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茨菇等几种水生作物栽培史考
被引量:
9
1
作者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05年第1期26-34,共9页
茨菇等水生作物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辅助食物 ,但对它们的栽培历史和起源问题少有研究。本文根据野生种的现代分布结合历史文献记载 ,以及它们生长的环境要求 ,对这些作物的起源作了简单的考察。
关键词
茨菇
作物栽培
野生种
水生
生长
南方
栽培历史
中国
考察
环境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荔枝的起源和栽培发展史
被引量:
5
2
作者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01年第3期71-78,共8页
一、荔枝的分布和栽培历史 无患子科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是具有我国华南特色的美味水果,也是热带珍贵果树之一。这种水果在世界其他地方栽培甚少,只有我国才有大量的商品栽培。其中广东栽培最多,具有的荔枝品种也较多,达 67个。著...
一、荔枝的分布和栽培历史 无患子科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是具有我国华南特色的美味水果,也是热带珍贵果树之一。这种水果在世界其他地方栽培甚少,只有我国才有大量的商品栽培。其中广东栽培最多,具有的荔枝品种也较多,达 67个。著名的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以及名优品种增城挂绿、五华蕉核荔枝和花县蕉核淮枝等。正常年产量在七八万吨,1990年产量为 9.73万吨。福建栽培规模仅次于广东,有 40个荔枝品种,主要有乌叶、兰竹、陈紫、下番枝、宋家香、绿荷苞和元红等。广西也是我国荔枝的重要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栽培
《荔枝谱》
《广东新语》
龙眼
生荔枝
荔枝品种
明清时期
中国农业
中国果树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从中国的植物引种及其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罗桂环
《古今农业》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我国园艺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明末以来,西方人从我国进行了大量的植物引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笔者在此就一些较有影响的植物,作些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促进这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植物引种
猕猴桃
传教士
杜鹃花
园艺植物
蔷薇属植物
美国农业部
英国东印度公司
西方人
英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油菜栽培起源考
被引量:
5
4
作者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15年第3期23-28,共6页
油菜的名称最早见于宋代,当时指的是油白菜,它主要见于浙江、江苏等江南省区栽培。芸苔原本可能是一种芥菜型油菜,将芸苔指为油菜始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后来油白菜又被称作“芸苔”,油菜和芸苔逐渐变成同义词。从明代开始我国...
油菜的名称最早见于宋代,当时指的是油白菜,它主要见于浙江、江苏等江南省区栽培。芸苔原本可能是一种芥菜型油菜,将芸苔指为油菜始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后来油白菜又被称作“芸苔”,油菜和芸苔逐渐变成同义词。从明代开始我国就栽培白菜型和芥菜型两种类型的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起源
宋代
《本草纲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一部重要的生物学著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被引量:
3
5
作者
罗桂环
《古今农业》
1997年第2期31-36,共6页
《诗经》是我国西周至春秋时期流传诗歌的一部总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因此,儒家宗师孔子认为,学习《诗经》可以“多识鸟兽草本之名”。他的言论唤起后世学术界对《诗经》中生物内容的注重。另一方面,由于这部诗集中的诗年代...
《诗经》是我国西周至春秋时期流传诗歌的一部总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因此,儒家宗师孔子认为,学习《诗经》可以“多识鸟兽草本之名”。他的言论唤起后世学术界对《诗经》中生物内容的注重。另一方面,由于这部诗集中的诗年代久远,其中许多生物的名称已有变更,后人渐觉不知所云。在这种情况下,自秦汉以降,不少学者都对《诗经》中的生物作过注解,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当推三国时期的陆机。他所撰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不但对人们认识《诗经》中的生物颇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诗经》
生物学价值
陆机
形态特征
浮水植物
《尔雅》
生物学知识
《神农本草经》
壳斗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杏和樱桃的栽培史略
被引量:
4
6
作者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13年第2期38-46,共9页
发源我国北方地区的杏和樱桃,是我国两种古老的果树。它们在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仍有大量的野生种分布。根据考古资料和相关的文献记载,这两种水果在我国有三千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古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杏
樱桃
栽培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梨史源流
被引量:
3
7
作者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14年第3期49-58,共10页
梨在我国约有3000年栽培史。它可能首先在江淮地区被驯化,然后迅速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形成优质类群产区。它不仅是我国古代重要果树,梨花也是古人最喜欢的花卉之一,梨树的木材在中国古代也有广泛的用途。
关键词
梨
起源
江淮
华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薯芋类作物的栽培起源和发展
被引量:
2
8
作者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00年第2期23-29,共7页
在我国栽培的根茎类植物中,薯芋显然是很重要的一类。众所周知,薯芋是我国人民对一类根茎作物的统称。它实际是一个总名,主要包括今天薯和芋两个类型的作物。前者收获的是肉质的圆柱形、或块状的地下茎,后者收获的是肉质的球茎。它们分...
