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吡啶基)-4-羟基喹唑啉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庆 高继兴 +4 位作者 古志峰 罗燕生 蓝慧明 谭育慧 唐云志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6期144-148,共5页
利用2-(2-吡啶基)-4-羟基喹唑啉和醋酸锌在水热法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型锌配合物[(Zn(phdq)_2·2H_2O)](1)(phdq=2-(2-吡啶基)-4-羟基喹唑啉).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单分子结构,结晶于单斜晶系,P-1空间群.在配合物1中存在着丰富氢键... 利用2-(2-吡啶基)-4-羟基喹唑啉和醋酸锌在水热法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型锌配合物[(Zn(phdq)_2·2H_2O)](1)(phdq=2-(2-吡啶基)-4-羟基喹唑啉).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单分子结构,结晶于单斜晶系,P-1空间群.在配合物1中存在着丰富氢键和π…π作用力,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力使得配合物1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对配合物1和配体的固体荧光研究表明配合物的荧光明显增强,其原因可能是配体与金属ZnⅡ离子配位后增加了结构中的刚性.这对于开发新型荧光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唑啉 晶体结构 锌配合物 固体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6-甲氧羰基-2,2′-联吡啶的铜(Ⅰ)双膦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夏勇 曾雪花 +6 位作者 罗燕生 狄宝 邱露 何丽华 刘遂军 温和瑞 陈景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12-2016,共5页
以6-甲氧羰基-2,2'-联吡啶(mbpy)为氮杂环二齿螯合配体,1,2-双(二苯基膦)乙烷(dppe)和1,3-双(二苯基膦)丙烷(dppp)为辅助配体,合成了2个单核铜(I)配合物[Cu(mbpy)(dppe)]ClO4(1)和[Cu(mbpy)(dppp)]ClO4... 以6-甲氧羰基-2,2'-联吡啶(mbpy)为氮杂环二齿螯合配体,1,2-双(二苯基膦)乙烷(dppe)和1,3-双(二苯基膦)丙烷(dppp)为辅助配体,合成了2个单核铜(I)配合物[Cu(mbpy)(dppe)]ClO4(1)和[Cu(mbpy)(dppp)]ClO4·CH2Cl2(2),并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均为单核铜(I)配合物,中心铜(I)离子与联吡啶环的2个氮原子和双膦配体的2个磷原子相连接而构成一个扭曲变形的四面体几何构型。配合物1和2在350~525nm范围有一个弱的低能量吸收带,归属为具有明显的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MLCT)特性的电荷转移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I)配合物 6-甲氧羰基-2 2’-联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苯并咪唑基)-6-甲基吡啶铜(Ⅰ)铁(Ⅱ)异双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曾雪花 罗燕生 +3 位作者 狄宝 夏勇 邱露 陈景林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94-98,共5页
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dppf)、2-(2-苯并咪唑基)-6-甲基吡啶(Hbmp)和[Cu(CH3CN)4](Cl O4)作为起始原料,合成得到一个铜(I)铁(II)杂金属双核配合物[Cu(Hbmp)(dppf)](Cl O4)(1).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铜(I)铁(II)异... 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dppf)、2-(2-苯并咪唑基)-6-甲基吡啶(Hbmp)和[Cu(CH3CN)4](Cl O4)作为起始原料,合成得到一个铜(I)铁(II)杂金属双核配合物[Cu(Hbmp)(dppf)](Cl O4)(1).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铜(I)铁(II)异双核配合物,其中铜(I)离子以四配位方式,分别与2个氮原子和2个磷原子相连接形成一个变形的四面体构型,而铁(II)离子镶嵌在2个环戊二烯基之间构成一个交错式夹心饼干构型.配合物1在355~460 nm有一个弱的低能量宽吸收峰,来源于铜(I)离子到Hbmp配体的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跃迁(MLCT),含有一些dppf到Hbmp的配体到配体电荷转移跃迁(LL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价铜 苯并咪唑配体 双膦配体 异双核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基四唑FeⅡ、CoⅡ配合物的[2+3]原位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继兴 古志峰 +3 位作者 杨昌善 罗燕生 谭育慧 唐云志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73-79,共7页
