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异步时序的高帧频相机垂直拖尾处理(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罗通顶 李斌康 +2 位作者 郭明安 杨少华 夏惊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80-1684,共5页
介绍一种高帧频相机垂直拖尾影响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连续采集模式下帧间图像和像元合并(binning)技术的影响。与常用的静态图像拖尾处理的算法如逆向逐行修正算法相比,该算法非常适用于连续图像拖尾处理,特别是经过Binning后获... 介绍一种高帧频相机垂直拖尾影响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连续采集模式下帧间图像和像元合并(binning)技术的影响。与常用的静态图像拖尾处理的算法如逆向逐行修正算法相比,该算法非常适用于连续图像拖尾处理,特别是经过Binning后获取的图像。在某自主研制的基于异步时序的40 000帧/秒高速相机中应用该方法,有效去除了拖尾影响。最后,运用该方法处理的图像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拖尾 像元合并 帧转移型CCD 高帧频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CCD相机的远程光纤传输系统 被引量:6
2
作者 罗通顶 杨少华 +4 位作者 郭明安 严明 李刚 刘璐 田耕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3-56,共4页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科学级CCD相机远程传输的高精度光纤传输系统,分析了前端CCD输出信号的特点,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硬件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帧同步信号的强制同步方法,以确保辐射场环境下图像数据的正确获取。
关键词 光纤传输 图像采集 CCD相机 脉冲辐射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线式电离辐照面阵CCD测试系统
3
作者 罗通顶 杨少华 +3 位作者 王祖军 李刚 郭明安 严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82,共5页
研究CCD受到射线辐照后的电离辐照效应或者损伤机制,对于在辐射场环境下如何正确应用CCD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面阵CCD的辐照损伤效应的测试方法的要求,选用ICX285面阵CCD作为实验样品,结合辐照板离线和参数测试装置研制了... 研究CCD受到射线辐照后的电离辐照效应或者损伤机制,对于在辐射场环境下如何正确应用CCD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面阵CCD的辐照损伤效应的测试方法的要求,选用ICX285面阵CCD作为实验样品,结合辐照板离线和参数测试装置研制了离线式的测试系统,并且针对辐照实验的测试要求,设计了积分时间可调和过扫描设计两种功能,以获取CCD的暗信号和转移效率的变化。在60Co-γ射线源上,运用该系统开展了电离辐照效应实验,获得了受到射线辐照后面阵CCD暗信号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阵CCD 电离辐照 暗信号 过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应直线的飞行器接近角估计
4
作者 罗通顶 李斌康 郭明安 《上海航天》 2011年第1期69-72,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对应直线估计飞行器接近角的方法,对线性方法作归一化变换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用至少4组对应直线计算两图像间的单应矩阵。用序列图像间的单应矩阵估计接近角,无需着陆目标已知。模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视觉导航 序列图像 单应矩阵 接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照诱发面阵电荷耦合器暗信号增大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祖军 罗通顶 +2 位作者 杨少华 刘敏波 盛江坤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8,共7页
针对电荷耦合器件(CCD)在空间轨道环境中应用时易受到辐射损伤的影响,对面阵CCD的电离辐照损伤效应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通过开展面阵CCD60Coγ射线电离辐照效应试验,在暗场条件下测试了面阵CCD辐照后输出信号随积分时间的变化,并... 针对电荷耦合器件(CCD)在空间轨道环境中应用时易受到辐射损伤的影响,对面阵CCD的电离辐照损伤效应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通过开展面阵CCD60Coγ射线电离辐照效应试验,在暗场条件下测试了面阵CCD辐照后输出信号随积分时间的变化,并拟合计算出暗信号斜率。然后,对比分析了不同偏置条件下辐照后暗信号退化的试验规律;分析了不同偏置条件下辐照后暗信号的退火恢复情况;分析了不同积分时间、不同总剂量下的暗信号不均匀性的变化规律。