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柱形特征编码的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
1
作者 罗玉涛 毛浩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基于柱形(Pillar)的单阶段点云3维目标检测算法凭借其较高的运行效率,在工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对点云柱形量化造成的点云3维特征细粒度信息损失,导致这类算法对稀疏点云小目标的检测能力较弱。尽管部分研究对此问题提出了应... 基于柱形(Pillar)的单阶段点云3维目标检测算法凭借其较高的运行效率,在工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对点云柱形量化造成的点云3维特征细粒度信息损失,导致这类算法对稀疏点云小目标的检测能力较弱。尽管部分研究对此问题提出了应对方法,但通常以较高的检测时间成本或者大目标检测精度作为代价。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柱形特征编码的柱形点云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构建可实现柱形单元内部点云局部与全局特征相结合的柱形特征编码网络,用于增强柱形量化特征的表征能力;然后,设计一个由2维稀疏卷积块与特征融合网络相结合的主干网络,用于融合多尺度的高级抽象语义特征和低级细粒度空间特征,防止过度关注小尺寸特征而降低大目标的检测性能;最后,在KITTI自动驾驶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和消融研究。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在KITTI数据集的中等难度下,多个类别的平均精度均值达63.54%、平均方向相似性均值达70.72%,平均检测帧速率达31.5 f/s;与PointPillars、TANet和PiFEnet算法相比,该文算法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高了2.44、2.05和2.38个百分点,平均方向相似性均值分别提高了4.69、0.68和7.83个百分点,在同类算法的对比中表现出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3维目标检测 点云 柱形特征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动驾驶的多任务辅助驾驶策略学习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玉涛 薛志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40,共10页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深度强化学习成为实现高效驾驶策略学习的重要手段。然而,实施自动驾驶面临着复杂多变的交通场景带来的挑战,并且现有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存在场景适应能力单一、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为提高自动驾...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深度强化学习成为实现高效驾驶策略学习的重要手段。然而,实施自动驾驶面临着复杂多变的交通场景带来的挑战,并且现有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存在场景适应能力单一、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为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场景适应能力和策略学习效率,文中提出了一种多任务辅助的驾驶策略学习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深度残差网络构建了编码器-多任务解码器模块,将高维驾驶场景压缩为低维表征,并采用语义分割、深度估计和速度预测的多任务辅助学习,以提高低维表征的场景信息丰富程度;然后,以该低维表征作为状态输入,构建基于强化学习的决策网络,并设计多约束奖励函数来引导驾驶策略的学习;最后,在CARLA中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DDPG、TD3等经典方法,文中方法通过多任务的辅助改善了训练进程,学习到更优的驾驶策略;在环岛、路口等多个典型城市驾驶场景中实现了更高的任务成功率和驾驶得分,具备优秀的决策能力和场景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到端自动驾驶 强化学习 多任务学习 驾驶策略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融合特征增强的座舱表情识别模型
3
作者 罗玉涛 郭丰瑞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7-1706,1686,共11页
针对智能座舱驾驶员表情识别深度学习模型准确率和实时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融合与特征增强网络的表情识别模型EmotionNet。模型以GhostNet为基础,在特征提取模块内利用两个检测分支融合坐标注意力和通道注意力机制,实... 针对智能座舱驾驶员表情识别深度学习模型准确率和实时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融合与特征增强网络的表情识别模型EmotionNet。模型以GhostNet为基础,在特征提取模块内利用两个检测分支融合坐标注意力和通道注意力机制,实现注意力机制互补与对重要特征的全方位关注;建立特征增强颈部网络以融合不同尺度特征信息;最终通过头部网络实现不同尺度特征信息决策级融合。在训练中则引入迁移学习思想和中心损失函数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识别准确性。在RAF-DB和KMU-FED数据集实验中,模型分别取得85.23%和99.95%识别准确率,并达到59.89 FPS的识别速度。EmotionNet平衡了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达到了较为先进的水平并具备一定的智能座舱表情识别任务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座舱 表情识别 注意力机制 特征增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集散式动力电池组动态均衡管理系统 被引量:20
4
作者 罗玉涛 张智明 赵克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1-136,142,共7页
提出一种集散式动力电池组动态均衡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电池监测子系统、电池均衡子系统、电池管理子系统和上位机组成。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单总线通信,管理子系统与上位机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该系统可以进行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均... 提出一种集散式动力电池组动态均衡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电池监测子系统、电池均衡子系统、电池管理子系统和上位机组成。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单总线通信,管理子系统与上位机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该系统可以进行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均衡管理。充放电均衡子系统采用的小型充电机的数目少于或等于单体电池的个数,这样电池的均衡控制更为灵活,避免了一对一的配备方式,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详细阐述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以停车外接均衡充电模式和行车均衡模式为例,进行了系统的均衡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组 动态均衡 集散式控制 充放电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参数辨识与SOC估计 被引量:13
5