采用咪唑基配体MID(1-甲基-1H-咪唑-4,5-二甲腈)和Na N3为[2+3]环加成反应原料,分别在Fe SO4·7H2O和Co SO4·7H2O作为路易斯酸催化剂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原位合成2个结构新颖的单核咪唑基四唑配合物[Fe·(MTIC)·(H2O)... 采用咪唑基配体MID(1-甲基-1H-咪唑-4,5-二甲腈)和Na N3为[2+3]环加成反应原料,分别在Fe SO4·7H2O和Co SO4·7H2O作为路易斯酸催化剂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原位合成2个结构新颖的单核咪唑基四唑配合物[Fe·(MTIC)·(H2O)](1)和[Co·(MTIC)·(H2O)](2)及1个配体结构[(MTIC)·(H2O)](3).结果表明:在化合物1-3中,只有1个氰基发生生成四唑的Sharpless反应,而另一个氰基未发生变化.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3均结晶于P-1空间群.此外,还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和粉末衍射等表征.研究结果对开发新型有机金属超分子结构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咪唑基 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吡啶四氮唑单核钆(Ⅲ)配合物的甲基化影响(英文)
5
作者 狄宝 罗燕生 +5 位作者 曾雪花 何丽华 陈景林 廖金 刘遂军 温和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3-328,共6页
应用6-(氢-5-四氮唑基)-2,2′-联吡啶(tbpy H)和6-(氢-5-四氮唑基)-4,4′-二甲基-2,2′-联吡啶(tmbpyH)配体,合成得到2个新的单核钆(Ⅲ)配合物[Gd(tbpy)_2(DMF)(H_2O)_2]NO_3·2H_2O(1)和[Gd(tmbpy)_2(DMF)(NO_3)]·DMF·TH... 应用6-(氢-5-四氮唑基)-2,2′-联吡啶(tbpy H)和6-(氢-5-四氮唑基)-4,4′-二甲基-2,2′-联吡啶(tmbpyH)配体,合成得到2个新的单核钆(Ⅲ)配合物[Gd(tbpy)_2(DMF)(H_2O)_2]NO_3·2H_2O(1)和[Gd(tmbpy)_2(DMF)(NO_3)]·DMF·THF(2)。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每个钆(Ⅲ)离子均表现为1个畸变的三冠三角棱柱体,包含了2个四氮唑基N-H去质子化而产生的一价阴离子三齿螯合配体。此外,在2,2′-联吡啶环上引入2个甲基对钆(Ⅲ)金属中心的配位环境有显著影响,表现为2个单齿配位的水分子被1个螯合配位的硝酸根离子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Ⅲ)配合物 联吡啶四氮唑 甲基化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乌稀土矿的稀土含量及成矿原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昌善 谷志峰 +6 位作者 王宾 刘艺 罗燕生 徐庆 谭育慧 唐云志 杨斌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31-233,共3页
本文通过化学分析、AXIOS型半定量分析仪分析检测,对寻乌某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含量及成矿原理进行研究。首先采用草酸重量分析法测定矿物中离子型稀土的含量,然后再通过AXIOS型半定量分析仪测得矿中总的稀土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寻乌某风... 本文通过化学分析、AXIOS型半定量分析仪分析检测,对寻乌某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含量及成矿原理进行研究。首先采用草酸重量分析法测定矿物中离子型稀土的含量,然后再通过AXIOS型半定量分析仪测得矿中总的稀土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寻乌某风化壳淋积型稀土中离子型稀土的含量占该矿总稀土含量的76.42%,说明寻乌某风化壳淋积型稀土主要以离子型稀土存在。这对矿物中稀土的提炼及成矿原理机理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 草酸重量分析法 AXIOS型半定量分析 成矿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甲氧羰基-4,4′-二甲基-2,2′-联吡啶单核铜(Ⅰ)双膦发光配合物(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曾雪花 罗燕生 +5 位作者 何丽华 陈景林 张梦丽 廖金 刘遂军 温和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10-1816,共7页
合成并表征了2个新的基于6-甲氧羰基-4,4′-二甲基-2,2′-联吡啶的单核铜(Ⅰ)双膦配合物[Cu(mmbpy)(dppp)]ClO_4(1)和[Cu(mmbpy)(dppb)]ClO_4(2)。研究结果表明,铜(Ⅰ)配合物1和2均表现为扭曲变形的N_2P_2四面体几何构型,其P-Cu-P键角... 合成并表征了2个新的基于6-甲氧羰基-4,4′-二甲基-2,2′-联吡啶的单核铜(Ⅰ)双膦配合物[Cu(mmbpy)(dppp)]ClO_4(1)和[Cu(mmbpy)(dppb)]ClO_4(2)。研究结果表明,铜(Ⅰ)配合物1和2均表现为扭曲变形的N_2P_2四面体几何构型,其P-Cu-P键角受辅助双膦配体控制。在常温下,这2个铜(Ⅰ)配合物在固态时均具有发光性质,并且相对于双膦配体亚甲基链的长度,P-Cu-P键角对其光物理性质的影响更为显著。在2,2′-联吡啶环上引入2个甲基取代基对改善铜(Ⅰ)配合物的发光性能也被证明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Ⅰ)配合物 甲氧羰基 甲基 双膦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