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永清的漆“器”与艺“道”
1
作者 翁剑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4-234,共1页
我所认识的李永清是个不善言辞和外表张扬的人,而是一个时常埋头于工作室中静思和忘我工作的人.而对于他人的一些对于艺术的说法,他较少介入争论或刻意发表见解,而往往是给予倾听或不经意间的微笑,而更多的时候却是沉浸于他的内心和默... 我所认识的李永清是个不善言辞和外表张扬的人,而是一个时常埋头于工作室中静思和忘我工作的人.而对于他人的一些对于艺术的说法,他较少介入争论或刻意发表见解,而往往是给予倾听或不经意间的微笑,而更多的时候却是沉浸于他的内心和默默的漆艺创作时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 “器” 工作室 他人 忘我 静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经验与理性精神的会通——从景观艺术看审美形态的嬗变
2
作者 翁剑青 《艺术设计研究》 2010年第4期76-78,共3页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的"地景艺术"把人对自然景观的介入行为及干预方式纳入艺术审美的范畴;而在后现代语境下的都市景观艺术与审美形态中,更多地显现出生态意识及绿色美学的包容性和理性美的特征。这一方面显现出对于自然美的...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的"地景艺术"把人对自然景观的介入行为及干预方式纳入艺术审美的范畴;而在后现代语境下的都市景观艺术与审美形态中,更多地显现出生态意识及绿色美学的包容性和理性美的特征。这一方面显现出对于自然美的回归,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当代社会生存经验及环境伦理意识在审美文化中的突现。因而,从特定的视角来看,风景艺术的审美形态及其观念演变的历程,既是艺术生产者自我情感与审美经验的作用过程,也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态及个人心理相互作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 自然 审美形态 实验性 理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