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鼠与幼鼠超排后生殖器官的组织形态学比较
1
作者 李明娜 罗玉柱 +3 位作者 王继卿 刘秀 李少斌 郝志云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8,共10页
【目的】以小鼠为模式动物,比较幼鼠超排后生殖器官组织形态学变化,为家畜中实施幼畜超排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体重一致的幼龄和成年小鼠各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只。试验组激素超排处理,大体解剖结合组织切片和透射... 【目的】以小鼠为模式动物,比较幼鼠超排后生殖器官组织形态学变化,为家畜中实施幼畜超排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体重一致的幼龄和成年小鼠各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只。试验组激素超排处理,大体解剖结合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分析激素处理后幼鼠与成鼠生殖器官的形态学差异。【结果】成鼠超排组黄体数量显著低于幼鼠超排组(P<0.05),然而黄体面积和直径极显著高于幼鼠超排组(P<0.01)。超微结构显示颗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中均可见丰富脂滴,成鼠超排组的颗粒黄体细胞排列较幼鼠超排组紧密。成鼠超排组子宫腔上皮较成鼠对照组卷曲明显,同时子宫角宽、子宫体宽、子宫角面及直径较成鼠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幼鼠超排组的子宫角直径、环肌层厚度及纵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P<0.01或P<0.05)幼鼠对照组。【结论】激素处理后幼鼠排卵数目较成鼠多,但成熟卵泡的面积较成鼠小,这可能会影响卵子的质量;成鼠和幼鼠子宫对超排激素的反应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超数排卵 卵巢 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卫山羊春季主要行为观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罗玉柱 赵有璋 王进科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0-26,共7页
对全放牧在干旱半荒漠条件下的中卫山羊春季主要行为进行昼夜连续24小时跟踪观测研究表明,春季中卫山羊日采食分为两个游走状态采食时段和1个补饲采食日段,全天采食时间510.0±30.3分;反刍主要发生在夜间,并有两个... 对全放牧在干旱半荒漠条件下的中卫山羊春季主要行为进行昼夜连续24小时跟踪观测研究表明,春季中卫山羊日采食分为两个游走状态采食时段和1个补饲采食日段,全天采食时间510.0±30.3分;反刍主要发生在夜间,并有两个高峰期,即23:00左右和3:00~6:00之间反刍强度最大,全天反刍时间420.2±30.3分,反刍与采食时间之比为0.8:1;睡眠有深睡眠和浅睡眠之分,总时间135.3±45.4分;春季每天饮水一次,水味咸,总时间5.5±1.6分;春季每天牧程近30km;成年母羊平均体重24.6kg(n=168);3月龄羔羊哺乳行为由3个行为组分构成,吮乳的主行为时间不超过5秒钟,中卫山羊适应性强,合群性好,对大群放牧极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行为 昼夜节律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用品种羊杂交生产肥羔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玉柱 赵有璋 +5 位作者 汪玺 王成义 马忠涛 杨培仁 王聚宝 王守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19-124,共6页
通过边来×藏羊、夏洛来×藏羊、边来×细杂三个杂交组合试验组和藏羊、茨杂、细杂三个对照组的系统试验研究,表明边区来斯特为生产肥羔的理想父本,边来×藏羊为高寒牧区生产肥羔的最佳杂交组合;边藏F_1不仅在草原纯放... 通过边来×藏羊、夏洛来×藏羊、边来×细杂三个杂交组合试验组和藏羊、茨杂、细杂三个对照组的系统试验研究,表明边区来斯特为生产肥羔的理想父本,边来×藏羊为高寒牧区生产肥羔的最佳杂交组合;边藏F_1不仅在草原纯放牧条件下增重快,达到当年肥育当年屠宰的效果,而且是适应性好、体格大、生长快的优质易地肥育羊源;边细杂后代同样具有生长优势;茨杂羔可以用于肥羔生产;夏藏杂交组合不适于高寒牧区生产肥羔。依靠经济杂交手段可使羊肉生产效益提高40~70%。目前条件下,农区宜于以易地肥育为中心,适当引进肉用品种父本杂交生产肥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羊 杂种优势 肥羔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蛋白多态性与毛用山羊早期选育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罗玉柱 韩建林 《中国草食动物》 1999年第2期3-6,共4页
采用水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中卫山羊、安哥拉(♂)×中卫山羊(♀)一代杂种(F1)及含安哥拉山羊基因75%的杂种(B1)3个群体的血红蛋白、运铁蛋白、白蛋白、后白蛋白、慢α-2球蛋白及淀粉酶的遗传多态性作了... 采用水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中卫山羊、安哥拉(♂)×中卫山羊(♀)一代杂种(F1)及含安哥拉山羊基因75%的杂种(B1)3个群体的血红蛋白、运铁蛋白、白蛋白、后白蛋白、慢α-2球蛋白及淀粉酶的遗传多态性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血红蛋白和运铁蛋白2个基因座具有丰富的多态性,杂交过程中的繁育方式对各代杂种群体的遗传结构有显著影响,其中B1已表现出明显的近交效应。中卫山羊在遗传组成上与其它品种有较大差异,但与引进的安哥拉山羊群体差异很小。因此,建议在我国毛用山羊育种方案中设法引入苏维埃马海毛山羊的基因,以期扩大变异,提高选择的有效性,加速遗传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蛋白 多态性 毛用山羊 早期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放牧季节对羊毛性状的生态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罗玉柱 《草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74-80,共7页
