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化叙事:“小说戏剧化”理论的现实彰显 被引量:4
1
作者 罗钱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9,共5页
随着当代消费文化的兴起,形象、直观的文化形式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化需求。作为文学叙事与影像叙事联姻的产物,小说创作中的影像化叙事应时而生。凭此策略,作家们在创作上呈现出了一种融叙事与造型、表现与再现、时间与空间于一体... 随着当代消费文化的兴起,形象、直观的文化形式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化需求。作为文学叙事与影像叙事联姻的产物,小说创作中的影像化叙事应时而生。凭此策略,作家们在创作上呈现出了一种融叙事与造型、表现与再现、时间与空间于一体的新型文体特征,有效地开拓了中国小说的传统叙事空间。影像化叙事的如此运用,正合亨利.詹姆斯的主张,即小说家应该最大限度地降低作家的叙述声音,尽量采用小说人物的眼光,客观地展示处于人物观察下的现实。自然,影像化叙事也存在着历史感的缺失、审美空间的束缚等本体意义上的缺陷,值得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化叙事 亨利·詹姆斯 小说戏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幻想——一种弥散于当代都市小说的文本性态度 被引量:2
2
作者 罗钱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84-189,共6页
文本性态度是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指"人们宁可求助于文本图式化的权威而不愿与现实进行直接接触"的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尽管有很多人意识到"将书本上的东西照搬到现实是愚蠢的或灾难性的",但... 文本性态度是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指"人们宁可求助于文本图式化的权威而不愿与现实进行直接接触"的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尽管有很多人意识到"将书本上的东西照搬到现实是愚蠢的或灾难性的",但文本性态度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如今,这种文本性的态度正以"全球化"幻想为指归在当代中国都市小说中弥散,因而对其进行阐释、解读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性态度 想象视野 萨义德 全球化 都市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口语交流中信息差的成因剖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罗钱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68-72,共5页
口语交流中,信息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信息差影响着人们的言语交流,影响着人们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文章分析了口语交流中信息差的概念内涵,进而从语音、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出发,分别对其可能产生的信息差及其成因作了探讨,为英语... 口语交流中,信息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信息差影响着人们的言语交流,影响着人们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文章分析了口语交流中信息差的概念内涵,进而从语音、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出发,分别对其可能产生的信息差及其成因作了探讨,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交流 信息差 英语口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刹那空间的后情感魅影——试论当代都市小说的影像化叙事倾向及其危机 被引量:1
4
作者 罗钱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64-168,共5页
作为"视觉文化"历史图式中文学突围的现实策略,小说创作中的影像化叙事开始全面渗入当代都市书写之中。这样的小说具备鲜明的镜头感,将一个个瞬间的、现时的、片段的空间画面呈现于读者眼前,迎合了当下读者感官化、惰性的审... 作为"视觉文化"历史图式中文学突围的现实策略,小说创作中的影像化叙事开始全面渗入当代都市书写之中。这样的小说具备鲜明的镜头感,将一个个瞬间的、现时的、片段的空间画面呈现于读者眼前,迎合了当下读者感官化、惰性的审美心理。但在此类叙事文本中,艺术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弥散性被淡化,作品的深度想象空间逐渐被类似影像叙事的直接的视觉感知所蚕食,从而遮蔽了读者对现实真正的感受,使其陷入"后情感"而不自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化叙事 都市小说 时间的空间化 后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反讽性话语中的回声提述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罗钱军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64,共9页
Sperber与Wilson提出反讽的回声提述论,认为某话语之所以成为反讽,一个必要的语义条件是该话语必须为解释性表征中的提述性用法,而且是回声式提述。文章以语料事实为依据,探讨了回声提述视角下反讽的识别和解读、反讽语力产生的限制性条... Sperber与Wilson提出反讽的回声提述论,认为某话语之所以成为反讽,一个必要的语义条件是该话语必须为解释性表征中的提述性用法,而且是回声式提述。文章以语料事实为依据,探讨了回声提述视角下反讽的识别和解读、反讽语力产生的限制性条件,总结了三类回声提述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回声认定的相关变量,最后指出回声提述论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性话语 回声提述 解释性表征 语用非真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