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外治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贵珍 农泽宁 +3 位作者 罗美华 黄璐瑶 卢伟良 蒋永涛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目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物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口服药物虽能迅速缓解疼痛,但远期疗效不佳,且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该文通过查阅近几年文献,对中医外治法治...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目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物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口服药物虽能迅速缓解疼痛,但远期疗效不佳,且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该文通过查阅近几年文献,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单纯针刺、艾灸、温针灸、穴位贴敷、刮痧等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针刺 艾灸 温针灸 穴位贴敷 刮痧 寒凝血瘀型 原发性痛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产妇产后心绪不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罗美华 李谷 杨阳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心绪不良的影响因素及与育儿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帮助初产妇提高育儿自我效能感。方法采用抽签法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进行随机抽样,并对其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育儿自我效能量表...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心绪不良的影响因素及与育儿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帮助初产妇提高育儿自我效能感。方法采用抽签法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进行随机抽样,并对其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育儿自我效能量表(SIC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37%的初产妇发生产后心绪不良,初产妇育儿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76. 46±10. 87)分,与育儿自我效能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初产妇产后心绪不良易导致其育儿自我效能低下,进而影响初产妇母乳喂养和新生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产后心绪不良 育儿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3
3
作者 罗美华 戚明钧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7期39-41,共3页
高校主体性德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结果,是人本主义思想在高校德育观念、德育功能和德育目标上的反映。高校主体性德育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 高校主体性德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结果,是人本主义思想在高校德育观念、德育功能和德育目标上的反映。高校主体性德育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德育目标 价值取向 教育思想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双二茂铁基烷的合成与表征
4
作者 温国华 旭昀 +2 位作者 温国永 罗美华 李树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68-771,共4页
采用浓硫酸甲醇为催化剂,以甲苯为溶剂进行二茂铁与醛的缩合反应,比较了二茂铁与缩醛和二茂铁与醛、甲醇及微量浓硫酸混合物缩合反应的结果,发现二者的结果相近,而后者省去了缩醛的合成步骤;经真空升华除去未反应的二茂铁,柱层析分离得... 采用浓硫酸甲醇为催化剂,以甲苯为溶剂进行二茂铁与醛的缩合反应,比较了二茂铁与缩醛和二茂铁与醛、甲醇及微量浓硫酸混合物缩合反应的结果,发现二者的结果相近,而后者省去了缩醛的合成步骤;经真空升华除去未反应的二茂铁,柱层析分离得到了8种1,1双二茂铁基烷。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测试技术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类化合物红外光谱的特征为3080~3096cm-1的νC—H(Fc—H),1HNMR的特征为桥碳原子上的质子由于受2个二茂基的去屏蔽作用而位于较低场,化学位移(δ)为3.0左右;测定了1,1双二茂铁基己烷的质谱,发现分子离子峰M+(m/z=454.1)和碎片离子(Fc)2CH+(m/z=383.0)为基峰;1,1双二茂铁基己烷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有2对氧化还原峰,各自对应Fe(Ⅱ)Fe(Ⅱ)Fe(Ⅱ)Fe(Ⅲ)和Fe(Ⅱ)Fe(Ⅲ)Fe(Ⅲ)Fe(Ⅲ),2步电化学反应均具有化学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合 双二茂铁基烷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中化疗方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淑芬 刘卓环 罗美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中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数据库有关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研究设计标准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中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数据库有关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研究设计标准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提取相关资料并用Rev 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项RCT共95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系统评价显示,含紫衫类联合铂类方案与EP方案近期疗效以及1、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常;含紫衫类联合铂类方案与含长春花生物碱类联合铂类方案比较,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含紫衫类类联合铂类方案与EP方案、含长春花生物碱类联合铂类方案比较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亦1、2、3年生存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同期放化疗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条形码产品日期识别系统设计
6
作者 顾文超 石燕燕 +1 位作者 郑粤娟 罗美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5期56-56,共1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ARM技术的产品日期识别系统,重点阐述了条形码扫描器的工作与数据处理硬件的设计和软件编程,同时对条形码数据的显示进行了简要的叙述。
关键词 ARM 条形码 数据接收 数据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纳米抗体的筛选、表达及特异性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谢秋玲 罗美华 +2 位作者 雷云 刘东晨 熊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1-148,共8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性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肿瘤侵袭、转移、预后和复发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表达筛选与VEGF具有亲和特异性的纳米抗体,首先利用VEGF免疫羊驼,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构建噬菌体文库;并多次淘洗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性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肿瘤侵袭、转移、预后和复发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表达筛选与VEGF具有亲和特异性的纳米抗体,首先利用VEGF免疫羊驼,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构建噬菌体文库;并多次淘洗筛选到与VEGF有亲和力的克隆,筛选到10个与VEGF有亲和力的VHH基因片段。然后通过软件分析其亲水性、分子质量等理化性质,发现这10个Nb VEGF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其分子质量在20.1~20.7 kDa之间。同时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这10个抗体蛋白,经Ni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后的Nb VEGF的蛋白纯度均大于80%。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蛋白的抗原特异性和亲和力。结果表明:有3个纳米抗体Nb VEGF-3、Nb VEGF-7和Nb VEGF-10能与VEGF特异性结合,且Nb VEGF-3的亲和力与阳性对照一致,其他纳米抗体均无VEGF抗性。本研究成功筛选并表达了3个具有VEGF特异性的纳米抗体,且其中Nb VEGF-3有较好的抗原亲和力,可能是一种抗VEGF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噬菌体文库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成汤配合艾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元胜 罗美华 胡忠民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0期1533-1535,1538,共4页