最后,阐述了电离辐照损伤诱发面阵CCD暗信号增大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面阵CCD对电离辐照损伤很敏感,在进行航天器成像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CCD受电离辐照损伤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阵电荷耦合器件 电离辐照 暗信号 退火 空间轨道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光纤通信与计算机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晶 罗通顶 +4 位作者 阮林波 渠红光 吕宗璟 田耕 张雁霞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3-468,共6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远程辐射监控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重点介绍系统中的光纤传输记录与计算机控制设计。阐述了该设计的特点和各部分的实现方法,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该设计实现了远程无损数据采集和传输,并受控于计算机,能够满足远程程... 介绍了一种用于远程辐射监控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重点介绍系统中的光纤传输记录与计算机控制设计。阐述了该设计的特点和各部分的实现方法,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该设计实现了远程无损数据采集和传输,并受控于计算机,能够满足远程程控脉冲射线检测的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计算机远程控制 高速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快脉冲大动态数字化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晶 张雁霞 +3 位作者 阮林波 田耕 李海涛 罗通顶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单次快脉冲大动态信号的采集方案。介绍了采集系统的构成,主要组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该系统能够实现动态范围100dB,单通道采样率为1Gs/s,模拟带宽为250MHz,记录长度为64μs,具备计算机网络程控和... 本文介绍了一种单次快脉冲大动态信号的采集方案。介绍了采集系统的构成,主要组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该系统能够实现动态范围100dB,单通道采样率为1Gs/s,模拟带宽为250MHz,记录长度为64μs,具备计算机网络程控和数据处理存储。已经过长期考核,设备运行稳定可靠,设计符合GJB3947A-2009三级设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快脉冲 大动态 数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路同步方波脉冲发生器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雁霞 王晶 +4 位作者 阮林波 李海涛 田耕 渠红光 罗通顶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5-430,共6页
针对大规模信号测量中对多台仪器设备进行时间同步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新型多路同步方波脉冲发生器。该脉冲发生器具有三路双极性外触发输人,触发阈值-5.0~4.5V范围内可调;15路方波脉冲输出,每路输出信号幅值5.0V.... 针对大规模信号测量中对多台仪器设备进行时间同步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新型多路同步方波脉冲发生器。该脉冲发生器具有三路双极性外触发输人,触发阈值-5.0~4.5V范围内可调;15路方波脉冲输出,每路输出信号幅值5.0V.宽度100ns,前沿<1 ns,触发晃动<1ns,15路脉冲间的时间分散性<0.5ns;同时系统能在220ms时间内自锁,可防止系统在此期间多次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脉冲发生器 方波 CPLD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环境下的偏振差成像方法
9
作者 刘璐 李斌康 +5 位作者 杨少华 郭明安 严明 罗通顶 李刚 高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2,共5页
基于激光主动成像的烟雾环境下的目标探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有效抑制光的散射作用是提高烟雾环境下成像质量的关键。根据光的偏振理论,仿真分析了光子单次散射的偏振特性与散射角的变化关系,并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光在烟雾环境中传... 基于激光主动成像的烟雾环境下的目标探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有效抑制光的散射作用是提高烟雾环境下成像质量的关键。根据光的偏振理论,仿真分析了光子单次散射的偏振特性与散射角的变化关系,并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光在烟雾环境中传输的偏振特性,提出了利用偏振差法来抑制光散射作用,最后进行了简单的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光在烟雾中传输时散射光主要由小角度散射光构成,仍然保留了初始激光的部分偏振特性,相比于直接灰度成像,偏振差法能够有效滤除小角度散射光的影响,增强成像目标的细节信息和图像的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差成像 烟雾环境 散射光 偏振度 偏振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电子束积分图像诊断技术