在我国栽培的根茎类植物中,薯芋显然是很重要的一类。众所周知,薯芋是我国人民对一类根茎作物的统称。它实际是一个总名,主要包括今天薯和芋两个类型的作物。前者收获的是肉质的圆柱形、或块状的地下茎,后者收获的是肉质的球茎。它们分别属于今天的薯蓣科(Diocoreaceae)和天南星科(Araceae)。在我国上古时期,可能由于它们的地下茎都能吃的缘故,故以薯芋并称之。它们在我国古代的南方,有如古代北方的豆类一样,是一类既作粮食又作蔬菜的重要食用作物。虽然它们的文献记载都比较晚,但这完全是文化地理的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芋类
栽培方法
《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
《新修本草》
《管子》
天南星科
《本草纲目》
黄河流域
《山海经》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对葛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
2
9
作者
罗桂环
张彤阳
《古今农业》
2020年第3期18-23,43,共7页
葛是在中国分布很普遍的一种藤本植物,古人很早就利用它的纤维作为纺织材料,用它的块根作为食物和药物。大约在周朝的时候,它开始被栽培;葛布也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贡品,但葛始终没有成为重要的栽培作物。随当今社会的发展,它或许能在人...
葛是在中国分布很普遍的一种藤本植物,古人很早就利用它的纤维作为纺织材料,用它的块根作为食物和药物。大约在周朝的时候,它开始被栽培;葛布也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贡品,但葛始终没有成为重要的栽培作物。随当今社会的发展,它或许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
纤维植物
药物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中期以后的环境失调及治理
被引量:
1
10
作者
罗桂环
《古今农业》
1996年第2期16-22,共7页
明朝晚期,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在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出现不少人称“棚民”的相对过剩人口。他们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前往偏僻山区谋生。在所到山地搭棚而居,伐木种地。入清以后,这种棚民并未减少。清前期,大批贫民在各地“流动觅食”,以...
明朝晚期,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在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出现不少人称“棚民”的相对过剩人口。他们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前往偏僻山区谋生。在所到山地搭棚而居,伐木种地。入清以后,这种棚民并未减少。清前期,大批贫民在各地“流动觅食”,以逃避繁重的人口赋税——丁银,引起了统治者的严重不安。因为这不仅影响其财政收入,还容易使社会发生动荡,危及他们的统治。为改变这种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失调
长江流域
土壤侵蚀
《皇朝经世文续编》
棚民
相对过剩人口
地方官
秦巴山区
林则徐
国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梅栽培史略
被引量:
1
11
作者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17年第4期43-47,共5页
杨梅是特产于中国南方的一种水果,至今在浙江、福建山区仍有大量的野生种分布。根据考古资料和相关文献记载,它可能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至今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浙江可能是比较早栽培杨梅并在宋代已经形成产业的省份。
关键词
杨梅
栽培
起源
宋代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国年间两个国立研究院对农业的贡献
被引量:
1
12
作者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12年第1期67-74,共8页
民国年间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是我国两个国立科研机构。这里的生物学家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在水产资源调查研究、植物病理学和农业害虫防治,以及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体现了当时的科学家对学术研究与生产...