依据牧草开始生长发育的温度指标,结合降水量、湿度,以及产草量和牧草养分变化、放牧羊只的增重动态、羊群放牧活动的季节性变迁,将高寒草原地区划分为暖、冷两个畜牧季节。按照所划分的季节,分别采集青海半细毛羊的体侧部毛样,通... 依据牧草开始生长发育的温度指标,结合降水量、湿度,以及产草量和牧草养分变化、放牧羊只的增重动态、羊群放牧活动的季节性变迁,将高寒草原地区划分为暖、冷两个畜牧季节。按照所划分的季节,分别采集青海半细毛羊的体侧部毛样,通过测量羊毛的主要性状值,用量化指标来反映暖、冷季节的生态作用。暖季5个月,生长了毛丛长度的70%以上,而冷季长达7个月,只生长毛丛长度的30%左右。毛纤维直径暖季比冷季粗6μm,品质支数相差3~4个档级,由此造成了羊毛单纤维的季节性细度。羊毛含脂率、强度、伸度、氨基酸含量及总含硫量、鳞片特征等性状指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季节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羊毛性状 生态作用 高寒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梁庭院式生态农业村雏形初评与结构优化设计
6
作者 罗玉柱 赵有璋 李双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42-347,共6页
对张梁已建立的生态农业村结构进行分析,视每个农户为一个庭院式农牧生态系统,通过对系统的物质能量输入、生物量、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和综合效益的初步评价,认为该村具备生态农业雏形。提出在张梁村目前物质、技术装备条件下,以适当的... 对张梁已建立的生态农业村结构进行分析,视每个农户为一个庭院式农牧生态系统,通过对系统的物质能量输入、生物量、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和综合效益的初步评价,认为该村具备生态农业雏形。提出在张梁村目前物质、技术装备条件下,以适当的物质能量投入为前提,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维持性,建立起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养殖业为中心,加工、林果业并举,各业协调发展;以沼气池为连接有机废物纽带,形成营养物质循环利用链和加工增效链,促使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产生高效益的庭院生态农业模式,以指导未来生态农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物量 优化模式 庭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哥拉×中卫山羊F_1和F_2代杂种群体血红蛋白多态性的变化
7
作者 罗玉柱 韩建林 +4 位作者 王小丽 王建林 张俊莲 李积友 陈军 《中国养羊》 1996年第3期27-29,共3页
采用水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对安哥拉与中卫山羊杂交 F1 和 F2 代群体中血红蛋白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作了分析。结果表明 ,繁育方式对这一基因座的多态性有显著影响。为此 ,作者建议在通过级进杂交培育毛用山羊新品种的方案中 ... 采用水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对安哥拉与中卫山羊杂交 F1 和 F2 代群体中血红蛋白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作了分析。结果表明 ,繁育方式对这一基因座的多态性有显著影响。为此 ,作者建议在通过级进杂交培育毛用山羊新品种的方案中 ,应特别注意对种公羊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哥拉山羊 山羊 中卫山羊 杂种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一代生长模型及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少斌 王继卿 +4 位作者 成述儒 刘秀 闫伟 张保云 罗玉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7-182,共6页
为了研究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一代的生长潜力并筛选理想的杂交组合,从而为甘肃高山细毛羊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首次采用Gompertz模型和Logistic模型拟合了以特克塞尔(Texel)和白萨福克(WhiteSuffolk)为父本,以甘肃高山细毛... 为了研究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一代的生长潜力并筛选理想的杂交组合,从而为甘肃高山细毛羊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首次采用Gompertz模型和Logistic模型拟合了以特克塞尔(Texel)和白萨福克(WhiteSuffolk)为父本,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的杂交一代的早期生长过程。同时,比较分析了2杂交组合羔羊生长观测值和参数估计值,进而评价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2种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0.99以上,拟合效果好,其中Gompertz模型拟合特甘细生长曲线效果较好,Logistic模型拟合白萨甘细生长曲线效果较好。