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罗雪平 许超 +1 位作者 夏守慧 郭满盈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6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湖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种类和阳性率,为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112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用免疫印迹定量检测系统对患者血清中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进行检测。结果 1122例患者血... 目的分析湖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种类和阳性率,为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112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用免疫印迹定量检测系统对患者血清中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进行检测。结果 1122例患者血清标本呈阳性反应771例(68.7%),其中tIgE阳性555例(49.5%),sIgE阳性516例(46.0%)。在sIgE阳性中,过敏原以户尘螨最高(30.6%);蟑螂次之。结论户尘螨、蟑螂是湖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中最主要的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NSCLC患者3种不同组织中DNA修复基因XRCC3多态性检测结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许超 邱黎霞 +3 位作者 张漫 罗雪平 李荆 郭满盈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循环肿瘤细胞(CTC)及外周血3种组织中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DNA修复基因——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XRCC3)多态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NSCLC患者84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循环肿瘤细胞(CTC)及外周血3种组织中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DNA修复基因——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XRCC3)多态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NSCLC患者84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别检测NSCLC患者肿瘤组织、CTC及外周血标本中XRCC3基因Thr241Met(rs861539)位点基因型,并比较3种检测方案的一致性。结果 CTC个数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的NSCLC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组织、CTC及外周血标本中XRCC3基因Thr241Met(rs861539)位点多态性的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肿瘤组织检测结果为金标准,CTC中XRCC3基因Thr241Met(rs861539)位点多态性的一致性[95.24%(80/84)]明显高于外周血标本[76.19%(6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RCC3基因Thr241Met(rs861539)位点多态性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及TNM分期的NSCLC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中晚期NSCLC患者CTC中XRCC3基因Thr241Met(rs861539)位点多态性的准确性高,可替代肿瘤组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XRCC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7BL/6小鼠肝脏中NK细胞、T细胞和NKT细胞的特点
3
作者 黄俊 陈殿慧 +2 位作者 黎小妍 罗雪平 谢红艳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8,共5页
目的:观察C57BL/6小鼠肝脏中NK细胞、T细胞和NKT细胞的含量、亚型和细胞因子产生能力方法:分离正常C57BL/6小鼠肝脏的淋巴细胞,通过细胞表面分子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NK1.1^+NK细胞、CD3^+T细胞和CD3`+NK1.1^+NKT细胞的含量及其... 目的:观察C57BL/6小鼠肝脏中NK细胞、T细胞和NKT细胞的含量、亚型和细胞因子产生能力方法:分离正常C57BL/6小鼠肝脏的淋巴细胞,通过细胞表面分子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NK1.1^+NK细胞、CD3^+T细胞和CD3`+NK1.1^+NKT细胞的含量及其表面CD4、CD8分子的表达情况;细胞经过PMA+Ionomycin刺激后,应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并结合FCM检测NK1.1^+NK细胞、CD3^+T细胞和CD3^+NK1.1^+NKT细胞产生IFN-γ、IL-4、IL-9和IL-17细胞因子的情况。结果:肝脏中NKT细胞的含量为(21.51±13.02)%,高于NK细胞和T细胞(P<0.05)。NK细胞以CD4^-CD8^-亚群为主,T细胞和NKT细胞均以CD4^+细胞亚群为主。NKT细胞分泌的IL-4的比例高于NK细胞和T细胞(P<0.05)。T细胞分泌IL-17的能力明显强于NK细胞和NKT细胞(P<0.05),IL-9^+细胞在三种细胞中含量不高(<0.03%)。结论:C57BL/6小鼠肝脏中NK细胞、T细胞和NKT细胞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T细胞 NKT细胞 亚型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纵缝水泥注浆处治研究
