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钙对源弱库大型花生源库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杨智翔 高晴 +5 位作者 刘光华 唐康 罗梓楠 刘登望 曾宁波 李林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4,共8页
花生是嗜钙作物,不同品种对土壤缺钙的敏感度差异较大。为探究施钙对源弱库大型花生的影响,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选择两个品种湘黑小果(V_(1),中小籽)、湘花522(V_(2),大籽)和南方典型酸性缺钙红壤(交换性钙700.0 mg/kg)为材料,设3个施钙量... 花生是嗜钙作物,不同品种对土壤缺钙的敏感度差异较大。为探究施钙对源弱库大型花生的影响,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选择两个品种湘黑小果(V_(1),中小籽)、湘花522(V_(2),大籽)和南方典型酸性缺钙红壤(交换性钙700.0 mg/kg)为材料,设3个施钙量即每666.7m^(2)分别施钙0(Ca_(0))、50(Ca_(50))、75 kg(Ca_(75))即分别代表土壤背景(对照)、中钙、高钙水平,运用形态建成、干物质积累、源库特性、产量构成等指标,研究源弱库大型花生的源库特征及其钙素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施钙的强源扩库效应明显,结荚期至成熟期两品种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及分枝数均明显增加,叶面积指数(LAI)显著提高,与不施钙对照相比,两个施钙水平下V_(1)、V_(2)的LAI分别提高5.76%~53.66%、21.22%~40.25%;植株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大幅增加,成熟期V_(1)单株生物量、籽仁分别提高37.30%~43.73%、66.26%~68.68%,V_(2)分别增加33.74%~44.50%、136.51%~154.46%;单株产量显著增加,V_(1)、V_(2)分别增产44.21%~44.58%、21.35%~26.92%。施钙显著提高V_(1)饱果期根冠比(23.08%~38.46%)及V_(2)结荚期与成熟期经济系数(115.79%~131.58%、26.09%)。(2)施钙在花生生长中期的强源效应大于扩库效应,而后期反之。施钙明显增加V_(1)结荚期、饱果期的源库比,分别达17.05%~63.25%、11.28%~31.71%,成熟期差异较小;V_(2)施钙处理的源库比在结荚期、成熟期较Ca_(0)分别显著降低60.42%~63.36%、22.43%~22.66%,饱果期则增加35.96%~49.28%。施钙促进了V_(1)结荚期、饱果期V/R值的增加,成熟期则下降;V_(2)除结荚期外,其他时期施钙效果与V_(1)基本一致;成熟期V_(1)、V_(2)的V/R值降幅分别达11.00%~16.00%、35.42%~37.50%。综上,增施钙肥能协调花生地上部与地下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关系,调控源库关系,有利于干物质向荚果转化积累,进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钙肥 形态建成 干物质积累 源库关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7个花生品种(系)蛋白质及10种主要氨基酸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卢选康 严鑫 +6 位作者 陶宇 刘娜 唐康 罗梓楠 曾宁波 刘登望 李林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33,42,共9页
为深入了解花生籽仁蛋白质及主要氨基酸的遗传特性,为蛋白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多功能近红外分析仪,测定227个花生品种(系)的蛋白质及10种主要氨基酸含量,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为深入了解花生籽仁蛋白质及主要氨基酸的遗传特性,为蛋白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多功能近红外分析仪,测定227个花生品种(系)的蛋白质及10种主要氨基酸含量,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共11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以脯氨酸含量为最高,超过12%;赖氨酸含量次之,超过10%,其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一倍,改良潜力较大;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小于