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30年太湖沉水植物优势种遥感监测及变化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琪 周兴东 +1 位作者 罗菊花 陈冲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23-129,135,共8页
利用1985—1986年、1995—1996年、2004—2006年和2014—2015年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水生植物分类决策树模型,结合沉水植物的生活史差异,研究太湖近30年沉水植物优势种的演替模式。4个时期的沉水植物遥感分类总体精度与Kappa系数... 利用1985—1986年、1995—1996年、2004—2006年和2014—2015年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水生植物分类决策树模型,结合沉水植物的生活史差异,研究太湖近30年沉水植物优势种的演替模式。4个时期的沉水植物遥感分类总体精度与Kappa系数依次为64.86%和0.59,70.83%和0.65,63.93%和0.50,64.94%和0.60。研究表明:1985—2015年马来眼子菜由东山湾向西山岛、东太湖向南太湖扩张,竺山湾、梅梁湾的苦草呈锐减的趋势,近年来梅梁湾的沉水植物只有菹草1种,湖心区一直未监测到沉水植物,东太湖沉水植物分布面积最广、种类最多。近30年太湖沉水植物演替主要经历4个阶段,依次为苦草-眼子菜型、小眼子菜型、金鱼藻-伊乐藻型和眼子菜-伊乐藻型阶段。水体富营养化和围网养殖是沉水植物演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遥感 优势种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HJ卫星影像和最小二乘孪生支持向量机的小麦蚜虫遥感监测 被引量:7
2
作者 胡根生 吴问天 +3 位作者 罗菊花 黄文江 梁栋 黄林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1-219,共9页
为了准确、及时地监测小麦蚜虫发生情况,利用野外定位调查数据及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HJCCD和HJ-IRS影像数据,在北京市通州区和顺义区小麦蚜虫发生的关键生育期(灌浆期),提取对蚜虫病情影响较大的小麦长势因子和生境因子,利用... 为了准确、及时地监测小麦蚜虫发生情况,利用野外定位调查数据及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HJCCD和HJ-IRS影像数据,在北京市通州区和顺义区小麦蚜虫发生的关键生育期(灌浆期),提取对蚜虫病情影响较大的小麦长势因子和生境因子,利用最小二乘孪生支持向量机建立该研究区的小麦蚜虫监测模型,并与传统支持向量机、费歇尔线性判别分析和学习矢量量化神经网络模型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小二乘孪生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总体监测精度达到86.4%,优于传统支持向量机模型(77.3%)、费歇尔线性判别分析模型(77.3%)和学习矢量量化神经网络模型(72.7%),取得了较好的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影像 遥感监测 小麦蚜虫 最小二乘孪生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宝邵伯湖关键地理要素时空演变遥感监测 被引量:3
3
作者 陆莉蓉 罗菊花 +4 位作者 杨井志成 谢伟军 许飞 孙喆 毛志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7,共9页
基于1977—2020年的37景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决策树分类等方法提取了高宝邵伯湖近43年养殖区、沉水植被、浮叶植被、滩地和耕地等地理要素,从要素的长时序时空动态演变分析了高宝邵伯湖地理要素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基于1977—2020年的37景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决策树分类等方法提取了高宝邵伯湖近43年养殖区、沉水植被、浮叶植被、滩地和耕地等地理要素,从要素的长时序时空动态演变分析了高宝邵伯湖地理要素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养殖区面积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变化主要受政策调控的影响;菹草为水生植被优势种,在2010年之后暴发式生长,几乎覆盖全湖;耕地多分布在高邮湖北部,面积先增后减,滩地多分布在高邮湖北部及近岸区域,面积不断减少,两者最终均主要转变为养殖区;湖泊地理要素变化热点区位于高邮湖北部,受政策和经济利益驱动,此处滩地、耕地、养殖区之间的转化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网养殖 圈圩养殖 水生植被 遥感 时空变化 高宝邵伯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斯拟合的水生植被遥感分类阈值确定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闫大鹏 周兴东 +4 位作者 刘伟 罗菊花 芮佳 汪政辉 余悠然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6-782,共7页
水生植被作为浅水湖泊的重要组成,其丰度和盖度变化影响着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卫星遥感技术是浅水湖泊水生植被类群时空监测的有效手段,决策树是目前主流的水生植被遥感分类方法。但决策树中分类特征的阈值大多是通过与影像同步的大量... 水生植被作为浅水湖泊的重要组成,其丰度和盖度变化影响着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卫星遥感技术是浅水湖泊水生植被类群时空监测的有效手段,决策树是目前主流的水生植被遥感分类方法。但决策树中分类特征的阈值大多是通过与影像同步的大量实测样点训练确定,对于缺少实测样点的影像,难以获取准确阈值,成为水生植被类群分布历史重建的瓶颈。基于HJCCD影像数据,获取洪泽湖水生植被类群敏感光谱特征图像的直方图,结合高斯模型,建立了一种基于高斯拟合的水生植被遥感分类阈值计算方法,计算得到分类特征的阈值并建立决策树,开展洪泽湖的水生植被类群提取,分类总体精度为84%,Kappa系数为76%.该方法可实现缺少同步实测样点时,水生植被分类特征阈值的准确、自动化计算,为浅水湖泊的水生植被分布的历史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方法支撑,进而可对湖泊高效管理和生态修复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被 高斯模型 分类阈值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方奶粉中V_A
5
