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树内生防病和农药降解菌的分离 被引量:30
1
作者 洪永聪 辛伟 +2 位作者 来玉宾 翁昕 胡方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3-188,共6页
对不同茶树品种的健叶和病叶上分离的内生细菌进行了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茶树体内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各品种间内生细菌的数量为2.9×106~39.4×106 cfu/(g·fw).内生细菌的生物功能测定结果表明,菌株TL2的拮抗能力强,先... 对不同茶树品种的健叶和病叶上分离的内生细菌进行了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茶树体内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各品种间内生细菌的数量为2.9×106~39.4×106 cfu/(g·fw).内生细菌的生物功能测定结果表明,菌株TL2的拮抗能力强,先接种菌株TL2 24h后再接种茶轮斑病菌的防病效果好;同时菌株TL2对氯氰菊酯也表现出较强的降解能力;另外菌株TL2能在茶树上内生定殖.经鉴定,菌株TL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内生细菌 防病 农药降解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研究
2
作者 钱鹏 严平 +1 位作者 程博 翁昕 《低温建筑技术》 2015年第7期117-119,共3页
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由排桩和抗侧墩体组成。这种新型的围护结构形式,利用斜桩在基坑中形成抗侧墩体,再通过压顶板与排桩围护墙组合,共同承担基坑周边的水土压力,具有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针对该围护结构的特点,研发了... 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由排桩和抗侧墩体组成。这种新型的围护结构形式,利用斜桩在基坑中形成抗侧墩体,再通过压顶板与排桩围护墙组合,共同承担基坑周边的水土压力,具有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针对该围护结构的特点,研发了专用的大倾角多功能植桩机和配套的施工工艺,可方便的进行这种围护结构的施工。利用数值软件进行三维模拟分析,证明了这种围护结构形式在基坑围护中良好的适用性,并研究了斜桩倾角对围护结构抗侧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结构 斜桩 植桩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翁昕 严平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9-182,共4页
由于地基土质的复杂性,地基处理是门古老而又很不成系统的工程技术,还在不断的研发完善中。针对软土地基中建造工业、民用建筑和道路,严平副教授开发了一种全新地基处理方法—大厚度格构式水泥垫层墙结合竖向长短增强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由于地基土质的复杂性,地基处理是门古老而又很不成系统的工程技术,还在不断的研发完善中。针对软土地基中建造工业、民用建筑和道路,严平副教授开发了一种全新地基处理方法—大厚度格构式水泥垫层墙结合竖向长短增强体的地基处理方法。本文将对该发明专利进行一个简短的介绍,并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该发明专利及其他两种常用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三维数值分析,计算表明该发明专利能很好的控制地基沉降及不均匀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不均匀沉降 对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胁迫对白梭吻鲈鳃组织结构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祎宁 李彩娟 +5 位作者 王国成 沈帆帆 滕藤 郭金强 翁昕 凌去非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5-120,共6页
为探究热胁迫对白梭吻鲈(Sander lucioperca)鳃组织结构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23℃为对照组,设置28℃、31℃、34℃和36℃共计4个热胁迫组,测定不同温度胁迫对白梭吻鲈鳃中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为探究热胁迫对白梭吻鲈(Sander lucioperca)鳃组织结构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23℃为对照组,设置28℃、31℃、34℃和36℃共计4个热胁迫组,测定不同温度胁迫对白梭吻鲈鳃中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丙二醛(MDA)等抗氧化指标以及鳃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28℃组鳃小片发生充血,31℃组部分鳃小片末端卷曲变形、上皮细胞水肿,34℃组鳃小片变形加重,且有少量融合,上皮细胞水肿加重、明显隆起,鳃小片之间粘液细胞肥大、增生,36℃组相邻鳃小片大量融合且严重变形,卷曲混乱排列,大量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丝粘液细胞增生、肥大;随着胁迫温度升高,鳃中SOD、CAT、GPX、MDA均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36℃时显著下降,表明热胁迫对白梭吻鲈鳃组织有损伤,且随着热胁迫温度的升高,其鳃受损情况越发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梭吻鲈 热胁迫 抗氧化指标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
5
作者 刘芳 翁昕 《成才之路》 2022年第17期31-33,共3页
各门课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要在教育教学中探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协同育人体系的策略,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心中有国、手中有技的青年人才。文章立足于打造“党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德育管理+‘双元制’教育+... 各门课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要在教育教学中探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协同育人体系的策略,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心中有国、手中有技的青年人才。文章立足于打造“党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德育管理+‘双元制’教育+社会服务”六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以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路径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