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色素瘤中VEGF-C和微淋巴管密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危敬逾 罗滨林 章宏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微淋巴管密度在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黑色素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表达和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分析VEGF-C和微淋巴管...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微淋巴管密度在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黑色素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表达和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分析VEGF-C和微淋巴管密度的相关性及两者与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生存分析评价两者表达高低对黑色素瘤无转移生存率的影响。取黑痣为对照。结果:黑色素瘤微淋巴管密度(14.30±4.91)明显高于黑痣(7.64±3.08)(P<0.01);黑色素瘤溃疡组的微淋巴管密度高于无溃疡组(P=0.005);VEGF-C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未发现相关性(P>0.05),且其表达强度高低对微淋巴管密度大小及无转移生存率均无影响(P>0.05)。而微淋巴管密度≥14.7比<14.7的黑色素瘤患者的无转移生存率缩短(P<0.05)。结论:黑色素瘤内部存在新生淋巴管,微淋巴管密度大小和原发灶有无溃疡正相关,检测微淋巴管密度可以预测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微淋巴管密度 无转移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大鼠缺血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敏 章宏伟 罗滨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39-1143,共5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SD大鼠背部缺血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提高皮瓣成活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制备6.0cm×1.5cm的大鼠背部任意皮瓣模型,实验组皮瓣下局部注射胰岛素0.1U(1ml),对照组注射等...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SD大鼠背部缺血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提高皮瓣成活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制备6.0cm×1.5cm的大鼠背部任意皮瓣模型,实验组皮瓣下局部注射胰岛素0.1U(1m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测量注射前、注射后1、2、3h血糖浓度,测定24h后皮瓣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测定7天后的皮瓣组织成活率以及免疫组化法测定皮瓣组织微血管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注射组在注射前、注射后1、2、3h的血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h,胰岛素组的皮瓣组织内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SH、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胰岛素组皮瓣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963±8.649)%vs(56.175±4.250)%(P<0.01);术后7天,胰岛素组的皮瓣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92.88±42.20vs101.00±22.99(P<0.01)。结论:局部使用胰岛素能明显促进SD大鼠背部缺血任意皮瓣的成活;其机制与降低皮瓣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皮瓣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