作者 罗玉涛 谢斌 何小颤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9-85,177,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组,提出了一种能修正初始误差的荷电状态估算方法,即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与安时积分的组合算法.在分析电池各种等效电路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选用具有双阻容并联网络的PNGV改进型电池模型,并以某锂电池为实验对象... 针对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组,提出了一种能修正初始误差的荷电状态估算方法,即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与安时积分的组合算法.在分析电池各种等效电路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选用具有双阻容并联网络的PNGV改进型电池模型,并以某锂电池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模型参数识别.然后依据电池模型建立电池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方程,并对电池开路电压与SOC的关系进行多项式拟合.恒流脉冲放电和ECE15工况下的两种实验均表明,文中算法可有效修正SOC的初始误差,并能保证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锂离子电池 荷电状态 参数识别 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组SOC辨识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罗玉涛 张保觉 赵克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4-917,共4页
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的辨识误差约在8%左右,且主要集中在电池恒流放电过程的辨识,对电池交流放电状态中SOC的辨识研究不是很多。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电池多处于变流放电状态中,而且电流幅值变化较... 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的辨识误差约在8%左右,且主要集中在电池恒流放电过程的辨识,对电池交流放电状态中SOC的辨识研究不是很多。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电池多处于变流放电状态中,而且电流幅值变化较大。为此,提出了基于电池时变特性的径向基神经网络SOC辨识法。该方法摒弃了以电池单点时刻状态参数作为网络输入的做法,采用动力电池变流放电参数为输入,使辨识精度提高到3%。此方法尤其对动力电池处于交流放电状态时,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荷电状态 辨识 神经网络 变流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转双转子电机在电动汽车上的驱动特性 被引量:9
7
作者 罗玉涛 旷鹏 刘延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2,共6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对转双转子电机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并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分析了双转子电机左右输出轴及传动机构转动惯量的差异对汽车驱动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双指数模型的纵向附着系数计算模型.通过理论推导结合仿真分析发现:... 研究了一种基于对转双转子电机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并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分析了双转子电机左右输出轴及传动机构转动惯量的差异对汽车驱动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双指数模型的纵向附着系数计算模型.通过理论推导结合仿真分析发现:基于对转双转子电机的驱动系统具有转弯差速功能,转弯时电磁转矩不变;内外转子两侧传动机构的总转动惯量差异对电动汽车的驱动加速度影响很小,在滑移率较小的情况下,汽车两侧车轮几乎具有相同的加速度、速度和滑移率变化量;只要把内外转子两侧传动机构的总转动惯量差异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即使在汽车完全打滑的情况下,汽车两侧车轮的加速度和速度也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对转双转子电机 驱动系统 转动惯量 滑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驶工况的磷酸铁锂电池寿命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罗玉涛 王峰 +1 位作者 喻皓 刘秀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81-885,共5页
针对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电池的放电电流不断变化,采用恒流充放电条件下建立的电池寿命模型来估计电池的寿命将带来较大误差的问题,本文中在对某一现有磷酸铁锂电池恒流充放电容量衰减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推导了电动汽车行驶工... 针对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电池的放电电流不断变化,采用恒流充放电条件下建立的电池寿命模型来估计电池的寿命将带来较大误差的问题,本文中在对某一现有磷酸铁锂电池恒流充放电容量衰减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推导了电动汽车行驶工况条件下,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工况寿命预测模型,并采用NEDC循环工况对该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能较准确地对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寿命进行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NEDC循环工况 电池寿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行驶工况分析与识别 被引量:21
9
作者 罗玉涛 胡红斐 沈继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3,20,共7页
对不同行驶工况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匹配和控制策略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工况的平均功率和平均功率的标准差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度有很大的影响.在同一混合度下,针对不同的工况采用不同的可调参数可得到不同的燃油经济性和最终稳... 对不同行驶工况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匹配和控制策略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工况的平均功率和平均功率的标准差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度有很大的影响.在同一混合度下,针对不同的工况采用不同的可调参数可得到不同的燃油经济性和最终稳定的电池荷电状态值.提出了"工况块"的概念,用工况的平均行驶车速和行驶距离作为特征参数,将统计的理论工况进行分类,通过模糊控制器,对实际工况进行模糊分析,将其划为对应的某一类.为更准确地反映行驶工况,还提出以时间、距离、最大车速等10个参数作为工况的相关特性参数,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车辆行驶工况的类别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和辨识.在上述工况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根据实时工况的变化作出自适应调整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控制策略 行驶工况 模糊识别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上AMT的换挡过程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罗玉涛 周斯加 赵克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36,42,共5页
