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端降雨条件下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网络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震 罗梦娟 +2 位作者 任士豪 董晓斌 郭梨 《城市与减灾》 2024年第4期43-49,共7页
引言近年来,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极端降雨导致的城市内涝、地面坍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事件,给城市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城市由多种关键基础设施系统构成,主要包括电力、供水、交通等。这些基础设施不仅... 引言近年来,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极端降雨导致的城市内涝、地面坍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事件,给城市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城市由多种关键基础设施系统构成,主要包括电力、供水、交通等。这些基础设施不仅在功能上相互关联,而且在结构上密切耦合,形成了复杂的城市生命线系统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命线系统 关键基础设施 极端降雨 极端天气事件 城市内涝 次生灾害 全球变暖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MP-偏序集的非煤矿山爆炸事故系统风险评估模型
2
作者 郭梨 姚相杰 +2 位作者 赵江平 罗梦娟 杨震 《采矿技术》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通过提出一种基于STAMP偏序集的系统性风险评估模型,揭示非煤矿山爆炸事故的发生机理,并为爆炸事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首先,利用STAMP模型构建了非煤矿山爆炸事故的系统层次结构,确定了事件集及其层次关系,并从系统设计和安全... 通过提出一种基于STAMP偏序集的系统性风险评估模型,揭示非煤矿山爆炸事故的发生机理,并为爆炸事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首先,利用STAMP模型构建了非煤矿山爆炸事故的系统层次结构,确定了事件集及其层次关系,并从系统设计和安全控制的角度分析了事故的致因因素;然后,采用排序质心法计算了事件集的初始概率,并将概率矩阵作为偏序集评价模型的输入,得到了因素间的聚类关系和节点脆弱性;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模型能够图形化地描述各致因因素间的聚类关系、节点重要度以及系统各组件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有效识别系统的脆弱性节点,并为爆炸事故预防提供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煤矿山 爆炸事故 系统风险评估 STAMP模型 偏序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阳离子聚合物浮选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秀军 唐晓旭 +2 位作者 王玉 张健 罗梦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03-809,共7页
以嵌段聚醚大单体(PEP-90)、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原料,合成了三元共聚物浮选剂PDMDACP,利用FTIR,^1H NMR等方法表征了结构,并研究了合成条件及气浮条件对气浮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 以嵌段聚醚大单体(PEP-90)、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原料,合成了三元共聚物浮选剂PDMDACP,利用FTIR,^1H NMR等方法表征了结构,并研究了合成条件及气浮条件对气浮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溶剂为质量比4∶1的水与丙二醇甲醚的混合溶液,m(DM)∶m(DAC)=4∶1,m(DM+DAC)∶m(PEP-90)=19∶6,单体用量35%(w),甲酸钠用量0.3%(w),引发剂用量0.4%(w),聚合温度50℃,聚合时间8 h。PDMDACP的最佳气浮选条件为:气浮时间15 min,气流量1 L/min,浮选剂用量25 mg/L,在该条件下针对渤海某油田含油污水浊度降低率为98.83%,浮选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剂 阳离子型聚合物 嵌段聚醚大单体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压结合酶法制备的低敏虾制品体内体外致敏性检测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丽娟 胡志和 +6 位作者 王星璇 李志清 罗梦娟 潘子檬 杨钰娟 刘力凤 刘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99-304,共6页
采用高压结合酶法处理凡纳滨对虾的虾蛋白、虾仁泥(虾肉)和虾仁,获得3种低敏虾制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种虾制品的过敏原性,采用全身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模型)及致敏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实验(Schultz-Dale反应)检测3种低敏虾制品... 采用高压结合酶法处理凡纳滨对虾的虾蛋白、虾仁泥(虾肉)和虾仁,获得3种低敏虾制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种虾制品的过敏原性,采用全身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模型)及致敏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实验(Schultz-Dale反应)检测3种低敏虾制品的致敏性,以分析体内与体外方法检测虾制品致敏性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处理前的3种原料过敏原性极高.经高压结合酶法处理的虾蛋白、虾肉和虾仁的过敏原性分别消减97.0%、94.1%和94.5%.而在动物实验中(以磷酸缓冲盐溶液为阴性对照,未处理虾蛋白为阳性对照,以豚鼠为受试对象),未处理虾蛋白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与死亡率均为100%,3种低敏虾制品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也为100%,死亡率分别为16.7%(虾蛋白产物)、50%(虾肉产物)和83.3%(虾仁产物).致敏的离体回肠受到3种低敏虾制品攻击后,收缩力也明显增强,分别达到376.9%、766.2%和1004.4%.上述结果表明,对高压结合酶法制备的低敏虾制品过敏原性的检测,体外检测与体内检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高压结合酶法 致敏性 过敏性休克 Schultz-Dale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三乙醇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浮选性能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唐青青 罗梦娟 +2 位作者 王皓霁 方申文 段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2-247,共6页
以三乙醇胺为单体,经高温脱水缩合得到聚三乙醇胺(PTEA),采用溴代烷烃改性PTEA得到系列阳离子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Rn-PTEA。采用FTIR和1H NMR表征了Rn-PTEA的结构,考察了烷烃链长度、季铵化程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评价了Rn-PTEA的浮选性... 以三乙醇胺为单体,经高温脱水缩合得到聚三乙醇胺(PTEA),采用溴代烷烃改性PTEA得到系列阳离子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Rn-PTEA。采用FTIR和1H NMR表征了Rn-PTEA的结构,考察了烷烃链长度、季铵化程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评价了Rn-PTEA的浮选性能并探讨了浮选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烷烃链长度的增加,Rn-PTEA的表面张力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季铵化程度的增加,Rn-PTEA的表面张力减小;当溴代十八烷与PTEA摩尔比为1.1∶1.0时,Rn-PTEA的浮选性能最佳,且当用量为100 mg/L时,对某油田稠油采出水的浊度降低率为96.32%。推测浮选机理为:Rn-PTEA浮选剂加入污水中后,优先吸附至气泡表面,通过改变气泡的带电性和润湿性,增强油滴与气泡的黏附性,从而增强浮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三乙醇胺 表面活性剂 含油污水 浮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