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铊短期暴露对SBR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晓静 罗远玲 +9 位作者 吴红辉 丁雨葶 向珂逸 黄骏国 高嘉妮 贾美莹 胡新将 朱健 王平 徐海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80-3785,共6页
以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为例,从脱氮除磷性能、微生物及酶活性等方面研究了Tl暴露浓度对活性污泥性能的短期扰动及其恢复行为.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的脱氮除磷性能和COD去除均易受Tl的影响.当Tl为500µg/L时,脱氮除磷被抑制,但Tl暴... 以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为例,从脱氮除磷性能、微生物及酶活性等方面研究了Tl暴露浓度对活性污泥性能的短期扰动及其恢复行为.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的脱氮除磷性能和COD去除均易受Tl的影响.当Tl为500µg/L时,脱氮除磷被抑制,但Tl暴露消除后,性能可恢复.而当Tl为1000µg/L时,尽管除磷效率可恢复至65%,但脱氮过程完全被抑制且不可逆.低浓度Tl提高了COD去除率且高浓度Tl对COD去除的影响是可逆的.此外,200µg/L的Tl提高了微生物活性,但1000µg/L的Tl会导致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相对产量分别降低至71.9%和30.8%,极大抑制了微生物活性;比耗氧速率对Tl的存在与消失均很敏感,可作为污水处理厂Tl暴露的指示指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表明,Tl与游离态胞外聚合物的羟基结合或由Tl^(+)氧化成Tl^(3+),可能是活性污泥降低Tl对其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因此Tl短期暴露时,需增强活性污泥的脱氮除磷性能并强化其除Tl能力,以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本研究揭示了Tl短期暴露对活性污泥系统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脱氮除磷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客位视野中的冼夫人文化及其符号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罗远玲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0-123,共4页
冼夫人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文化现象。我们运用人类学主客位互换的方法,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们对冼夫人及冼夫人文化的看法:官方侧重于赞颂冼夫人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方面作出的贡献和强调冼夫人文化对经济文化... 冼夫人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文化现象。我们运用人类学主客位互换的方法,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们对冼夫人及冼夫人文化的看法:官方侧重于赞颂冼夫人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方面作出的贡献和强调冼夫人文化对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而民众大多把她作为英雄人物来敬仰,当作神灵来信仰,希望从中获得心灵的抚慰、群体的凝聚力。冼夫人文化是一个“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融合的典型,它的深层意蕴在于冼夫人是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体验的“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冼夫人文化 主位 客位 文化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苔藓植物运用于大气重金属污染监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姜苹红 罗远玲 +1 位作者 彭克俭 陈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87,共6页
分析了苔藓植物适用于大气重金属污染监测的特殊生理特征及其生理响应,总结了利用苔藓植物监测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的优势,探讨了苔藓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机制及其重金属富集途径,并综述了国内外采用的相关监测方法。最后,还指出了存在问题... 分析了苔藓植物适用于大气重金属污染监测的特殊生理特征及其生理响应,总结了利用苔藓植物监测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的优势,探讨了苔藓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机制及其重金属富集途径,并综述了国内外采用的相关监测方法。最后,还指出了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指示植物 生物监测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控制的电絮凝-气浮处理重金属清淤尾水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海音 杨朝晖 +4 位作者 曾光明 罗远玲 黄兢 汪理科 宋佩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6-792,共7页
针对重金属清淤尾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波动大、沉淀性能差等特点,选取p H值和浊度作为实时监测因子,并借助沉淀模拟和数据拟合等手段,建立了比电流与镉残留量之间的实时控制响应模型.结果表明:铝-电絮凝-气浮兼有中和p H值和改善... 针对重金属清淤尾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波动大、沉淀性能差等特点,选取p H值和浊度作为实时监测因子,并借助沉淀模拟和数据拟合等手段,建立了比电流与镉残留量之间的实时控制响应模型.结果表明:铝-电絮凝-气浮兼有中和p H值和改善泥水分离的优点,实现了重金属铅、镉和锌的达标排放;此外实时控制策略节省了35.8%的材料消耗和43.4%的电能消耗以及降低了47.9%的产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 气浮 清淤尾水 实时控制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氧化-电絮凝对柠檬酸-镍的破络机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甘林 徐海音 +1 位作者 罗远玲 杨朝晖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56,共7页
采用基于Ti/RuO_2-IrO_2和Fe电极的电氧化-电絮凝工艺处理柠檬酸-镍(citrate-Ni)的重金属络合废水,探究电解质、pH、电流密度和处理时间对citrate-Ni的影响及破络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aCl为电解质,初始pH值为5,电流密度为100A/m^2,... 采用基于Ti/RuO_2-IrO_2和Fe电极的电氧化-电絮凝工艺处理柠檬酸-镍(citrate-Ni)的重金属络合废水,探究电解质、pH、电流密度和处理时间对citrate-Ni的影响及破络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aCl为电解质,初始pH值为5,电流密度为100A/m^2,电氧化反应25min,电絮凝反应20min时,Ni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9.6%和75%,出水Ni和COD的浓度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要求。Citrate-Ni的破络机制为:通过Ti/RuO_2-IrO_2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产物HOCl的作用,破坏其络合结构,生成C_3H_6O、HCOOH、CH_3COOH、C_3H_6O_3、C_4H_8O_3和C_5H_6O_5等小分子物质,同时释放Ni^(2+);再利用Fe-电絮凝产生的新生态Fe(OH)_2对Ni^(2+)的吸附和混凝沉淀作用将其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氧化 电絮凝 柠檬酸-镍 破络 重金属络合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O_(2)-IrO_(2)/Ti和Fe^(0)电极的电氧化-电絮凝处理含Tl废水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睿琦 吴红辉 +6 位作者 徐海音 王平 朱健 罗远玲 何栋 徐欣 魏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56-2661,共6页
基于RuO_(2)-IrO_(2)/Ti形稳电极和Fe^(0)牺牲电极实现电氧化-电絮凝(EO-EC)一体化处理含Tl(Ⅰ)废水,并与单一的电絮凝(EC)进行比较,探讨了EO-EC处理含Tl废水的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EC,EO-EC(1:1)组合技术适应于宽pH(4-10)以及电流... 基于RuO_(2)-IrO_(2)/Ti形稳电极和Fe^(0)牺牲电极实现电氧化-电絮凝(EO-EC)一体化处理含Tl(Ⅰ)废水,并与单一的电絮凝(EC)进行比较,探讨了EO-EC处理含Tl废水的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EC,EO-EC(1:1)组合技术适应于宽pH(4-10)以及电流密度范围(5-20mA/cm^(2))下含Tl废水高效处理,且不易发生钝化;活性氯以及氧化还原电位在Tl(Ⅰ)间接氧化Tl(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沉淀分析表明生成的Tl(OH)_(3)(s)与絮体Fe(OH)_(3)(am)共沉淀,纤铁矿位点可吸附残留Tl(Ⅰ).EO-EC一体化技术可满足实际含Tl废水达标处理(<2μg/L)且具有经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氧化 电絮凝 工业废水 组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