10
作者 郭明安 罗剑辉 +5 位作者 黑东炜 孙凤荣 罗通顶 马戈 李刚 魏福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79-1681,共3页
采用图像诊断方法对高能环形电子束形状及空间尺寸进行了研究,以高能脉冲环形电子束轰击高Z靶材料产生脉冲X射线,X射线经过X射线增感屏转换为可见光,用单次图像采集系统获取可见光的积分图像。为满足诊断所需的空间分辨和系统灵敏度,通... 采用图像诊断方法对高能环形电子束形状及空间尺寸进行了研究,以高能脉冲环形电子束轰击高Z靶材料产生脉冲X射线,X射线经过X射线增感屏转换为可见光,用单次图像采集系统获取可见光的积分图像。为满足诊断所需的空间分辨和系统灵敏度,通过理论计算确立了靶的材料、厚度及X射线增感屏的型号和厚度等参数。根据测试环境,设计了系统的现场安装结构,系统基本满足测试要求。分析从实验中获取的图像,可知环形电子束的内径为36.5mm,环厚为1mm,环形不均匀,水平方向电子束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电子束 图像诊断 X射线增感屏 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实时一维阵列光电探测系统
11
作者 严明 李斌康 +2 位作者 杨少华 郭明安 罗通顶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0-1113,1144,共5页
设计实现了基于PIN光电二极管一维阵列的紧凑型实时光电探测系统。系统在16 cm的宽度内实现了32路PIN光电二极管信号的处理与采样;探测器弱电流信号的高带宽调制电路在实现104倍信号增益的同时,信号带宽约35 MHz;多通道ADC电路采样频率7... 设计实现了基于PIN光电二极管一维阵列的紧凑型实时光电探测系统。系统在16 cm的宽度内实现了32路PIN光电二极管信号的处理与采样;探测器弱电流信号的高带宽调制电路在实现104倍信号增益的同时,信号带宽约35 MHz;多通道ADC电路采样频率75 MHz,采样周期约13.3 ns,采样精度12 bits;基于高性能FPGA的信号处理电路实现了对32路高速ADC采样信号的实时处理,数据处理速度达到28.8 Gbps,每通道采样深度8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光电二极管 高带宽信号调制 高性能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实时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分幅相机图像采集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
12
作者 夏惊涛 李斌康 +4 位作者 郭明安 孙凤荣 杨少华 罗通顶 陈彦丽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9-11,38,共4页
高速门控4分幅相机可实现纳秒时间分辨的连续4帧图像采集。设计了分幅相机4通道图像采集的硬件系统,主要由4个CCD摄像头、多通道图像采集卡和主控计算机组成,在门控单次曝光工作模式下,外触发信号同时触发前端的电子学快门系统和后端的... 高速门控4分幅相机可实现纳秒时间分辨的连续4帧图像采集。设计了分幅相机4通道图像采集的硬件系统,主要由4个CCD摄像头、多通道图像采集卡和主控计算机组成,在门控单次曝光工作模式下,外触发信号同时触发前端的电子学快门系统和后端的图像采集卡,实现对各路有效图像数据的同步采集。针对4分幅相机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开发了专用的主控软件,功能主要包括各种工作模式下的采集控制和必要的图像处理。测试表明采集方案设计合理,所实现的软硬件系统工作稳定可靠,确保了分幅相机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幅相机 图像采集 多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数据采集系统核心器件国产化水平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前 罗通顶 +5 位作者 陈彦丽 王晶 吕宗璟 李海涛 张雁霞 阮林波 《电子技术应用》 2022年第5期7-11,20,共6页
高性能数据采集系统在高能物理、粒子物理实验、辐射探测等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是许多大科学装置的关键设备。高性能数据采集系统核心器件主要包括ADC和FPGA,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长期处于垄断地位,高性能的ADC和FPGA... 高性能数据采集系统在高能物理、粒子物理实验、辐射探测等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是许多大科学装置的关键设备。高性能数据采集系统核心器件主要包括ADC和FPGA,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长期处于垄断地位,高性能的ADC和FPGA是严格对我国实施技术管控的产品,因此研究基于国产化核心器件的高性能数据采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高性能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根据《瓦森纳协议》,梳理了西方国家对我国关键电子元器件以及测试仪器设备的技术封锁情况,调研了国产高性能ADC芯片以及FPGA芯片的设计生产现状并做了性能比对,同时分析了国内外示波器以及数据采集仪的现状并做了性能指标方面的对比,最后讨论了关键电子元器件国产化替代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森纳协议》 数据采集系统 ADC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