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教师情境知识的备课研究——国外研究的视角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翁春敏
陈群波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
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7,共7页
-
文摘
备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控制性工程,它对确保教学质量的作用受到肯定,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未被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实质上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本文基于国外研究成果的梳理,从教师专业知识的情境性出发,指出教师情境知识应当在行动中反映出来,而行动中反映需要以虚拟世界为媒介,备课是教师行动中反映的虚拟世界。教师在备课中应用和发展了情境知识,备课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本文从教师情境知识角度提出了个体建构、真实建构和规范建构等三条备课原则,为教师开展有效备课提供了思考的角度。
-
关键词
教师情境知识
备课
虚拟世界
-
Keywords
teacher
situated knowledge
preparation lessons
virtual world
reflection-in-action
-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对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翁春敏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6-89,共4页
-
文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逐渐进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新时代。在这历史背景下,整个社会体制和结构都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当然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严峻挑战。面对着基础教育如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
关键词
我国社区教育
若干问题
社区教育委员会
社区学院
社区学校
社区成员
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基础教育
应试教育
-
分类号
G7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试论教育整体观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翁春敏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72-75,共4页
-
文摘
一、教育整体观的界说近代科学研究主要用分析的方法求得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其特点是从部分求解整体,从部分的简单相加达到对整体的认识。在研究对象比较简单时,这种方法起了良好的作用。可是,随着研究对象的日益复杂,出现众多变量,从部分求解整体的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发展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各门学科互相渗透。
-
关键词
教育整体观
家庭教育
整体性
整体功能
相互作用
学生
研究对象
整体观点
考察
层次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学分制下校园文化探究
- 4
-
-
作者
翁春敏
秦钠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109-112,共4页
-
文摘
学分制下校园文化探究翁春敏,秦钠在我国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方面的供求关系产生了急剧的变化。过去由国家统一计划、统一培养、统一分配的计划经济机制将很快让位于由人才市场来决定人才需求的市场机制,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及就业方向的多元化将成为高...
-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学分制
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
校园精神
校园物质文化
新特点
育人环境
管理与建设
内涵结构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校园文化与潜课程关系探微
- 5
-
-
作者
翁春敏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50-152,共3页
-
文摘
近些年来,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作用影响着学校教育,并向社会展示其价值,已引起教育理论的极大关注。 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以特定的主体(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职工)为载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其外延相当广泛,包括物质方面的环境布置、图书馆、俱乐部、教学资料及设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等;精神方面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信仰、兴趣爱好、人际交往、校风、班风、学风等;制度方面的行为规范、文明公约、规章制度。
-
关键词
校园文化
潜课程
正规课程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活动
教育理论
文明公约
学校教育
教育环境
教学计划
-
分类号
G423.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关于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几点思考
- 6
-
-
作者
翁春敏
刘瑞雪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127-129,共3页
-
文摘
教育的重要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她确实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对于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教师,也正日益被国家和社会关注,在努力提高着教师应有的地位。这里我们要提出的是若着眼于21世纪的教育,现在应更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因这确是关系到下一世纪中国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鉴于此,我们认为从现在起应就目前青年教师(特别是普教中的青年教师)的队伍作些客观的调查和分析,然后就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
-
关键词
青年教师培养
学校管理者
青年教师队伍
学校管理心理学
培养和使用
成就动机
小学青年教师
志向水平
女性化倾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
-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最具“中华精神”的典范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培民
翁春敏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74-78,共5页
-
文摘
作为新美术运动的主力和奠基人之一的徐悲鸿,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其影响之大和地位之高,是同时代任何一位画家难以比肩的。对于徐悲鸿这样一位特定历史下出现的艺术大师,若作出恰如其分的文化定位,确实不那么简单,但从他自身以一种对艺术的虔诚“一意孤行”地生活在那个战乱不休、动荡不定的时代里,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人格力量和精神气质则再清晰不过了,所具备的优秀文化品格不仅是属于他自己,而且也是属于这个民族的。
-
关键词
徐悲鸿
现代美术史
中华精神
艺术教育
美术教育
人格力量
艺术学
艺术家
精神气质
文化品格
-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