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引种象草栽培香菇见成效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罗朝荣
肖方道
汤陈琪
刘叶高
-
机构
福建省天溪县林委
-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1996年第1期18-19,共2页
-
文摘
随着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大发展,确切地解决了林菌矛盾,对缺乏森林资源的地区,引种象草栽培香菇,深度开发食用菌经济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尤溪县自1988年试验野草栽培香菇成功之后,1990至1991年被福建省科委和国家科委列入重点“星火计划项目”,进行了深度开发,省政府把种草栽菇列入为人民办15件大事之一来抓。几年来尤溪引种象草栽培香菇大见成效,现将其成功经验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象草 Pennisctum Purpureum schu-mach,系禾本科狼尾草属。原为非洲热带亚热带播种的多年生牧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耐旱耐瘠薄,速生丰产。①培地选择及种植方法:象草对土壤要求不严,可利用林中空地、林缘山脚路旁、河边滩涂。
-
关键词
香菇
栽培
引种象草
-
分类号
S646.120.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林边空地引种象草及栽培香菇试验
- 2
-
-
作者
罗朝荣
刘叶高
-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1992年第3期58-58,共1页
-
文摘
尤溪县是全国南方的重点林业县,全县有林业用地27.6万ha,占全县土地总面积80%以上,森林蓄积量达1570万m^3,森林覆盖率达70.9%。大林业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林业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因此,林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尤溪林业在尤溪县林业委员会的正确领导和推动下,林业生产各项工作有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多次受到部、省、市的嘉奖,为振兴尤溪经济作出了贡献。本专栏就尤溪县近年来在林业经营管理及林业科技工作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和经验向读者作一介绍,以供大家参考,从中亦可窥见尤溪县林业科技工作发展的强大后劲。
-
关键词
森林
林边空地
象草
香菇
栽培
-
分类号
S759.8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以草代木反季节周年栽培香菇技术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汤陈祺
管大耀
罗朝荣
肖方道
-
机构
福建尤溪县林委
-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1996年第4期46-46,共1页
-
文摘
1 反季节周年栽培香菇基本情况 近几年福建尤溪食用菌生产不仅形成以大规模草菌为主的生产格局,而且大力进行反季节栽培香菇成功,节约了大量木材。1993~1994两年推广周年(四季)栽培香菇1250万袋,占香菇3013万袋的41.4×10^(-2),与木屑栽培香菇比,降低了成本,为菇农脱贫致富,为开发食用菌闯出新路。2 反季节周年栽培香菇基本原理 除以草(芦苇、象草、巴茅、五节芒、芒箕)代木作原料外,充分利用尤溪得天独厚自然气候优势,科学安排草种搭配比例,菌种菌株的选择与季节和温型(即内外界最适温湿度)安排好接种期等是关键,致使四季都能出菇。如生产季节的安排,一般掌握高温型菌种先接种,低温型菌种后接种,具体时间又依海拔高低和品种不同而异。该技术于1993年在海拔800多米的汤川乡抓点试验。①4~7月,采用中温型或中偏高型,控制在10~20℃范围内,用LC081、LC26、Cr22菌株。②8~9月,采用中偏低温型或中温型,控制在5~20℃范围内,用LC206、LC081、Cr02、Cr022菌株。③10~12月,采用中偏高型或高温型,控制在12~22℃范围内,用LC220、LC26、Cr04、Cr63菌株。④12月~翌年3月,采用低温偏高型或低温型,控制在6~15℃范围内,用LC141、LC26、Cr20菌株。从草粉与杂木屑培育香菇对比试验中得知,以每1000袋(筒)
-
关键词
香姑
栽培
周年栽培
以草代木
-
分类号
S646.120.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植草代木种菇 减少水土流失 发展农村经济
- 4
-
-
作者
刘叶高
肖方道
罗朝荣
张登正
林占熺
-
机构
尤溪县食用菌办
联合乡食用菌站
福建农学院
-
出处
《福建水土保持》
1993年第2期46-49,共4页
-
文摘
本文结合尤溪县联合乡的实际情况,探讨植草代木种菇、减少水土流失、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景和对策,供有关方面参考。一、联合乡水土流失和植草种菇的状况尤溪县联合乡有12个行政村,总人口20653人,土地总面积14.9万亩,其中耕地1.5万亩,人均0.72亩,林业用地9.9万亩,人均4.79亩,森林覆盖率55.7%。1990年全乡总产值20,570,388元,人均产值996元,是个人多地少、资源贫乏、水土流失严重、
-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水土流失
植草
种菇
-
分类号
S157.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F32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