特甘细公、母羔的拐点日龄分别为60.15和56.24d,拐点体重公羔高出母羔0.73kg;白萨甘细公、母羔的拐点日龄分别为78.20和72.08d,拐点体重公羔高出母羔1.27kg。30~180日龄均表现为特甘细公、母羔累积生长高于白萨甘细公、母羔(P<0.05)。同时模型参数中最大日增重、瞬时生长率、相对生长率、成熟体重等均为特甘细大于白萨甘细,而T10-90平均值特甘细小于白萨甘细,说明特甘细早期生长强于白萨甘细。由此可以得出特甘细杂交组合要优于白萨甘细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一代绵羊 生长模型拟合 参数估计 杂交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祝白牦牛NGB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盛杰 杜晓华 +1 位作者 罗玉柱 刘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5-398,共4页
为探讨天祝白牦牛NGB基因的分子结构特征,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NGB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天祝白牦牛NGB基因长3 840bp,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可编码151个氨基酸。氨基酸编... 为探讨天祝白牦牛NGB基因的分子结构特征,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NGB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天祝白牦牛NGB基因长3 840bp,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可编码151个氨基酸。氨基酸编码存在明显的密码子偏倚现象。与黄牛相比较,白牦牛NGB基因第3内含子存在2个碱基的缺失,氨基酸序列的第83和第97位分别发生(S→P)和(R→Q)的改变。天祝白牦牛NGB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牦牛NGB的遗传特性和生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祝白牦牛 脑红蛋白 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生仔马鹿体尺和体重的聚类与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丽娟 罗玉柱 +3 位作者 滚双宝 杨逢刚 成述儒 张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对55只初生仔马鹿的14个体尺性状指标进行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都可以把14个性状指标根据相似性关系分为胸部因子、尻部因子、头部因子和尾部因子共4类,并根据累积贡献率和特征向量在信息含量表... 对55只初生仔马鹿的14个体尺性状指标进行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都可以把14个性状指标根据相似性关系分为胸部因子、尻部因子、头部因子和尾部因子共4类,并根据累积贡献率和特征向量在信息含量表达式中的大小,选出体重、胸围、体斜长、体高、尻宽、头宽、尾长为代表性的性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马鹿 体尺 体重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高分辨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肉中24种镇静剂类兽药残留量 被引量:13
11
作者 魏晋梅 周围 +4 位作者 解迎双 张丽 方素栎 罗玉柱 张咏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1-196,共6页
建立了牛肉中24种镇静剂类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氨水-乙腈溶液(体积比10∶90)和30μLβ-葡糖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提取后,用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快速高分辨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RLC-MS/MS)检测,以信噪比(S/N)分别为3... 建立了牛肉中24种镇静剂类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氨水-乙腈溶液(体积比10∶90)和30μLβ-葡糖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提取后,用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快速高分辨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RLC-MS/MS)检测,以信噪比(S/N)分别为3和10时测定药物的检出限(LODs)和定量限(LOQs)。各药物在添加浓度水平范围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在0.963 9~0.999 8之间,LODs为0.2~2.5μg/kg,LOQs为0.5~5μg/kg,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4.1%~123.9%,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9.9%,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9.9%。该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高,为镇静剂类药物残留量检测提供了基础方法,可满足同类实验室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剂 高分辨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牛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牦牛H-FABP基因CDS区多态性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曹健 罗玉柱 +3 位作者 胡江 刘秀 李少斌 吴应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0,共7页
