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爱不自贵——老子生命观思想辩正 被引量:4
1
作者 罗祥相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40,共8页
很多学者认为老子主张"贵身"或者"贵生",但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老子生命观思想的误读。因为老子从根本上是反对众人去"贵身"或者"贵生"的,其生命观思想的真正主张是具有辩证性的"自爱不自... 很多学者认为老子主张"贵身"或者"贵生",但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老子生命观思想的误读。因为老子从根本上是反对众人去"贵身"或者"贵生"的,其生命观思想的真正主张是具有辩证性的"自爱不自贵":既反对因追求显名厚利而不亲爱自己的身体;也反对因过分尊贵其身、厚养其生,益生妄作而害了自己的性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生命观 自爱 不自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思想新解 被引量:2
2
作者 罗祥相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庄学史上的注家试图用各种方法,避免诠解出庄子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有许人"为恶"之思想。然他们的这一做法,并不得当。应老实承认,"为恶无近刑"之本义就是:人若"不得己"为恶时,应以"... 庄学史上的注家试图用各种方法,避免诠解出庄子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有许人"为恶"之思想。然他们的这一做法,并不得当。应老实承认,"为恶无近刑"之本义就是:人若"不得己"为恶时,应以"无近刑"作为自己的行事底线原则。庄子这一思想,虽放低了对人们的道德底线要求,但它是一有特殊情境针对性的思想原则。故它并非在主张两间之苟且做法,以为全生避患之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善无近名 为恶无近刑 保身 全生 养亲 尽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孔关系新探:从孝的角度看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祥相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庄子的孝观念基本上继承或发展自孔子。在这个议题上,庄、孔存有思想承继之关系。学者称庄子师出孔门,并非无由。庄子对孔子的思想并非全然肯定,也有扬弃式的发展。整体而言,庄子对孔子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批评,显示了其对孔子既认同... 庄子的孝观念基本上继承或发展自孔子。在这个议题上,庄、孔存有思想承继之关系。学者称庄子师出孔门,并非无由。庄子对孔子的思想并非全然肯定,也有扬弃式的发展。整体而言,庄子对孔子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批评,显示了其对孔子既认同、又不满的矛盾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孔子 思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尽年”思想生命伦理义蕴发微 被引量:1
4
作者 罗祥相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8,共6页
庄子“尽年”的思想,要求人们自然地穷尽天赋之寿年,不中道轻生、弃生,明确反对人们自杀。其以为,天地乃人普遍意义上的父母,人皆“受命于天”,基于“命令-使命”的内在伦理规定,每一个人都负有“尽其所受乎天”的天赋使命与义务。又因... 庄子“尽年”的思想,要求人们自然地穷尽天赋之寿年,不中道轻生、弃生,明确反对人们自杀。其以为,天地乃人普遍意义上的父母,人皆“受命于天”,基于“命令-使命”的内在伦理规定,每一个人都负有“尽其所受乎天”的天赋使命与义务。又因认为“汝身非汝有”,故其反对以人之生命所有权归人所有,人有权自行处置自己生命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尽年 生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