基于电机控制器速度环的快速转速调节响应特点,提出了换挡过程借助电机速度调节、缩短换挡过程啮合齿轮同步时间的电机与自动机械变速器的综合协调控制方法.以研制的GZ6110HEV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大客车为例,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 基于电机控制器速度环的快速转速调节响应特点,提出了换挡过程借助电机速度调节、缩短换挡过程啮合齿轮同步时间的电机与自动机械变速器的综合协调控制方法.以研制的GZ6110HEV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大客车为例,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和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大大缩短换挡时间,是有效和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多能源动力总成 换挡 自动机械变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锂离子电池寿命的电动汽车复合电源设计 被引量:15
11
作者 罗玉涛 刘秀田 +1 位作者 梁伟强 阮旭松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59,共9页
分析了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单一电源的局限性和超级电容作为辅助动力源的优势,设计了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的复合电源系统拓扑结构.然后基于NEDC(欧洲3/4排放标准试验工况)循环工况,结合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的性能参数对锂离子电... 分析了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单一电源的局限性和超级电容作为辅助动力源的优势,设计了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的复合电源系统拓扑结构.然后基于NEDC(欧洲3/4排放标准试验工况)循环工况,结合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的性能参数对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复合电源进行参数匹配,利用超级电容器"削峰填谷"的作用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其后,基于整车循环工况试验建立容量衰减模型.最后,采用速度跟随式多目标优化的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复合电源系统拓扑结构设计、容量衰减模型和控制策略的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将电池的寿命提高50%,使电池避免大电流的冲击,降低了整车使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NEDC循环工况 复合电源系统 容量衰减模型 逻辑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直接接触液体冷却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罗玉涛 罗卜尔思 郎春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09-914,共6页
为一容量为37A·h的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提出了以变压器油为冷却介质的直接接触液体冷却方法,建立了散热结构的热模型。通过仿真和试验分析了4C(148A)倍率下放电的散热效果。仿真结果表明,3进1出的流道结构散热效果良好,在极限工... 为一容量为37A·h的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提出了以变压器油为冷却介质的直接接触液体冷却方法,建立了散热结构的热模型。通过仿真和试验分析了4C(148A)倍率下放电的散热效果。仿真结果表明,3进1出的流道结构散热效果良好,在极限工况下可将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分别控制在34.2和3.3℃。液冷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散热效果满足设计要求,但现有试验条件下冷却液温度不可控的问题有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锂离子电池组 直接接触液体冷却 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组加热系统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罗玉涛 郎春艳 罗卜尔思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0-106,共7页
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急剧变差.文中以16节37 Ah锂离子电池组成的电池组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套加热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加热源电加热膜、传热介质变压器油和保温隔热层二氧化硅气凝胶板等.文中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锂离子电... 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急剧变差.文中以16节37 Ah锂离子电池组成的电池组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套加热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加热源电加热膜、传热介质变压器油和保温隔热层二氧化硅气凝胶板等.文中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组加热装置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该加热系统对电池组的加热效果,并通过试验验证该加热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表明:不同低温环境下,预加热到0℃以上的时间呈线性变化趋势,在极限低温-30℃下预加热时间为35 min,在一般低温-10℃下预加热时间为12 min,加热效果明显;预加热后,电池组放电电压平台升高,较好地改善电池组的放电性能;通过油液循环或静置方式可将电池之间的温度均匀性保持在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环境 锂离子电池 电加热膜 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制动能量再生反馈控制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罗玉涛 俞明 +1 位作者 陈炳坤 陈统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2-164,共3页
研究了电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馈 ,设计了混合励磁无刷电动机在汽车制动过程的能量再生反馈控制系统。以脉宽调制调压调速系统为例 ,研究各种制动状态下的能量回馈过程。并将其安装在EV660 0电动汽车上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该控制... 研究了电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馈 ,设计了混合励磁无刷电动机在汽车制动过程的能量再生反馈控制系统。以脉宽调制调压调速系统为例 ,研究各种制动状态下的能量回馈过程。并将其安装在EV660 0电动汽车上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该控制系统可达到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混合励磁 能量反馈 电机控制 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罗玉涛 何小颤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338,共6页