4
作者 王少华 罗雪平 +1 位作者 陈楚鹏 许新权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8-22,共5页
依托中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开展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纵缝水泥注浆处治试验,试验了先注纵缝再注缝侧和先注缝侧再注纵缝两种注浆方案,采用贝克曼梁弯沉试验、钻芯及开挖检测等方式评价了不同注浆方案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能有效... 依托中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开展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纵缝水泥注浆处治试验,试验了先注纵缝再注缝侧和先注缝侧再注纵缝两种注浆方案,采用贝克曼梁弯沉试验、钻芯及开挖检测等方式评价了不同注浆方案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能有效降低路表弯沉,提高路面结构强度,但先注缝侧再注纵缝效果更佳;两种方案均能对下基层及以下结构层脱空、纵缝等有效填充,填充效果无明显差别,且裂缝位置下基层芯样强度均值分别为1.4 MPa和1.2 MPa,底基层芯样强度均值分别为2.4 MPa和2.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水泥注浆 改扩建 高速公路 结构补强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花都区某医院妇科门诊HPV感染基因亚型情况分析
5
作者 黎思毅 胡汉斌 +3 位作者 罗雪平 黄炜玮 朱冬云 陈昕谊 《现代医院》 2024年第5期803-805,809,共4页
目的分析某院受检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分型类型及其感染特征。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28种HPV基因亚型。结果HPV感染率24.15%,HR和LR占比前五为:HPV52、16、53、58、39,和HPV61、81、54、42、44。单一感染占比68.... 目的分析某院受检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分型类型及其感染特征。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28种HPV基因亚型。结果HPV感染率24.15%,HR和LR占比前五为:HPV52、16、53、58、39,和HPV61、81、54、42、44。单一感染占比68.97%、2重感染占比20.72%,多重感染型别组合无明显差异。各年龄组HPV总体感染率最高为≤25岁组,其次是≥66岁、56~65岁组,各年龄组HPV总体、单一及多重感染率整体呈现近似“U”形变化曲线。结论某院妇科门诊就诊人群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多为青中年群体。HPV基因亚型具有种群或地区分布的特点。HPV感染率为24.15%,最常见HPV 52、16及53,均属高危型,HPV感染三个高峰年龄段为≤25岁、56~65岁和≥6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亚型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小明 罗雪平 +2 位作者 王毅 朱晓川 王欣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2期4118-4120,共3页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粉碎性Pilon骨折患者,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内侧入路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粉碎性Pilon骨折患者,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内侧入路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Pilon骨折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性Pilon骨折 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交通条件下白加黑路面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罗雪平 陈楚鹏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第7期69-72,共4页
为设计重交通条件下白加黑路面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并探究其性能,文章基于CAVF法和半圆弯曲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评价三种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半圆... 为设计重交通条件下白加黑路面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并探究其性能,文章基于CAVF法和半圆弯曲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评价三种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半圆弯曲试验和CAVF法可用于指导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且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SH-V型混合料拥有较强的抗车辙能力,适用于重交通条件下车辙病害严重路段;超高黏型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裂能力,适用于重交通条件下反射裂缝频发路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交通条件 粗粒式应力吸收层 白加黑路面 配合比设计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90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罗雪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3期23-23,共1页