民国年间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是我国两个国立科研机构。这里的生物学家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在水产资源调查研究、植物病理学和农业害虫防治,以及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体现了当时的科学家对学术研究与生产实践结合的注重,具有崇高的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研究院
北平研究院
水产资源调查
植物病理学
昆虫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茨菇等几种水生作物栽培史考
被引量:
9
1
作者
罗桂环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古今农业》
2005年第1期26-34,共9页
文摘
茨菇等水生作物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辅助食物 ,但对它们的栽培历史和起源问题少有研究。本文根据野生种的现代分布结合历史文献记载 ,以及它们生长的环境要求 ,对这些作物的起源作了简单的考察。
关键词
茨菇
作物栽培
野生种
水生
生长
南方
栽培历史
中国
考察
环境要求
Keywords
Aquatic Plant, Arrowhead, Water Chestnut, Water-caltrop, Fox Nut
分类号
S645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荔枝的起源和栽培发展史
被引量:
5
2
作者
罗桂环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古今农业》
2001年第3期71-78,共8页
基金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导向支持课题
文摘
一、荔枝的分布和栽培历史 无患子科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是具有我国华南特色的美味水果,也是热带珍贵果树之一。这种水果在世界其他地方栽培甚少,只有我国才有大量的商品栽培。其中广东栽培最多,具有的荔枝品种也较多,达 67个。著名的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以及名优品种增城挂绿、五华蕉核荔枝和花县蕉核淮枝等。正常年产量在七八万吨,1990年产量为 9.73万吨。福建栽培规模仅次于广东,有 40个荔枝品种,主要有乌叶、兰竹、陈紫、下番枝、宋家香、绿荷苞和元红等。广西也是我国荔枝的重要产区。
关键词
荔枝栽培
《荔枝谱》
《广东新语》
龙眼
生荔枝
荔枝品种
明清时期
中国农业
中国果树
起源
分类号
S667.1-09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从中国的植物引种及其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罗桂环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古今农业》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文摘
我国园艺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明末以来,西方人从我国进行了大量的植物引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笔者在此就一些较有影响的植物,作些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促进这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植物引种
猕猴桃
传教士
杜鹃花
园艺植物
蔷薇属植物
美国农业部
英国东印度公司
西方人
英国人
分类号
S322-09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油菜栽培起源考
被引量:
5
4
作者
罗桂环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古今农业》
2015年第3期23-28,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项目”资助
文摘
油菜的名称最早见于宋代,当时指的是油白菜,它主要见于浙江、江苏等江南省区栽培。芸苔原本可能是一种芥菜型油菜,将芸苔指为油菜始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后来油白菜又被称作“芸苔”,油菜和芸苔逐渐变成同义词。从明代开始我国就栽培白菜型和芥菜型两种类型的油菜。
关键词
油菜
起源
宋代
《本草纲目》
Keywords
Rape rape, Origin, the Song Dynasty Dynasty, Ben Cao Gang Mu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一部重要的生物学著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被引量:
3
5
作者
罗桂环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古今农业》
1997年第2期31-36,共6页
文摘
《诗经》是我国西周至春秋时期流传诗歌的一部总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因此,儒家宗师孔子认为,学习《诗经》可以“多识鸟兽草本之名”。他的言论唤起后世学术界对《诗经》中生物内容的注重。另一方面,由于这部诗集中的诗年代久远,其中许多生物的名称已有变更,后人渐觉不知所云。在这种情况下,自秦汉以降,不少学者都对《诗经》中的生物作过注解,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当推三国时期的陆机。他所撰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不但对人们认识《诗经》中的生物颇有帮助。
关键词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诗经》
生物学价值
陆机
形态特征
浮水植物
《尔雅》
生物学知识
《神农本草经》
壳斗科
分类号
Q1-4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杏和樱桃的栽培史略
被引量:
4
6
作者
罗桂环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古今农业》
2013年第2期38-46,共9页
基金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资助项目
文摘
发源我国北方地区的杏和樱桃,是我国两种古老的果树。它们在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仍有大量的野生种分布。根据考古资料和相关的文献记载,这两种水果在我国有三千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古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杏
樱桃
栽培史
Keywords
Apricot
Chinese Cherry
Cultivation History
分类号
S662.5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梨史源流
被引量:
3
7
作者
罗桂环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古今农业》
2014年第3期49-58,共10页
基金
所内"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项目"资助
文摘
梨在我国约有3000年栽培史。它可能首先在江淮地区被驯化,然后迅速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形成优质类群产区。它不仅是我国古代重要果树,梨花也是古人最喜欢的花卉之一,梨树的木材在中国古代也有广泛的用途。