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10种氨基酸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脯氨酸含量与蛋氨酸和苏氨酸含量间相关不显著,与缬氨酸含量显著负相关,其余氨基酸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227个参试品种(系)分成三类,其中高蛋白及高氨基酸含量的10个品种(系)聚在第Ⅰ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4.32%,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包括非极性氨基酸的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及蛋白质,贡献率接近60%;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22个综合性状优良品种(系)。综上表明,参试品种(系)的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共11个性状具有不同程度差异,遗传多样性丰富。该结论可为花生品种蛋白品质改良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品种(系) 蛋白质 氨基酸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株型小花生品种氮素养分吸收利用特性
3
作者 董露琳 傅惠林 +7 位作者 唐康 刘娜 杨龙兴 曾宁波 罗梓楠 张昊 李林 刘登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0-376,共7页
南方小花生植株高大的地方良种与矮化改良的品种并存。为探明其需氮规律,实现差异化施肥的高产管理,以湖南主栽的高秆地方良种安化小籽、矮秆现代品种湘黑小果为材料,设置4个基施复合肥用量0、450、600、750 kg/hm^(2),分别代表土壤背景... 南方小花生植株高大的地方良种与矮化改良的品种并存。为探明其需氮规律,实现差异化施肥的高产管理,以湖南主栽的高秆地方良种安化小籽、矮秆现代品种湘黑小果为材料,设置4个基施复合肥用量0、450、600、750 kg/hm^(2),分别代表土壤背景(CK)、低肥(F30)、中肥(F40)、高肥(F50)水平,于4个生育时期测定并分析植株各器官氮含量、积累与分配状况。结果表明:氮含量以高秆品种果>叶>根>茎为序;矮秆品种则以叶>果>根>茎为序。叶、根氮含量表现为高秆<矮秆,而茎、果反之。增施肥料对氮含量的影响程度总体趋势为茎>叶>根>果,利于营养器官的氮素同化吸收。氮积累量两品种各器官以叶>果>茎>根为序。除苗期外,其余时期的全株、叶、茎氮积累量表现为高秆>矮秆;根在苗期、结荚期为高秆<矮秆,其余时期相反;果则为高秆<矮秆。施肥利于营养器官前期的氮素积累。氮素分配率两品种均以叶最高,荚果和茎其次,根最少。地上部为高秆>矮秆,而地下部反之,说明矮秆植株吸收的氮素更利于转运到荚果。氮素利用效率均为矮秆>高秆,氮素生产效率、氮肥偏生产力两品种均以F40、F30最高,过度施肥降低氮素利用效率。综上,矮秆品种氮素积累量对增肥的响应度较低,总积累量虽然较少而在荚果中分配较多,并具有更高的氮素利用效率;品种株型特点应作为南方典型贫瘠酸性红壤区小籽花生生产上确定施肥量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当地品种 矮秆品种 株型 施肥量 氮素 需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肥对不同粒型花生开花、下针、结果动态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肖萍 唐康 +4 位作者 谭红娇 曾宁波 罗梓楠 刘登望 李林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3-1311,共9页
为探究在瘠薄红壤旱地施用钙肥对花生生殖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大粒品种湘花2008、中粒品种湘花55、小粒品种蓝山小籽,设置施钙和不施钙两个处理,进行土柱栽培,调查和测定花生花、果针、荚果发育动态。结果表明:(1)施钙促进前期开花,... 为探究在瘠薄红壤旱地施用钙肥对花生生殖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大粒品种湘花2008、中粒品种湘花55、小粒品种蓝山小籽,设置施钙和不施钙两个处理,进行土柱栽培,调查和测定花生花、果针、荚果发育动态。结果表明:(1)施钙促进前期开花,控制中、后期开花,缩短花期;大、中、小粒型品种开花总量分别降低50.59%、38.47%、26.55%;减少高位花量,增加低位花量,提高有效花期内的开花总量。(2)施钙提高前期总果针数,降低生育后期果针数及未入土果针数,对前期未入土果针数影响不大;其中大粒型果针数受施钙的影响大于中粒型和小粒型,分别降低68.38%、53.55%、54.83%。(3)施钙提高不同粒型总果数尤其是中大果数,降低后期幼果数,且对大、中粒型品种的影响均大于小粒型品种。(4)施钙可以提高成果率,对不同粒型的成果率的效果表现为:大粒型>小粒型>中粒型。