跟痛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主要临床症状为跟骨跖疼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性肥胖者,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自2008年以来,我们采用手法按摩配合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90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 跟痛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主要临床症状为跟骨跖疼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性肥胖者,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自2008年以来,我们采用手法按摩配合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90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治疗 手法配合 跟痛症 临床症状 多发病 同时发病 常见病 肥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路面长期性能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楚鹏 李善强 +2 位作者 许新权 罗雪平 刘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3年第2期365-369,共5页
文中对广惠高速公路、机荷高速公路、广珠东高速公路和广州绕城高速南环段就地热再生路面结构形式、再生方式、配合比设计和工前及工后3~5年的技术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工后3~5年就地热再生路面抗滑、损坏、行驶质量和车辙等技... 文中对广惠高速公路、机荷高速公路、广珠东高速公路和广州绕城高速南环段就地热再生路面结构形式、再生方式、配合比设计和工前及工后3~5年的技术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工后3~5年就地热再生路面抗滑、损坏、行驶质量和车辙等技术状况指数依然较好,其耐久性可以满足大交通量、重载交通和高温多雨地区的外界环境考验.广东省就地热再生路面工后5年,裂缝反射至路表,PCI明显下降,建议广东省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预期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处理裂缝类病害较多路段时,应在就地热再生层与下部结构间铺设土工格栅或土工布,以提高就地热再生路面的长期耐久性能.就地热再生技术可应用于桥面段和路基段,复拌再生法和加铺再生法均可作为预防养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就地热再生路面 广东省 长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花都地区妊娠妇女甲状腺指标的参考区间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丘雪峰 胡汉斌 +2 位作者 韩俊 曾小花 罗雪平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1期1610-1612,共3页
目的建立广州花都地区妊娠妇女血清甲状腺指标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断、监测孕妇的甲状腺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4月在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产检的孕妇3 326名,采用序贯抽样检验方案的方法筛选上述人群中符合美国临床... 目的建立广州花都地区妊娠妇女血清甲状腺指标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断、监测孕妇的甲状腺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4月在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产检的孕妇3 326名,采用序贯抽样检验方案的方法筛选上述人群中符合美国临床生化研究院(NACB)推荐标准的孕妇1 154名,同时收集检测131名同期健康非妊娠妇女的甲状腺指标作为参考,建立各孕期甲状腺指标的参考区间;甲状腺指标测定采用ROCHE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参考值范围采用中位数(P50)及双侧限值(P2. 5,P97. 5)表示。结果本地区孕妇在不同孕期的甲状腺指标的参考区间,中位数(P50)分别为孕早期TSH 1. 41μIU/mL、FT3 4. 81 pmol/L、FT4 16. 01 pmol/L,孕中期TSH1. 75μIU/mL、FT3 4. 62 pmol/L、FT4 13. 28 pmol/L,孕晚期TSH 1. 93μIU/mL、FT3 4. 31 pmol/L、FT4 11. 16 pmol/L;双侧限值(P2. 5,P97. 5)参考范围为孕早期TSH 0. 03~4. 21μIU/mL、FT3 3. 69~6. 83 pmol/L、FT4 11. 35~23. 09 pmol/L,孕中期TSH 0. 52~4. 87μIU/mL、FT3 3. 39~6. 38 pmol/L、FT4 10. 34~20. 42 pmol/L,孕晚期TSH 0. 72~5. 19μIU/mL、FT3 3. 14~5. 13 pmol/L、FT4 9. 66~16. 94 pmol/L。结论孕妇在孕期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不同于同期非妊娠妇女,孕早、中、晚期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建立本地区正常孕妇早、中、晚孕期甲状腺指标的参考区间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甲状腺指标 参考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梁桥沥青铺装层铺筑时机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楚鹏 许新权 +2 位作者 李浩 罗雪平 聂桂海 《中外公路》 2022年第5期92-96,共5页
