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 被引量:133
1
作者 罗涤 姚木远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86,共3页
高校辅导员中存在的职业倦怠现象,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会产生不良影响。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通过建立社会支持环境、树立良好职业形象、做好工作设计及提高承受力等手段,对减少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中存在的职业倦怠现象,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会产生不良影响。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通过建立社会支持环境、树立良好职业形象、做好工作设计及提高承受力等手段,对减少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增强工作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分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涤 高微 赖炳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178,共7页
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迅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体制结构,在政策扶持、管理制度、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配备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和积极认可。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应... 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迅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体制结构,在政策扶持、管理制度、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配备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和积极认可。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应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推进课程建设、发展创业实践教育、强化师资力量,全面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高校 创业 创业教育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罗涤 李颖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3-87,共5页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重庆市4所高校的800名在校留守大学生开展调研,结果显示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涉及34项,5种类型。不同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各有差异。留守大学生对于5种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评价以奋进品质最高,快乐品质最...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重庆市4所高校的800名在校留守大学生开展调研,结果显示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涉及34项,5种类型。不同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各有差异。留守大学生对于5种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评价以奋进品质最高,快乐品质最低。对各项积极心理品质重要性评价中,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责任感强、自制力强、善于适应。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理论模型由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三者的两性互动循环构成。从积极引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分类指导与重点帮扶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工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大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罗涤 李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55,73,共5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在物质帮扶的同时也需要精神帮扶,在对重庆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试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得分远低于普通的大学生群体,其影响因素有家庭经济收入少、社会关系狭窄、价值取向的错位等多个方面,从净化社会大环...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在物质帮扶的同时也需要精神帮扶,在对重庆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试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得分远低于普通的大学生群体,其影响因素有家庭经济收入少、社会关系狭窄、价值取向的错位等多个方面,从净化社会大环境、抚助资助体系、培养健康人格等方面着手,有助于提升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校区新生的心理问题特点及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罗涤 肖铁岩 赵旭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据心理普测调研分析,高校新建校区新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比老校区的新生严重,在心理压力上突出表现为家庭压力、发展压力、学习压力等,在心理障碍上突出表现为退缩、冲动、抑郁等。新建校区特殊的社区、校园、人文环... 据心理普测调研分析,高校新建校区新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比老校区的新生严重,在心理压力上突出表现为家庭压力、发展压力、学习压力等,在心理障碍上突出表现为退缩、冲动、抑郁等。新建校区特殊的社区、校园、人文环境等对新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学校要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普查机制、预警干预机制、学生互助机制以及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联动机制等,加强新建校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校区 新生 心理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任力理论及高校辅导员选聘机制的优化 被引量:32
6
作者 罗涤 李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36-140,共5页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做好辅导员的选聘工作。目前广泛运用于人才测评的胜任力理论,对高校辅导员选聘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高校在辅导员选聘中应建立以辅导员队伍建设规...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做好辅导员的选聘工作。目前广泛运用于人才测评的胜任力理论,对高校辅导员选聘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高校在辅导员选聘中应建立以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为指导,以辅导员胜任力模型为标准,以多方位的测评方式为手段的选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 人员选聘机制 高校辅导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践体验的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途径探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罗滌 赖炳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28,共3页
