ui14体系中,U-Ouracil的键长与U-OH_2的键长整体成负相关,与U=O键的伸缩振动频率成正相关,结合能最大的配离子并不是由能量最低的尿嘧啶异构体生成的。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表明U-Ouracil键和U-OH_2键具有离子键性质。原子电荷分析揭示在配位过程中是由配体片段向铀酰发生了电子转移,且尿嘧啶的电荷转移量与该配体数目成负相关,其中Ur6异构体向铀酰离子转移电子数最多。
关键词
铀酰离子
尿嘧啶异构体
结合能
溶剂化效应
Keywords
uranyl ion
uracil tautomers
binding energies
electronic structures
solvent effect
分类号
O614.62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车前草中黄酮类成分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黄罗仪
翁约约
黄旭慧
王朝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前药型第三代头孢菌素结构特征和谱学性质的计算分析
余德观
陈旭雷
翁约约
廖颖艺
王朝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合铀酰与尿嘧啶及其异构体配位体系的计算研究
牟永晓
曹建平
翁约约
孙祥
卫涛
王朝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