作者 曹江平 邸宏伟 +2 位作者 梁永锋 罗菊花 解启龙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2,共4页
建立了基于离子液体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配方奶粉中的VA进行测定。优化的实验条件包括萃取剂的种类及体积、分散剂种类及体积、溶液的p 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4 m L配方奶粉皂化液中加... 建立了基于离子液体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配方奶粉中的VA进行测定。优化的实验条件包括萃取剂的种类及体积、分散剂种类及体积、溶液的p 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4 m L配方奶粉皂化液中加入5 m L二次蒸馏水稀释后,调节其p H=3,加入等体积乙腈稀释的100μL[C8MIM][PF6]萃取剂进行萃取后测定。并将该方法用于市售配方奶粉中VA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3.6%~106.1%,相对标准偏差为1.86%~6.94%。该方法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捷,萃取率高,样品和试剂耗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分散液液微萃取 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肠套叠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7
6
作者 罗菊花 黄南南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10期54-55,共2页
总结了婴幼儿肠套叠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整体性健康评估、非手术治疗护理及手术治疗护理等。认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病情复杂多变,针对小儿这一特殊群体要求护士应从小儿的角度去指导患儿以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并对患儿进行全面、细致的护... 总结了婴幼儿肠套叠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整体性健康评估、非手术治疗护理及手术治疗护理等。认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病情复杂多变,针对小儿这一特殊群体要求护士应从小儿的角度去指导患儿以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并对患儿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与患儿父母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增加患儿父母的安全感,使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肠套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华章 罗菊花 +1 位作者 王莉 杨安怀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适应证范围及临床疗效。方法对于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者47例(47只眼),采用巩膜外加压或联合环扎术进行治疗,38例(38只眼)术中眼内注入消毒空气,观察术后视网膜脱离恢... 目的探讨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适应证范围及临床疗效。方法对于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者47例(47只眼),采用巩膜外加压或联合环扎术进行治疗,38例(38只眼)术中眼内注入消毒空气,观察术后视网膜脱离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巩膜外加压或或联合环扎术治疗后视网膜完全复位40例(40只眼),其余7例(7只眼)视网膜未复位,再次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硅油填充术复位视网膜。结论对于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部分患者,采用巩膜外加压术进行治疗,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既缩短了患者的病程,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外加压 玻璃体切除 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电生理检查判断白内障预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高登爱 罗菊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乳化手术前作视觉电生理检查对白内障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01/2010-10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针对直接和间接眼底镜下眼底窥不清253例,术前作视觉电生理检查了解视网膜和视神经情况以...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乳化手术前作视觉电生理检查对白内障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01/2010-10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针对直接和间接眼底镜下眼底窥不清253例,术前作视觉电生理检查了解视网膜和视神经情况以判断预后。结果:该253例患者中有47例经视觉电生理检查提示预后较差,其中接受白内障手术37例,有35例术后视功能恢复也相应较差(术后视力提高≤2行),2例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相对较好(术后视力提高>2行),另10例放弃手术;206例经视觉电生理检查提示预后较好,其中201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有199例术后视功能恢复也相应较好(术后视力提高>2行),2例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相对较差(术后视力提高≤2行),5例因有全身其他疾病不能手术。结论:白内障术前作视觉电生理检查了解视网膜及视神经情况,对于判断手术预后有良好的可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视觉电生理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