应用PCR产物混合样本DNA池法检测甘南牦牛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CDS区多态性,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甘南牦牛H-FABP蛋白质特性.结果表明:甘南牦牛H-FABP基因CDS区序列与九龙牦牛相同,而与普通牛对比在第3外显子存在*76G&g... 应用PCR产物混合样本DNA池法检测甘南牦牛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CDS区多态性,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甘南牦牛H-FABP蛋白质特性.结果表明:甘南牦牛H-FABP基因CDS区序列与九龙牦牛相同,而与普通牛对比在第3外显子存在*76G>A的同义突变;甘南牦牛H-FABP氨基酸序列没有明显的疏水性区域,也未形成跨膜螺旋区及信号肽,推测其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生物学作用;甘南牦牛H-FABP基因编码产物二级结构是以α-螺旋和β-折叠为主的mixed型;氨基酸序列与普通牛、山羊、马、人、小鼠、大鼠、鸡、草雀及绿鸭9个物种间同源性较高,与其实际亲缘关系远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 H-FABP基因 多态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杂交组合6月龄羔羊胴体品质及肉质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世锋 滚双宝 +2 位作者 王继卿 胡江 罗玉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8,43,共6页
对以‘白萨福克’、‘特克塞尔’、‘邦德’、‘澳洲美利奴’为父本,与‘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杂交生产的6月龄羔羊(分别设为Ⅰ、Ⅱ、Ⅲ和Ⅳ组)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后代羔羊的热胴体重、屠宰率均极显著高... 对以‘白萨福克’、‘特克塞尔’、‘邦德’、‘澳洲美利奴’为父本,与‘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杂交生产的6月龄羔羊(分别设为Ⅰ、Ⅱ、Ⅲ和Ⅳ组)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后代羔羊的热胴体重、屠宰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Ⅱ组的宰前活重、热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骨重都极显著大于其它3个试验组(P<0.01),根据新西兰羔羊肉分级标准,Ⅱ组的肌肉级别为PME级,优于其余3个杂交组合的PL级;羔羊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余杂交组合后代羔羊相比,Ⅱ组6月龄羔羊的部分肉品质(羊肉酸碱度、嫩度、熟肉率)有所提高.说明在天祝县自然环境条件下,‘特克塞尔’作父本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不但可以提高后代羔羊产肉量,而且还可以改善羔羊的部分肉品质,‘特克塞尔’ב甘肃高山细毛羊’是生产6月龄羔羊肉的最优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组合 羔羊 胴体品质 羔羊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早期饲粮添加不同水平N-氨甲酰谷氨酸改善母羊产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蔡元 田见晖 +3 位作者 王栋 罗玉柱 翁士乔 李春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134,共9页
旨在研究妊娠早期饲喂不同水平N-氨甲酰谷氨酸(N-carbamylglutamate,NCG)对母羊产羔性能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2~3胎次湖羊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母羊,自配种当天(记为妊娠第0天)开始,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0... 旨在研究妊娠早期饲喂不同水平N-氨甲酰谷氨酸(N-carbamylglutamate,NCG)对母羊产羔性能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2~3胎次湖羊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母羊,自配种当天(记为妊娠第0天)开始,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05%NCG、基础饲粮+0.08%NCG、基础饲粮+0.11%NCG,40 d后均饲喂基础饲粮。测定母羊产羔性能和妊娠第0、20、40天母羊血浆中游离氨基酸、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生长激素、雌二醇、孕酮、尿素和氨浓度。结果显示,0.08%和0.11%NCG组产羔性能显著提高,两组的窝产羔数和窝产活羔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但活羔初生个体重显著降低(P<0.05);各NCG组妊娠第40天NO浓度显著升高(P<0.05),0.11%NCG组妊娠第40天iNOS浓度和妊娠第20天孕酮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0.08%和0.11%NCG组妊娠第20天氨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05%NCG组(P<0.05),0.11%NCG组妊娠第40天氨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妊娠早期母羊饲粮添加NCG可提高母羊体循环iNOS、NO和孕酮浓度,改善胎盘营养与妊娠维持状态;降低血浆氨浓度,提高胎儿发育环境安全性,改善母羊产羔性能,提高母羊窝产羔数和窝产活羔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甲酰谷氨酸 经产母羊 产羔性能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小白牛肉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8