为了解决水泥混凝土梁桥沥青铺装层铺筑时机评价指标缺乏的问题,采用回弹试验和莫氏硬度试验对混凝土表面硬度状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回弹比λ和硬度值f指标;通过拉拔试验和45°斜剪试验,分析回弹比λ和硬度值f与层间黏结强度之间的... 为了解决水泥混凝土梁桥沥青铺装层铺筑时机评价指标缺乏的问题,采用回弹试验和莫氏硬度试验对混凝土表面硬度状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回弹比λ和硬度值f指标;通过拉拔试验和45°斜剪试验,分析回弹比λ和硬度值f与层间黏结强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沥青铺装层铺筑时机;依托实体工程,对沥青铺装层铺筑时机进行工程验证。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梁桥沥青铺装层铺筑时机可根据λ和f进行评价,当λ≥75%或f≥4时可进行水泥混凝土梁桥沥青铺装层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面整体化层 沥青铺装层 时机 回弹 莫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注浆在旧路处治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传武 李善强 +1 位作者 吕锡平 罗雪平 《湖南交通科技》 2020年第3期35-39,共5页
为了研究高聚物注浆在旧路处治中的处治效果,依托佛开改扩建工程,采用高聚物注浆技术对板底脱空和碎石盲沟区域进行处治。通过对比注浆前、后弯沉和探地雷达(GPR)扫描结果,结合现场钻取芯样、室内强度试验来研究高聚物注浆技术的应用效... 为了研究高聚物注浆在旧路处治中的处治效果,依托佛开改扩建工程,采用高聚物注浆技术对板底脱空和碎石盲沟区域进行处治。通过对比注浆前、后弯沉和探地雷达(GPR)扫描结果,结合现场钻取芯样、室内强度试验来研究高聚物注浆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高聚物注浆技术可有效处治板底脱空病害,提升结构薄弱区域强度,提高路面结构承载力;在填充效果较好时,高聚物与碎石结合体的抗压强度可达到5.45MPa,劈裂抗拉强度可达到0.7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路面 高聚物注浆 板底脱空 补强 填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短期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磊 喻金楼 +1 位作者 聂桂海 罗雪平 《北方交通》 2021年第1期54-57,共4页
采用室内薄膜老化试验模拟SBS改性沥青短期热氧老化过程,对老化前后不同掺量SBS的改性沥青进行常规试验,分析老化前后改性沥青25℃针入度、软化点、60℃和135℃旋转黏度以及25℃弹性恢复率等指标,并计算25℃残留针入度比、软化点增量。... 采用室内薄膜老化试验模拟SBS改性沥青短期热氧老化过程,对老化前后不同掺量SBS的改性沥青进行常规试验,分析老化前后改性沥青25℃针入度、软化点、60℃和135℃旋转黏度以及25℃弹性恢复率等指标,并计算25℃残留针入度比、软化点增量。研究结果表明:老化前后改性沥青的软化点、旋转黏度、10℃延度等指标与SBS改性沥青中SBS含量的相关关系具有一致性;当SBS改性剂掺量小于4%时,上述指标均随SBS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加;针入度与SBS改性剂掺量呈负相关;且在SBS改性剂掺量为4%时,抗短期老化能力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BS改性沥青 短期老化 抗老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骨料空隙体积填充法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桂海 罗雪平 高磊 《湖南交通科技》 2021年第1期31-35,共5页
为了解决CAVF法设计的混合料孔隙率偏小以及集料单档筛分造成施工不便的问题,根据“试验确定”和“经验调整”思路,对该级配设计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原紧装密度的确定方法改为采用SGC法后,实测孔隙率与目标空隙率相当;... 为了解决CAVF法设计的混合料孔隙率偏小以及集料单档筛分造成施工不便的问题,根据“试验确定”和“经验调整”思路,对该级配设计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原紧装密度的确定方法改为采用SGC法后,实测孔隙率与目标空隙率相当;按文中4档掺配法获得的级配与设计级配完全一致,且无需单档筛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设计 CAVF法 4档掺配 紧装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用改性沥青及沥青-砂浆界面微观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喻金楼 罗雪平 《湖南交通科技》 2021年第4期11-16,39,共7页
为研究灌入式复合路面沥青-砂浆界面微观尺度下物理力学表征,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的PF-QNM模块研究了沥青及沥青-砂浆界面的微观形态特征,并使用分析软件对其杨氏模量、黏附力、耗散能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沥青接触面以及沥青-砂浆界面进行... 为研究灌入式复合路面沥青-砂浆界面微观尺度下物理力学表征,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的PF-QNM模块研究了沥青及沥青-砂浆界面的微观形态特征,并使用分析软件对其杨氏模量、黏附力、耗散能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沥青接触面以及沥青-砂浆界面进行了测试,发现PF-QNM模式下沥青表面模量变化幅度较大;测得改性沥青表面模量为74.74 MPa,标准硅探针测得黏附力1.45 kN,耗散能0.55 keV;测得改性沥青-砂浆界面过渡区为21μm,过渡区模量呈现对数型曲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QNM 界面过渡区 杨氏模量 黏附力 耗散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