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中城市群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水源涵养功能
1
作者 罗毓融 杨广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159-162,F0003,共5页
为黔中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选择黔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8影像为基础,运用遥感和GIS技术,综合考虑植被覆盖度、土壤保持度、蒸发量、降水量、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因子,结合专家评定及层次... 为黔中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选择黔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8影像为基础,运用遥感和GIS技术,综合考虑植被覆盖度、土壤保持度、蒸发量、降水量、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因子,结合专家评定及层次分析法,研究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2010年贵州省黔中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极重要和高度重要区集中分布在东部和南部,中度重要区分布在河流水系发达地区,轻度重要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一般重要区集中在建设用地及其周边地区;在各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区域中主要以轻度石漠化为主,极重度石漠化极少,且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越高其区域内石漠化程度相对较低;但在各石漠化等级中,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等级和石漠化等级并无严格线性关系,其等级间相互关系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水源涵养功能 黔中城市群 石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与土壤类型的空间相关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青 杨广斌 +2 位作者 戴丽 赵青松 罗毓融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7,共8页
以贵州省2010年石漠化程度分布与土壤类型分布图为基础,运用地图代数原理,通过计算二者的转移矩阵,从而得出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情况,并探讨研究区石漠化背景下,土壤类型与石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石漠化的发生、分布... 以贵州省2010年石漠化程度分布与土壤类型分布图为基础,运用地图代数原理,通过计算二者的转移矩阵,从而得出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情况,并探讨研究区石漠化背景下,土壤类型与石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石漠化的发生、分布与土壤类型的相关关系。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石质土的石漠化发生率最高达到46.41%,其次为黄棕壤的43.32%,综合排序为石质土>黄棕壤>山地草甸土>棕壤>红壤>粗骨土>石灰土>黄壤>紫色土>水稻土>潮土;分等级讨论时以中度石漠化为主导,且石质土的中度石漠化发生率最高,达到了21.68%。石漠化程度的空间分布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存在着明显差异,并且二者之间有一定联系,土壤本身的性质差异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土壤类型 相关分析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