15
作者 魏晋梅 罗玉柱 +5 位作者 王继卿 师希雄 刘秀 胡江 成述儒 李少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3-75,共3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分析检测了小白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分离检测得到125种化合物,定性和定量鉴定得到49种化合物,占总化合物的93.994%,其中醛...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分析检测了小白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分离检测得到125种化合物,定性和定量鉴定得到49种化合物,占总化合物的93.994%,其中醛类15种、醇类10种、烃类8种、酯类3种、酚类3种、酸类2种、杂环类2种、酮类6种。初步判断己醛、壬醛、辛醛、1-辛烯-3-醇、1-(2-硝基丙基)-环己醇、庚醛、二叔丁基对甲酚、N-己酸乙烯酯、2-戊基呋喃、1-辛醇等为小白牛肉的主体香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牛肉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绵羊群体mtDNA D-Loop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3
16
作者 成述儒 韩建林 +1 位作者 Olivier Hanotte 罗玉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40-447,共8页
为了研究中国家养绵羊的起源和遗传多样性,通过对143只绵羊(9个群体)的线粒体DNA(mtDNA)D-环的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1个长度为723bp的序列(含5个75bp的重复单元),137个长度为648bp的序列(含4个75bp的重复单元)。5个长度为573bp... 为了研究中国家养绵羊的起源和遗传多样性,通过对143只绵羊(9个群体)的线粒体DNA(mtDNA)D-环的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1个长度为723bp的序列(含5个75bp的重复单元),137个长度为648bp的序列(含4个75bp的重复单元)。5个长度为573bp的序列(含3个75bp的重复单元),因此认为含有4个重复单元是家养绵羊mtDNAD-环的特征,mtDNA序列长度的变异主要是由于重复区重复单元次数的不同造成。对137个含有4个重复单元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157个变异位点,占研究位点的24.22%。A、T、G、C含量分别为35.67%、27.85%、13.84%和22.64%。137个序列共发现96个单倍型,单倍型比例为70.07%,说明中国家养绵羊具有丰富的mtDNAD-环序列多态性。96个单倍型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呈现出3个明显的分支,网络分析也分为明显的三支,因此认为中国家养绵羊有3个母系起源。从Genebank获得的91个绵羊D-环序列和中国的96个绵羊D-环单倍型序列研究表明,摩佛伦(Mouflon)与单倍型B聚为一类,说明摩佛伦与中国家养绵羊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没有发现羱羊(Ovisammonargali)、盘羊(O.vigneibochariensis)和东方盘羊(O.ammonnigrimontana)对中国和蒙古家养绵羊起源有贡献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线粒体DNA D-环 遗传多样性 母系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地方绵羊品种mtDNAD-环序列遗传多样性与起源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成述儒 罗玉柱 +1 位作者 韩建林 Olivier Hanotte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79-1185,共7页
为了研究甘肃地方绵羊品种mtDNA D-环序列遗传多样性与起源,利用设计的1对引物对绵羊mtDNA D-环序列进行PCR扩增和纯化测序。对序列数据进行单倍型、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关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20只绵羊mtDNA D-环序列(部分... 为了研究甘肃地方绵羊品种mtDNA D-环序列遗传多样性与起源,利用设计的1对引物对绵羊mtDNA D-环序列进行PCR扩增和纯化测序。对序列数据进行单倍型、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关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20只绵羊mtDNA D-环序列(部分)表现出2种长度变异,其中3个序列长度为573 bp,117个序列长度为648 bp。对117个长度为648 bp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77个单倍型。