综上,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对南方缺钙瘠薄红壤旱地的适应性存在差异,从增产角度考虑,初步确定适宜种植大粒型品种,并在种植过程中建议增施钙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肥 红壤 花生 不同粒型 生殖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渍涝对不同耐性花生品种根系形态特征及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昊 刘振宏 +4 位作者 曾宁波 唐康 罗梓楠 刘登望 李林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84-892,共9页
为解析渍涝对花生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以耐性品种湘花2008与敏感品种中花4号根系为研究材料,在自制根架系统内进行盆栽培养,于幼苗期分别进行0、3、6、9、12 d渍涝胁迫处理,通过根系的鲜(干)重以及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不同耐性花生品种... 为解析渍涝对花生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以耐性品种湘花2008与敏感品种中花4号根系为研究材料,在自制根架系统内进行盆栽培养,于幼苗期分别进行0、3、6、9、12 d渍涝胁迫处理,通过根系的鲜(干)重以及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不同耐性花生品种根系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渍涝胁迫下中花4号根系受影响较大,随着淹水天数延长,根系颜色加深,臭味加重,而湘花2008仅根系中、上部根色变黄,臭味较轻,湘花2008根系鲜重耐渍系数高于中花4号。湘花2008出现了通气组织,且随着淹水时间增加,通气组织数量增加、横截面积加大;主根中段木质部基本保持正常,导管大体呈射线状分布。而中花4号未形成明显的通气组织,木质部和导管呈不规则分布。湘花2008主根细胞内的细胞核、线粒体虽受到影响,但仍能维持细胞活动,保持根系生长状态。中花4号细胞器受渍涝胁迫较敏感,加速衰老死亡。综上认为,渍涝胁迫下湘花2008根色和根味受影响较小,主根出现了通气组织,主根中段木质部与细胞中的细胞核、线粒体基本正常。而中花4号根色和根味受影响较重,未形成明显的通气组织,主根中段木质部和导管呈不规则分布,主根中段细胞中的细胞质溶解,线粒体异常。本研究可为解析花生耐渍涝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根系 耐涝性 形态特征 解剖结构 通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型花生种子吸胀特性及播种深度对其种际土壤温湿度与出苗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冬冬 唐康 +6 位作者 曾宁波 傅惠林 董露琳 张昊 罗梓楠 刘登望 李林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34,共8页
为明确不同粒型花生种子的吸胀特性及其大田的适宜播种深度,选用小、中小、大籽三类品种,先在室内进行25℃条件下0~10 h的清水浸种试验,测定种子吸水能力;然后在夏初正常气候条件下进行2、4、6、8 cm (SD2、SD4、SD6、SD8)4个播种深度试... 为明确不同粒型花生种子的吸胀特性及其大田的适宜播种深度,选用小、中小、大籽三类品种,先在室内进行25℃条件下0~10 h的清水浸种试验,测定种子吸水能力;然后在夏初正常气候条件下进行2、4、6、8 cm (SD2、SD4、SD6、SD8)4个播种深度试验,研究其对播种出苗期田间小气候、种际土壤温湿度、出苗率及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籽品种吸水量最多,是中小籽、小籽的1.12~1.55倍,但吸水速度最慢,小籽吸水最快,这是大籽花生应适当深播而小籽花生可适当浅播的水分生理基础。(2)播深对种际生境有重大影响。外界气温及其有效积温与种际土温及其有效积温相差较大,但两个环境温度间高度正相关。播种出苗期15 d内三类品种各播深的平均种际土温比日均气温高1.93~2.20℃,有效积温高28.5~32.5℃。随着播深增加,各品种种际有效积温呈现出由少到多的二次抛物线趋势,即SD2、SD4有效积温少于SD6、SD8。各品种种际土壤含水量整体表现SD8、SD2>SD4>SD6,即播种最深、最浅处的土壤湿度大于播深中等的湿度。(3)播深对出苗率与幼苗素质有重要影响,中小籽、大籽品种出苗率对播深的响应比小籽更敏感。小籽和中小籽品种播深均以4 cm为宜,大籽品种播深以6 cm为宜,可使出苗快、出苗率高和幼苗素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 种子吸胀 播种深度 种际土壤温湿度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