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大茶与薏苡仁、茯苓复配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营养性肥胖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胡岳云 谢忠稳 +4 位作者 杨东梅 钱力维 罗胜勇 袁静静 李庆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6-94,共9页
该研究考察黄大茶、薏苡仁和茯苓复配物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改善的作用与机制。采用高脂饮食喂养C57/BL 6 N雄性小鼠12周,同时分别用黄大茶复配物(large-leaf yellow tea formula aqueous extracts,LFAE)、薏苡仁+茯苓水提物(Coix lachry... 该研究考察黄大茶、薏苡仁和茯苓复配物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改善的作用与机制。采用高脂饮食喂养C57/BL 6 N雄性小鼠12周,同时分别用黄大茶复配物(large-leaf yellow tea formula aqueous extracts,LFAE)、薏苡仁+茯苓水提物(Coix lachrymajobi L.combined with Poria cocos Wolf formula aqueous extracts,CPAE)或黄大茶水提物(large-leaf yellow tea aqueous extracts,LAE)干预处理,每周记录小鼠的体重及能量摄入。饮食干预完成后,检测各组小鼠血脂水平变化,HE染色法检测小鼠肝脏及附睾脂肪组织(epididymal adipose tissue,EAT)的形态变化,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差异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EAT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p-AMPK、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和p-HSL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高脂组相比,CPAE和LAE组小鼠体重降低均不显著,而LFAE组小鼠的体重、TC、LDL-C、AST、ALT水平和脂质沉积显著降低,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降低,拟杆菌门丰度升高,属水平中阿德勒克罗伊茨菌(Adlercreutzia)、异杆菌属(Allobaculum)、经黏液真杆菌属(Blautia)、狄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丰度显著提高,p-AMPK、ATGL和p-HSL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此外,与LAE组相比,LFAE组小鼠的体重、TG水平和脂质沉积显著降低,厚壁菌门丰度降低,拟杆菌门丰度升高,Adlercreutzia、Allobaculum、Blautia、Parabacteroides丰度显著提高,ATGL和p-HSL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综上所述,黄大茶、薏苡仁和茯苓复配物能够调节小鼠肠道菌群,促进脂肪组织脂解,协同增效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黄大茶 薏苡仁 茯苓 高脂饮食 肠道菌群 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对氧化损伤小鼠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罗胜勇 栗原博 +2 位作者 乐智勇 于留荣 曹晖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63-67,共5页
研究冬虫夏草对氧化损伤模型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生素E阳性组、冬虫夏草高、中、低组,采用D-半乳糖连续背部注射建立小鼠氧化损伤模型。连续给各受试样品4周后,测定小鼠血清及肝... 研究冬虫夏草对氧化损伤模型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生素E阳性组、冬虫夏草高、中、低组,采用D-半乳糖连续背部注射建立小鼠氧化损伤模型。连续给各受试样品4周后,测定小鼠血清及肝、脑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蛋白羰基、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y,T-AOC);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小鼠肝脏组织中SOD、GSH-Px 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冬虫夏草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MDA、蛋白羰基含量,升高血清中GSH含量及SOD、GSH-Px、T-AOC活性;明显降低小鼠肝脏及脑组织中MDA含量,升高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小鼠肝脏组织中SOD、GSH-Px mRNA表达水平。冬虫夏草能明显提高氧化损伤小鼠的体内抗氧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抗氧化酶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D-半乳糖 抗氧化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溶栓素对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大鼠原代皮质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德武 罗胜勇 《安徽医学》 2016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溶栓素(APT)对原培养大鼠皮质神经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原代皮质神经细胞培养6 d后,经APT 80μg/m L、40μg/m L、20μg/m L、Toll样受体4(TLR4)阻断剂HTA125 10μg/m L预处理24 h,皮质神经细...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溶栓素(APT)对原培养大鼠皮质神经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原代皮质神经细胞培养6 d后,经APT 80μg/m L、40μg/m L、20μg/m L、Toll样受体4(TLR4)阻断剂HTA125 10μg/m L预处理24 h,皮质神经细胞缺糖缺氧3 h,恢复正常培养24 h,建立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PT低、中、高组,HTA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神经元。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G-LISA法检测细胞中Rho蛋白A(Rho A)活性,Western-bloting检测细胞中TLR4、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培养6 d后,免疫组化鉴定显示神经细胞纯度达90%以上;与模型组比较,APT低、中、高剂量能明显增加神经细胞存活率;中、高剂量能明显降低培养液中MDA含量和LDH活性,降低细胞中Rho A活性,抑制细胞中TLR4,ROCK1/2蛋白表达。结论 APT对大鼠原代皮质神经细胞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LR4、Rho A、RO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溶栓素 神经细胞 TOLL样受体4 Rho蛋白A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附汤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小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超 李舜 +3 位作者 戴陈伟 马征 宣柳 罗胜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7,共8页