实践体验式教育是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重要途径。积极有效地开展学生党员体验式教育,对于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党性修养、确保党员发展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托对学生党员的调研,笔者发现当前学生党员体验式教育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活动... 实践体验式教育是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重要途径。积极有效地开展学生党员体验式教育,对于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党性修养、确保党员发展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托对学生党员的调研,笔者发现当前学生党员体验式教育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活动大一统、效果不明显、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从思想认识、内容选择、、制度完善、基础保障等方面进行强化体验式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体验式教育 党性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颖 罗涤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7-182,共6页
采用自编问卷,对重庆市5所高校的1 35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开展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愉悦情绪、奋进情绪与成就情绪三种。男性大学生与女性大学生、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 采用自编问卷,对重庆市5所高校的1 35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开展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愉悦情绪、奋进情绪与成就情绪三种。男性大学生与女性大学生、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表现各异。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与愉悦情绪和奋进情绪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其对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公益事业和日常生活两种类型。建议从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未实施阶段和实施阶段入手,相互联系与配合,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共同提升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合作型亲社会行为 积极情绪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初始信任决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微 罗涤 +2 位作者 蒲清平 王会丽 梁静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00,共4页
针对社会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南京彭宇案等现象,受到关注的陌生社会成员间初始信任问题,研究设计社会求助情景实验,尝试探索陌生社会成员间初始信任决策影响因素,发现性别在初始信任决策中具有重要影响,面对女性求助者大学生较难做拒绝决... 针对社会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南京彭宇案等现象,受到关注的陌生社会成员间初始信任问题,研究设计社会求助情景实验,尝试探索陌生社会成员间初始信任决策影响因素,发现性别在初始信任决策中具有重要影响,面对女性求助者大学生较难做拒绝决策,对男性求助者的信任决策和拒绝决策没有差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增加群体认同,控制减低男性刻板印象威胁、建立信任契约与惩罚背叛、安全信任的社会环境等策略,增强大学生社会初始信任感,提升社会的公共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初始信任决策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高校开展红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微 蒲清平 +1 位作者 罗涤 赖炳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8-79,共2页
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环境、教育背景以及受教对象的不断变化,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模式,已成为高校红色教育成败的关键。本文以重庆市高校开展大学生红色主题与社会实践教育为例,初步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与新途径,为高校大学... 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环境、教育背景以及受教对象的不断变化,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模式,已成为高校红色教育成败的关键。本文以重庆市高校开展大学生红色主题与社会实践教育为例,初步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与新途径,为高校大学生红色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教育 创新模式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传播“培养”理论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一元主导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滌 温健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101,共4页
德育活动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培养德育"共识"是德育的重要任务。基于文化意向的"共识"培养,受到制度、信息系统、思维模式等文化指标的影响。本文从大众传播领域的"培养"理论切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德育... 德育活动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培养德育"共识"是德育的重要任务。基于文化意向的"共识"培养,受到制度、信息系统、思维模式等文化指标的影响。本文从大众传播领域的"培养"理论切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德育一元主导问题,研究发现,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德育一元主导,应当注重媒介培养的象征性现实的潜移默化作用,不同民族文化的"共识"培养须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德育一元主导 培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演进中的价值观引导:历史嬗变与当代审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滌 温健琳 赖炳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8-154,共7页
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媒介环境。文章从媒介的演进考察各时期价值观引导的特征,并认为,由媒介的变革引发了价值观引导的变迁,其积极的影响表现为公共媒介的公共文化传播、从媒介主体到自我主体的证验和从面对媒介到面对人的回... 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媒介环境。文章从媒介的演进考察各时期价值观引导的特征,并认为,由媒介的变革引发了价值观引导的变迁,其积极的影响表现为公共媒介的公共文化传播、从媒介主体到自我主体的证验和从面对媒介到面对人的回归,其消极的影响表现为持久与扩张的错位、去中心化以及价值观的"看"僭越了价值观的"读"。由此,文章认为,在当代媒介环境下价值观的引导应当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和媒介规制,培养读与思、听与说的书面、口语传统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演进 价值观引导 媒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合作精神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颖 罗涤 袁利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6-182,共7页
新时期下,加强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保障。为此,文章根据指导性与目标性、科学性与全面性、教育性与激励性、简洁性与实效性的构建原则,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 新时期下,加强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保障。为此,文章根据指导性与目标性、科学性与全面性、教育性与激励性、简洁性与实效性的构建原则,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的大学生合作精神评价体系。从测评组织机构、测评程序、测评时间、测评结果处理与学生管理等方面对大学生合作精神评价体系的测评办法进行说明,并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管理、评价结果、评价功能、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完善等方面对大学生合作精神评价体系的使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精神 高校 大学生 评价体系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