目的观察大成汤配合艾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效果。方法自我院从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治疗结合腹胀便秘对症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大成汤配... 目的观察大成汤配合艾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效果。方法自我院从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治疗结合腹胀便秘对症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大成汤配合艾灸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改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12 h、48 h、72 h的排便次数、矢气次数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大成汤配合艾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疗效确切显著,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成汤 艾灸 胸腰椎 腹胀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药物对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卓环 罗美华 +1 位作者 邹爱梅 黄江远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3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靶... 目的探讨分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整体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和QLQ-C30特异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0.00%、临床控制率为8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疹、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0.00%、26.67%,均高于对照组的3.3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0.00%、13.33%、3.33%,均低于对照组的33.33%、36.67%、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心呕吐、疼痛、疲劳、食欲差、睡眠障碍、便秘、气促、腹泻等QLQ-C30特异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靶向药物治疗的近期疗效显著,毒副反应以轻度皮疹和腹泻为主,对躯体功能的影响小,减轻相关症状,提升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靶向药物治疗 吉非替尼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淑芬 刘卓环 +1 位作者 罗美华 周成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5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吸烟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97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初诊患者,根据吸烟指数不同分为1组(吸烟指数为0,26例),2组(吸烟指数为1~199,21例),3组(吸烟指数为200~399,22例),4组(吸烟指数为〉400,28例)。对比... 目的探讨吸烟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97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初诊患者,根据吸烟指数不同分为1组(吸烟指数为0,26例),2组(吸烟指数为1~199,21例),3组(吸烟指数为200~399,22例),4组(吸烟指数为〉400,28例)。对比四组的C反应蛋白(CR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结果 1组和2组、3组和4组患者之间的PLT、PT、APTT、D-D、FIB、CRP检验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合并组PT、APTT高于3、4合并组,PLT、D-D、FIB、CRP低于3、4合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930、2.578、548.266、3.977、4.594、118.708,P〈0.05)。结论长期吸烟可介导肝癌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炎症反应状态,并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吸烟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ITM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勇刚 黄俊勇 +1 位作者 李曦 罗美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3期25-28,36,共5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2(IFITM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4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样本,检测胃癌与癌旁组织、胃癌细胞MKN45与正...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2(IFITM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4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样本,检测胃癌与癌旁组织、胃癌细胞MKN45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IFITM2的表达水平,分析胃癌组织中IFITM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沉默IFITM2表达,检测MKN45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及对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及MKN45细胞中IFITM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IFITM2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相关(P<0.05),并与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P<0.05)。沉默IFITM2后,MKN45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0.05),并能上调E-cadherin的表达和抑制Vimentin的表达(P<0.05)。结论IFITM2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通过调控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而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与患者的预后不良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ITM2 胃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在肝癌破裂出血保守治疗中的使用及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智贤 王璟 +1 位作者 周成宇 罗美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8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在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保守治疗中的使用倾向及使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保守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使用血浆与否,分为血浆组(25例)和无血浆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 目的探讨血浆在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保守治疗中的使用倾向及使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保守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使用血浆与否,分为血浆组(25例)和无血浆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率、甲胎蛋白、白蛋白、血小板、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检验项目的数值,以及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肝硬化、乙肝、门脉癌栓、经治与否、生存时间等信息。结果血浆组患者的Child-Pugh分级、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率均劣于无血浆组(P<0.05)。血浆组的生存时间短于无血浆组(P<0.05)。在血浆组,间接胆红素高于正常值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在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保守治疗中,血浆主要用于肝功能差的患者;在肝功能差的患者中,间接胆红素异常患者可从输注血浆中得到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癌破裂出血 血浆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2)肌注治疗IgA肾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苏长权 罗美华 +1 位作者 尤燕华 梁萌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D_(2)肌注治疗对IgA肾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2019年06月—2021年06月新接诊的71例IgA肾病患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空腹血清25(OH)D水平,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严重缺乏组、缺乏组、不足... 目的:观察维生素D_(2)肌注治疗对IgA肾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2019年06月—2021年06月新接诊的71例IgA肾病患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空腹血清25(OH)D水平,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严重缺乏组、缺乏组、不足组和正常组。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矿物质代谢指标(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相关性。选取其中维生素D<30 ng/ml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D_(2)注射液(25(OH)D≤20 ng/ml,给予60万U,1次/4周,连续12周;20 ng/ml<25(OH)D≤30 ng/ml,单次肌注60万U),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清25(OH)D水平、血红蛋白、白蛋白、尿蛋白定量、钙、磷、iPTH的变化。结果:71例IgA肾病患者血25(OH)D值平均水平(21±7.62)ng/ml,维生素D严重缺乏4例(5.6%),缺乏29例(40.9%),不足27例(38%),正常11例(15.5%)。男性组和女性组患者中25(OH)D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血清25(OH)D的不同水平,与年龄、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肌酐、肌酐清除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清25(OH)D与尿蛋白定量具有相关性(β为-0.250)。肌内注射维生素D_(2)注射液12周后25(OH)D_(2)、血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25(OH)D_(3)、iPTH、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血钙、血磷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高,其血清25(OH)D水平与蛋白尿水平相关,肌内注射维生素D_(2)可明显改善IgA肾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具有减少蛋白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维生素D_(2)注射液 25(OH)D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