目的研究桂附汤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ive mild stress,CUMS)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干预作用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CUMS法诱导C57BL/6小鼠构建抑郁模型... 目的研究桂附汤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ive mild stress,CUMS)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干预作用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CUMS法诱导C57BL/6小鼠构建抑郁模型,通过蔗糖偏好实验、旷场实验、悬尾实验观察桂附汤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小鼠海马组织BDNF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小鼠海马区BDNF蛋白定位表达,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体质量下降(P<0.01),肾上腺指数升高(P<0.05),糖水偏好度显著降低(P<0.01),旷场实验总静止时间显著升高(P<0.01)、进入中央区域次数显著降低(P<0.01),悬尾实验静止时间显著升高(P<0.01),BDNF蛋白表达和m 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桂附汤高剂量组(P<0.01)、中剂量组和氟西汀组(P<0.05)肾上腺指数显著降低,桂附汤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旷场实验总静止时间显著降低(P<0.01)、进入中央区域的次数显著增加(P<0.01),各干预组小鼠糖水偏好度显著增加(P<0.05),旷场实验总静止时间显著降低(P<0.01)、进入中央区域的次数显著增加(P<0.01),悬尾实验静止时间显著降低(P<0.01),海马BDNF m RNA及蛋白表达都显著增加(P<0.01),海马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结论桂附汤可改善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上调BDNF表达,保护海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附汤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抑郁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红通络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玉菊 杨满琴 +1 位作者 王丽 罗胜勇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64-69,共6页
目的观察芪红通络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芪红通络颗粒高、中、低剂量(10.8、5.4、2.7 g/kg)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目的观察芪红通络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芪红通络颗粒高、中、低剂量(10.8、5.4、2.7 g/kg)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大鼠术前连续3 d、术后连续2 d灌胃给药,每日1次。术后72 h采用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peroxidase,GSH-Px)活力,Western blot法测定脑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红通络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5);高、中剂量组神经行为学障碍症状明显减轻(P<0.05),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高、中、低剂量组脑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和GSH-Px活力明显增加(P<0.05);高、中剂量组脑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芪红通络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产生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红通络颗粒 缺血再灌注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1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罗秀清 罗胜勇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2期1487-1489,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AU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整理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妇科诊治的168例AUB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术前阴道超声诊断、宫腔镜检查与术后诊刮病理诊断符合率以及不同年龄...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AU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整理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妇科诊治的168例AUB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术前阴道超声诊断、宫腔镜检查与术后诊刮病理诊断符合率以及不同年龄段疾病特点。结果除外宫内节育器异常,160例AUB患者的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8. 13%,优于超声诊断总符合率(42.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和剖宫产子宫切口缺陷的诊断符合率分别达到94. 17%和100. 00%。不同年龄段AUB患者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或囊腺样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宫腔镜检查是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的比较直接精准的诊断方法,优于阴道超声检查,对AUB诊治有较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宫腔镜 阴道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