单倍型比例、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度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在蒙古羊都较高,而在兰州大尾羊和岷县黑裘皮羊都较低。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关系分析均将77个单倍型明显的分为3个分支。研究认为:含有4个重复单元(75 bp)是甘肃地方绵羊品种mtDNA D-环的序列特征,在甘肃6个地方绵羊品种中,蒙古羊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兰州大尾羊和岷县黑裘皮羊遗传多样性最低。系统发育和网络关系分析认为甘肃6个地方绵羊品种有3个母系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D-环 遗传多样性 起源 系统发育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喂方式下荷斯坦公犊牛生产小牛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保云 罗玉柱 +4 位作者 王继卿 刘秀 马小军 杜晓华 胡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7,36,共6页
研究了全乳饲喂(Ⅰ组)、牛奶+定量采食犊牛料(Ⅱ组)和牛奶+自由采食犊牛料(Ⅲ组)3种饲喂方式对荷斯坦公犊牛生产小牛肉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经3个月肥育后,Ⅰ组、Ⅱ组和Ⅲ组荷斯坦公犊牛的体质量分别为64.55、69.15、81.10kg,日增质量... 研究了全乳饲喂(Ⅰ组)、牛奶+定量采食犊牛料(Ⅱ组)和牛奶+自由采食犊牛料(Ⅲ组)3种饲喂方式对荷斯坦公犊牛生产小牛肉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经3个月肥育后,Ⅰ组、Ⅱ组和Ⅲ组荷斯坦公犊牛的体质量分别为64.55、69.15、81.10kg,日增质量分别为380、400、560g,胴体质量分别为34.10、36.49、44.56kg,屠宰率分别为55.91%、55.89%、56.77%.其中,Ⅲ组犊牛体质量、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III组犊牛全期平均日增质量、胴体质量及肉骨比也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3组犊牛生产的小牛肉,肉质细嫩、柔软多汁、肉色呈浅红色,组间差异不显著,均属优质牛肉.说明牛奶+自由采食犊牛料的肥育方式可提高犊牛的生长速度和部分屠宰性能,是奶牛公犊牛较好的肥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公犊牛 小牛肉 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GH基因多态性的PCR-SSCP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白晶晶 胡江 +2 位作者 成述儒 王继卿 罗玉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PCR-SSCP技术对天祝白牦牛和青海高原牦牛的生长激素基因(GH基因)5个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以探讨牦牛GH基因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2个牦牛群体GH基因第1、第2和第4外显子无多态性,第3内含子1694bp处均发生T→C转... 采用PCR-SSCP技术对天祝白牦牛和青海高原牦牛的生长激素基因(GH基因)5个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以探讨牦牛GH基因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2个牦牛群体GH基因第1、第2和第4外显子无多态性,第3内含子1694bp处均发生T→C转换,形成A、B2个等位基因,并检测到AA、AB和BB共3种基因型;天祝白牦牛第5外显子2373bp处发生G→T碱基颠换,形成C、D2个等位基因,检测到CC和CD2种基因型,但碱基改变并未引起氨基酸变化,因此这种碱基转换为沉默突变;天祝白牦牛和青海高原牦牛均为低度多态,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2个牦牛群体均处于非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GH基因 PCR-SSC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杂交组合周岁羔羊肉用性能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世锋 王继卿 +6 位作者 周智德 刘玉 王占斌 闫海全 胡江 滚双宝 罗玉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6-229,共4页
为了探讨高原放牧条件下不同杂交后代的肉用品质,以白萨福克、特克塞尔、邦德、澳洲美利奴为父本,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杂交生产羔羊肉(分别设为Ⅰ、Ⅱ、Ⅲ和Ⅳ组)。选择4个杂交组合周岁羔羊各5只,开展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高原放牧条件下不同杂交后代的肉用品质,以白萨福克、特克塞尔、邦德、澳洲美利奴为父本,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杂交生产羔羊肉(分别设为Ⅰ、Ⅱ、Ⅲ和Ⅳ组)。选择4个杂交组合周岁羔羊各5只,开展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品种可以明显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的产肉力,4个组合中萨×甘组、澳×甘组改良效果最为显著,白萨甘细的肌肉分级标准判定其为TM级,脂肪含量略高,澳甘细和特甘细均为PME级,邦甘细为PL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组合 周岁羔羊 肉用性能 胴体品质 内脏器官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