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对梨形环棱螺抗氧化酶活性和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清顺 侯建军 +2 位作者 刘香江 罗洁璇 熊邦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725,共9页
本实验采用暴露重金属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铜(Cu2+分别为0、0.005、0.01、0.02、0.05mg/L)在不同暴露时间(0—14d)下对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活性、还... 本实验采用暴露重金属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铜(Cu2+分别为0、0.005、0.01、0.02、0.05mg/L)在不同暴露时间(0—14d)下对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金属硫蛋白(MT)含量的影响,以探讨Cu2+对梨形环棱螺的氧化损伤及其防御作用的机理,并为水环境Cu2+污染的早期诊断及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Cu2+对梨形环棱螺肝脏和鳃中CAT、SOD、GST、GSH和MT均有明显影响,表现出时间剂量效应。SOD在前4天、CAT在前3天酶活性总体上表现出诱导趋势,GST在前4天酶活性处于诱导状态,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酶活性下降,到第5天时表现出抑制趋势;随着时间的进一步增长,至14d时,0.005mg/L剂量组酶活性维持在正常值附近波动,0.01mg/L剂量组酶活性被诱导,0.02mg/L剂量组酶活性在肝脏中表现为诱导而在鳃中则被抑制,0.05mg/L剂量组酶活性被抑制。肝脏和鳃GSH含量的变化与GST相似,在短时间内表现出诱导效应,肝脏GSH在暴露的前5天、鳃GSH在暴露的前4天均处于诱导状态,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0.005mg/L剂量组表现出诱导,0.05mg/L剂量组则受到抑制。MT在整个实验期间均处于诱导状态,各剂量组在0.5d被极显著诱导,随后MT含量出现起伏波动,有上升和下降,至第14天时达到一稳定水平。其中,0.01mg/L剂量组肝脏的MT在整个实验期间均被极显著地诱导(p<0.01),0.01mg/L剂量组的鳃组织MT除第10天外也被极显著诱导(p<0.01)。在暴露14d时,除0.05mg/L剂量组的肝脏MT外,其余处于极显著诱导状态(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谷胱甘肽 金属硫蛋白 梨形环棱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