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长篇小说《秦腔》的笔谈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鸿生
罗滋池
+3 位作者
胡国平
马军英
张军府
邹范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4-135,共2页
2005年初,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在《收获》分两期发表,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此作一出,即在读书界和创作界激起了广泛的反响,京沪两地批评家也迅速做出反应,并分别召开了气氛热烈的研讨会。上海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的部分研究...
2005年初,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在《收获》分两期发表,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此作一出,即在读书界和创作界激起了广泛的反响,京沪两地批评家也迅速做出反应,并分别召开了气氛热烈的研讨会。上海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的部分研究生,在导师王鸿生教授的主持下,通过认真的阅读和讨论,撰文就贾氏的这一新作进行了笔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秦腔》
长篇小说
史诗性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颓废与革命——试论郁达夫“不端方的文学”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滋池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8-121,共4页
中国现代文学中一直有一种冲动、破坏力,一种反现代性的蛮力,郁达夫的颓废是其代表。他对颓废文学某些方面的兴趣,与"五四"时期的主调是如此的不一致。然而,郁达夫的颓废是表达他的革命情绪的一种形式,在他身上,颓废与革命是...
中国现代文学中一直有一种冲动、破坏力,一种反现代性的蛮力,郁达夫的颓废是其代表。他对颓废文学某些方面的兴趣,与"五四"时期的主调是如此的不一致。然而,郁达夫的颓废是表达他的革命情绪的一种形式,在他身上,颓废与革命是一体的。这种与革命相关联的颓废,是他在个人的生命体验中得到的,可堪称"现代性"的另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颓废
革命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重的泥身——评贾平凹《秦腔》中的农民形象
被引量:
1
3
作者
罗滋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5-137,共3页
读贾平凹的《秦腔》,立马就想起女娲造人的神话。盘古开天地,女娲创造人类之时,人就是被用泥捏出来的。一开始,女娲捏得精致,后来累了,用根柳条儿沾上泥,就地一甩,也都成了人。泥土的本性就成了人类最本真的特征。《秦腔》中的...
读贾平凹的《秦腔》,立马就想起女娲造人的神话。盘古开天地,女娲创造人类之时,人就是被用泥捏出来的。一开始,女娲捏得精致,后来累了,用根柳条儿沾上泥,就地一甩,也都成了人。泥土的本性就成了人类最本真的特征。《秦腔》中的这些个农民大概就是女娲一柳条子甩出来的人儿,粗手粗脚,面目含糊,线条粗犷,行动想要大刀阔斧,却因浑身沾满泥浆,一走一甩一串泥点子。而这托身的土地也不再是以往那样坚实、干旱、硬朗的地盘,却搅拌着和泥的水浆。人与土地,就被这泥泞的浆水粘连在了一起,不肯分离。《秦腔》中的农民,就这样拖着沉重的泥身在泥泞的土地里打滚,所有人的面貌、性征、脾性,从皮毛到骨子,全浸透着这种泥土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
农民形象
贾平凹
文学评论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长篇小说《秦腔》的笔谈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鸿生
罗滋池
胡国平
马军英
张军府
邹范情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4-135,共2页
文摘
2005年初,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在《收获》分两期发表,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此作一出,即在读书界和创作界激起了广泛的反响,京沪两地批评家也迅速做出反应,并分别召开了气氛热烈的研讨会。上海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的部分研究生,在导师王鸿生教授的主持下,通过认真的阅读和讨论,撰文就贾氏的这一新作进行了笔谈。
关键词
贾平凹
《秦腔》
长篇小说
史诗性写作
Keywords
Jia Ping-wa
Shaanxi opera
written discussion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颓废与革命——试论郁达夫“不端方的文学”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滋池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8-121,共4页
文摘
中国现代文学中一直有一种冲动、破坏力,一种反现代性的蛮力,郁达夫的颓废是其代表。他对颓废文学某些方面的兴趣,与"五四"时期的主调是如此的不一致。然而,郁达夫的颓废是表达他的革命情绪的一种形式,在他身上,颓废与革命是一体的。这种与革命相关联的颓废,是他在个人的生命体验中得到的,可堪称"现代性"的另一面。
关键词
颓废
革命
现代性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重的泥身——评贾平凹《秦腔》中的农民形象
被引量:
1
3
作者
罗滋池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5-137,共3页
文摘
读贾平凹的《秦腔》,立马就想起女娲造人的神话。盘古开天地,女娲创造人类之时,人就是被用泥捏出来的。一开始,女娲捏得精致,后来累了,用根柳条儿沾上泥,就地一甩,也都成了人。泥土的本性就成了人类最本真的特征。《秦腔》中的这些个农民大概就是女娲一柳条子甩出来的人儿,粗手粗脚,面目含糊,线条粗犷,行动想要大刀阔斧,却因浑身沾满泥浆,一走一甩一串泥点子。而这托身的土地也不再是以往那样坚实、干旱、硬朗的地盘,却搅拌着和泥的水浆。人与土地,就被这泥泞的浆水粘连在了一起,不肯分离。《秦腔》中的农民,就这样拖着沉重的泥身在泥泞的土地里打滚,所有人的面貌、性征、脾性,从皮毛到骨子,全浸透着这种泥土本性。
关键词
《秦腔》
农民形象
贾平凹
文学评论
小说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长篇小说《秦腔》的笔谈
王鸿生
罗滋池
胡国平
马军英
张军府
邹范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颓废与革命——试论郁达夫“不端方的文学”
罗滋池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沉重的泥身——评贾平凹《秦腔》中的农民形象
罗滋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