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爱不自贵——老子生命观思想辩正
被引量:
4
1
作者
罗祥相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40,共8页
很多学者认为老子主张"贵身"或者"贵生",但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老子生命观思想的误读。因为老子从根本上是反对众人去"贵身"或者"贵生"的,其生命观思想的真正主张是具有辩证性的"自爱不自...
很多学者认为老子主张"贵身"或者"贵生",但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老子生命观思想的误读。因为老子从根本上是反对众人去"贵身"或者"贵生"的,其生命观思想的真正主张是具有辩证性的"自爱不自贵":既反对因追求显名厚利而不亲爱自己的身体;也反对因过分尊贵其身、厚养其生,益生妄作而害了自己的性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生命观
自爱
不自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庄子“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思想新解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祥相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庄学史上的注家试图用各种方法,避免诠解出庄子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有许人"为恶"之思想。然他们的这一做法,并不得当。应老实承认,"为恶无近刑"之本义就是:人若"不得己"为恶时,应以"...
庄学史上的注家试图用各种方法,避免诠解出庄子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有许人"为恶"之思想。然他们的这一做法,并不得当。应老实承认,"为恶无近刑"之本义就是:人若"不得己"为恶时,应以"无近刑"作为自己的行事底线原则。庄子这一思想,虽放低了对人们的道德底线要求,但它是一有特殊情境针对性的思想原则。故它并非在主张两间之苟且做法,以为全生避患之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善无近名
为恶无近刑
保身
全生
养亲
尽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庄孔关系新探:从孝的角度看
被引量:
1
3
作者
罗祥相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庄子的孝观念基本上继承或发展自孔子。在这个议题上,庄、孔存有思想承继之关系。学者称庄子师出孔门,并非无由。庄子对孔子的思想并非全然肯定,也有扬弃式的发展。整体而言,庄子对孔子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批评,显示了其对孔子既认同...
庄子的孝观念基本上继承或发展自孔子。在这个议题上,庄、孔存有思想承继之关系。学者称庄子师出孔门,并非无由。庄子对孔子的思想并非全然肯定,也有扬弃式的发展。整体而言,庄子对孔子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批评,显示了其对孔子既认同、又不满的矛盾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
庄子
孔子
思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庄子“尽年”思想生命伦理义蕴发微
被引量:
1
4
作者
罗祥相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8,共6页
庄子“尽年”的思想,要求人们自然地穷尽天赋之寿年,不中道轻生、弃生,明确反对人们自杀。其以为,天地乃人普遍意义上的父母,人皆“受命于天”,基于“命令-使命”的内在伦理规定,每一个人都负有“尽其所受乎天”的天赋使命与义务。又因...
庄子“尽年”的思想,要求人们自然地穷尽天赋之寿年,不中道轻生、弃生,明确反对人们自杀。其以为,天地乃人普遍意义上的父母,人皆“受命于天”,基于“命令-使命”的内在伦理规定,每一个人都负有“尽其所受乎天”的天赋使命与义务。又因认为“汝身非汝有”,故其反对以人之生命所有权归人所有,人有权自行处置自己生命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尽年
生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爱不自贵——老子生命观思想辩正
被引量:
4
1
作者
罗祥相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40,共8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老子的生命观思想研究"(项目号:12XNH196)的阶段成果
文摘
很多学者认为老子主张"贵身"或者"贵生",但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老子生命观思想的误读。因为老子从根本上是反对众人去"贵身"或者"贵生"的,其生命观思想的真正主张是具有辩证性的"自爱不自贵":既反对因追求显名厚利而不亲爱自己的身体;也反对因过分尊贵其身、厚养其生,益生妄作而害了自己的性命。
关键词
老子
生命观
自爱
不自贵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子“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思想新解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祥相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16,共5页
文摘
庄学史上的注家试图用各种方法,避免诠解出庄子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有许人"为恶"之思想。然他们的这一做法,并不得当。应老实承认,"为恶无近刑"之本义就是:人若"不得己"为恶时,应以"无近刑"作为自己的行事底线原则。庄子这一思想,虽放低了对人们的道德底线要求,但它是一有特殊情境针对性的思想原则。故它并非在主张两间之苟且做法,以为全生避患之计。
关键词
为善无近名
为恶无近刑
保身
全生
养亲
尽年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孔关系新探:从孝的角度看
被引量:
1
3
作者
罗祥相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生命伦理学视阈下的道家生命伦理思想研究"(17XNF037)
文摘
庄子的孝观念基本上继承或发展自孔子。在这个议题上,庄、孔存有思想承继之关系。学者称庄子师出孔门,并非无由。庄子对孔子的思想并非全然肯定,也有扬弃式的发展。整体而言,庄子对孔子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批评,显示了其对孔子既认同、又不满的矛盾心态。
关键词
孝
庄子
孔子
思想关系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子“尽年”思想生命伦理义蕴发微
被引量:
1
4
作者
罗祥相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8,共6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生命伦理学视阈下的道家生命伦理思想研究”(17XNF037)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
文摘
庄子“尽年”的思想,要求人们自然地穷尽天赋之寿年,不中道轻生、弃生,明确反对人们自杀。其以为,天地乃人普遍意义上的父母,人皆“受命于天”,基于“命令-使命”的内在伦理规定,每一个人都负有“尽其所受乎天”的天赋使命与义务。又因认为“汝身非汝有”,故其反对以人之生命所有权归人所有,人有权自行处置自己生命的观点。
关键词
庄子
尽年
生命伦理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爱不自贵——老子生命观思想辩正
罗祥相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庄子“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思想新解
罗祥相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庄孔关系新探:从孝的角度看
罗祥相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庄子“尽年”思想生命伦理义蕴发微
罗祥相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