关键词
梨
起源
江淮
华北
Keywords
Pear, Origin, Yangze River and Huai River, North China
分类号
S661.2-09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薯芋类作物的栽培起源和发展
被引量:
2
8
作者
罗桂环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古今农业》
2000年第2期23-29,共7页
基金
自然科学史所导向支持课题
文摘
在我国栽培的根茎类植物中,薯芋显然是很重要的一类。众所周知,薯芋是我国人民对一类根茎作物的统称。它实际是一个总名,主要包括今天薯和芋两个类型的作物。前者收获的是肉质的圆柱形、或块状的地下茎,后者收获的是肉质的球茎。它们分别属于今天的薯蓣科(Diocoreaceae)和天南星科(Araceae)。在我国上古时期,可能由于它们的地下茎都能吃的缘故,故以薯芋并称之。它们在我国古代的南方,有如古代北方的豆类一样,是一类既作粮食又作蔬菜的重要食用作物。虽然它们的文献记载都比较晚,但这完全是文化地理的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说。
关键词
薯芋类
栽培方法
《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
《新修本草》
《管子》
天南星科
《本草纲目》
黄河流域
《山海经》
起源
分类号
S632-0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对葛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
2
9
作者
罗桂环
张彤阳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古今农业》
2020年第3期18-23,43,共7页
文摘
葛是在中国分布很普遍的一种藤本植物,古人很早就利用它的纤维作为纺织材料,用它的块根作为食物和药物。大约在周朝的时候,它开始被栽培;葛布也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贡品,但葛始终没有成为重要的栽培作物。随当今社会的发展,它或许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葛
纤维植物
药物
开发利用
Keywords
Kudzu
Fiber plant
Medicin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分类号
S561-0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中期以后的环境失调及治理
被引量:
1
10
作者
罗桂环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古今农业》
1996年第2期16-22,共7页
文摘
明朝晚期,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在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出现不少人称“棚民”的相对过剩人口。他们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前往偏僻山区谋生。在所到山地搭棚而居,伐木种地。入清以后,这种棚民并未减少。清前期,大批贫民在各地“流动觅食”,以逃避繁重的人口赋税——丁银,引起了统治者的严重不安。因为这不仅影响其财政收入,还容易使社会发生动荡,危及他们的统治。为改变这种局面。
关键词
环境失调
长江流域
土壤侵蚀
《皇朝经世文续编》
棚民
相对过剩人口
地方官
秦巴山区
林则徐
国民政府
分类号
X320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梅栽培史略
被引量:
1
11
作者
罗桂环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古今农业》
2017年第4期43-47,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知识创造与传播"项目资助
文摘
杨梅是特产于中国南方的一种水果,至今在浙江、福建山区仍有大量的野生种分布。根据考古资料和相关文献记载,它可能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至今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浙江可能是比较早栽培杨梅并在宋代已经形成产业的省份。
关键词
杨梅
栽培
起源
宋代
浙江
Keywords
Chinese waxmyrtle, Cultivation, Origin, Song Dynasty, Zhejiang
分类号
S667.6-09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国年间两个国立研究院对农业的贡献
被引量:
1
12
作者
罗桂环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古今农业》
2012年第1期67-74,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近现代生物学史研究"(项目编号:KSCX2-YW-R-141)
文摘
民国年间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是我国两个国立科研机构。这里的生物学家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在水产资源调查研究、植物病理学和农业害虫防治,以及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体现了当时的科学家对学术研究与生产实践结合的注重,具有崇高的使命感。
关键词
中央研究院
北平研究院
水产资源调查
植物病理学
昆虫学研究
Keywords
Academia Sinica
National Academy of Peiping
Investigation of Source in Fishery
分类号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茨菇等几种水生作物栽培史考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0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荔枝的起源和栽培发展史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0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方从中国的植物引种及其影响
罗桂环
《古今农业》
199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油菜栽培起源考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古代一部重要的生物学著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罗桂环
《古今农业》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杏和樱桃的栽培史略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梨史源流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我国薯芋类作物的栽培起源和发展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古代对葛的开发利用
罗桂环
张彤阳
《古今农业》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清中期以后的环境失调及治理
罗桂环
《古今农业》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杨梅栽培史略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民国年间两个国立研究院对农业的贡献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