根据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热传导理论,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的三维稳态温度场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影响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某型号锂离子电池的有限元模型,并计算了不同放电倍率和不同对流系数下的电池三维温度场分... 根据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热传导理论,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的三维稳态温度场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影响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某型号锂离子电池的有限元模型,并计算了不同放电倍率和不同对流系数下的电池三维温度场分布,为电池组温度场分析及其冷却系统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锂电池 热安全性 三维热模型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四轮转向-驱动汽车时变LQR控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罗玉涛 周天阳 许晓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4-122,共9页
四轮转向-驱动汽车相较于传统车辆能保证四轮转角/转矩独立可控,具有十分优异的主动动力学控制性能。文中针对四轮转向-驱动汽车转角转矩的协调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时变LQR控制系统。该系统区别于传统的线性化轮胎参考模型,考... 四轮转向-驱动汽车相较于传统车辆能保证四轮转角/转矩独立可控,具有十分优异的主动动力学控制性能。文中针对四轮转向-驱动汽车转角转矩的协调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时变LQR控制系统。该系统区别于传统的线性化轮胎参考模型,考虑轮胎的变刚度特性建立线性时变系统,并利用遗传算法对状态量的控制权重矩阵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转角阶跃输入下,考虑轮胎非线性特性的时变LQR控制系统相较于线性化模型控制系统,对质心侧偏角的零化效果更优异,横摆角速度对理想值的跟踪精度提升3.01%。在高速低附路面下的双移线工况仿真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时变LQR控制系统能确保车辆具有较好的轨迹跟踪能力,最大侧向位移误差控制效果相较于前轮转向车辆提升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转向-驱动汽车 转角转矩协调控制 遗传算法 LQR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新型内置悬置系统的电动轮结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罗玉涛 谭迪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05-1110,共6页
针对现有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轮车辆非簧载质量增加及路面激励引起的轮毂电机气隙不均匀带来的车辆平顺性和舒适性恶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内置悬置系统的电动轮拓扑结构方案。此方案通过设置橡胶衬套将轮毂电机与簧下质量弹性隔离,将电... 针对现有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轮车辆非簧载质量增加及路面激励引起的轮毂电机气隙不均匀带来的车辆平顺性和舒适性恶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内置悬置系统的电动轮拓扑结构方案。此方案通过设置橡胶衬套将轮毂电机与簧下质量弹性隔离,将电机转化为与簧上质量并联的质量,同时,利用橡胶衬套吸收路面传递给电机的振动能量,减小路面激励对电机气隙的影响,改善车辆垂向动力学特性。在建立新型电动轮车辆模型和分析悬置系统参数对车辆垂向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对有、无悬置系统的两种电动轮驱动方案进行了垂向特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置橡胶衬套后,簧上质量加速度、轮胎动载荷、悬架动行程和定、转子相对位移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对定、转子的相对位移量的改善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 橡胶衬套 动力学特性 路面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客车系统参数匹配及仿真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玉涛 胡勤栋 张桂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973-2978,共6页
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大客车的结构方案,阐述了该方案的结构特点;利用仿真模型计算出了动力总成的功率和扭矩需求,并对动力总成各零部件的参数进行了初步设计;然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发动机性能、ISG电机性能、驱动电机性能... 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大客车的结构方案,阐述了该方案的结构特点;利用仿真模型计算出了动力总成的功率和扭矩需求,并对动力总成各零部件的参数进行了初步设计;然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发动机性能、ISG电机性能、驱动电机性能以及蓄电池能量管理模块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动力总成各零部件参数的设计是合理的,且混合动力客车能够达到预定的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车 动力总成 参数匹配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V6700电动客车试验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玉涛 张益生 黄榕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4-28,共5页
利用AEP - 5汽车专用数据测试分析仪 ,对HEV6 70 0电动客车进行道路试验 .通过试验分析 ,判断其传动系与整车参数匹配的合理性 .在不需知道车辆的风阻系数、迎风面积及道路滚动阻力系数的情况下 ,根据滑行试验结果进行数学运算 ,求出每... 利用AEP - 5汽车专用数据测试分析仪 ,对HEV6 70 0电动客车进行道路试验 .通过试验分析 ,判断其传动系与整车参数匹配的合理性 .在不需知道车辆的风阻系数、迎风面积及道路滚动阻力系数的情况下 ,根据滑行试验结果进行数学运算 ,求出每一车速下车辆的道路及空气阻力值 ,再与加速过程结果比较 ,进而求出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和工作转速 ,由此分析车辆行驶过程中电动机的工作状态 .结果表明 ,试验车的电动机主要工作于低效率区 ,说明其传动系的参数与整车参数匹配不合理 .提出了重新设计传动系 ,优化其传动比的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分析 HEV6700电动客车 整车参数 道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优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玉涛 黄向东 +1 位作者 黄河 郑方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研究并提出了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蓄电池等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的优化方法及评价指标,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并与传统的优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是可行的,可作为制定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研究并提出了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蓄电池等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的优化方法及评价指标,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并与传统的优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是可行的,可作为制定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多能源动力总成 发动机 发电机 电动机 蓄电池 数学模型 优化方法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