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陶瓷的精神是什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小玲访谈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曼(整理) 李兵彩(整理) +2 位作者 聂昕(整理) 周伟 黄小玲 《中国艺术》 2022年第2期5-11,共7页
中国陶瓷精神体现在六个方面的美周伟:近期,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展览,叫作“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这让我开始思考:中国陶瓷的精神到底是什么?这个展览是否抓住了中国陶瓷精神的精髓?而它又表达了什么精神?
关键词 陶瓷艺术大师 周伟 景德镇陶瓷 黄小玲 展览 精神 六个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砂艺术为何令人着迷--中国紫砂艺术家眭龙俊访谈
2
作者 罗曼(整理) 李兵彩(整理) +1 位作者 周伟(采访) 眭龙俊(受访) 《中国艺术》 2022年第5期4-14,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2021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黄坤明同志到人民美术出版社视察、调研时提出:“由衷地希望,在新时代,我们‘人美’更好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更好地以高尚的、精致的、独到的美学追求,创作更多的人民群众喜欢的,有教育意义和引导功能、学习功能的好的作品。”以高尚的、精致的、独到的美学追求为标准,寻找真正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有思想、有引领性以及人民群众认可和喜欢的艺术家,是本刊为践行这一指示而做出的尝试和探索。优秀的艺术家总是与时代紧密相连,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和传达时代精神,其创作对人民群众以及其他创作者都具有良好的引导和引领作用。人民美术出版社按照领导同志提出的要求,认真研究并形成了可以操作化的五条标准:第一,坚持正确的导向;第二,弘扬“中正大雅,朴真至美”的人美精神,人美社作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缔造的一家出版社,要在做到中正大雅的同时做到“接地气”;第三,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实践,弘扬时代精神,突出展现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第四,强调专心、专注、钻研,弘扬工匠精神,追求精致的艺术作品;第五,追求精致的同时,还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要有独到的美学追求。同时,强调不论职称、不论职务、不论称号,作品面前人人平等。为切实践行时代要求,本刊专门开设“发现优秀艺术家”专栏,经过广泛、认真、审慎的遴选,每期推出一位优秀艺术家,以社长访谈、艺术家评论和作品展示的形式,深入展现中国优秀艺术家的艺术思想与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美术出版社 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作家协会 人人平等 文艺工作者 作品展示 时代精神 紫砂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师的成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锦华访谈
3
作者 罗曼(整理) 李兵彩(整理) +2 位作者 聂昕(整理) 周伟(采访) 吴锦华(受访) 《中国艺术》 2022年第4期4-13,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2021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黄坤明同志到人民美术出版社视察、调研时提出:“由衷地希望,在新时代,我们‘人美’更好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更好地以高尚的、精致的、独到的美学追求,创作更多的人民群众喜欢的,有教育意义和引导功能、学习功能的好的作品。”以高尚、精致、独到的美学追求为标准,寻找真正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意、有思想、有引导力以及人民群众认可和喜欢的艺术家,正是本刊为践行这一指示而做出的一项尝试和探索。优秀的艺术家总是与时代紧密相连,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和传达时代精神,其创作对人民群众以及其他创作者都具有良好的引导和引领作用。人民美术出版社按照领导同志提出的要求,认真研究形成了可以操作化的五条标准:第一,坚持正确的导向;第二,弘扬“中正大雅,朴真至美”的人美精神,人美社作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缔造的一家出版社,要在做到中正大雅的同时做到“接地气”;第三,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实践,弘扬时代精神,突出展现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第四,强调专心、专注、钻研,弘扬工匠精神,追求精致的艺术作品;第五,除了追求精致以外,还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要有独到的美学追求。同时,强调不论职称、不论职务、不论称号,作品面前人人平等。为切实践行时代要求,本刊专门开设“发现优秀艺术家”专栏,经过广泛、认真、审慎的遴选,每期推出一位优秀艺术家,以社长访谈、艺术家评论和作品展示的形式,深入全面呈现中国优秀艺术家的艺术思想与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美术出版社 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作家协会 人人平等 文艺工作者 作品展示 时代精神 美学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成为探索型艺术家——艺术家汪二可访谈
4
作者 罗曼(整理) 李兵彩(整理) +1 位作者 周伟 汪二可 《中国艺术》 2023年第1期4-13,共10页
一、艺术家的成长历程:放弃再放弃,否定之否定周伟:一位艺术家之所以呈现出某种创作状态,其成长和学习经历往往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这些经历也是人们了解和认识艺术家的重要途径。那么,先请您具体谈谈您的成长、学习和创作经历。
关键词 探索型 创作状态 否定之否定 创作经历 艺术家 成长历程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寸之间见天下——篆刻艺术家张建平访谈
5
作者 罗曼(整理) 李兵彩(整理) +1 位作者 周伟 张建平 《中国艺术》 2022年第6期4-14,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代表大会 文艺工作者 中国作家协会 张建平 方寸之间 审美旨趣 优秀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云南艺术学院副院长陈劲松访谈 被引量:1
6
作者 薛倩琳(整理) 罗曼(整理) 聂昕(整理) 《中国艺术》 2021年第5期11-19,共9页
《中国艺术》:我们都知道陈院长深耕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数十载,那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开始关注民族文化艺术并在云南开展田野调查的呢?陈劲松:这要从求学之路说起。我1986年就读于云南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染织服装专业。那时云南艺术学院... 《中国艺术》:我们都知道陈院长深耕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数十载,那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开始关注民族文化艺术并在云南开展田野调查的呢?陈劲松:这要从求学之路说起。我1986年就读于云南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染织服装专业。那时云南艺术学院刚刚开设这类专业,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来自四川美术学院,如专业创办人、主课教师孙云玲、陈祖骥、孙德贤等,他们都深受留法学者李有行先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艺术学院 工艺美术系 民族文化艺术 四川美术学院 美美与共 创办人 服装专业 任课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可持续思维介入乡村环境设计
7
作者 罗曼(整理) 邹洲 《中国艺术》 2023年第6期4-10,共7页
罗曼(以下简称“罗”):作为云南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的主任,您想必对各种现代化和因地制宜的环境设计都做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那么,请您简要谈一谈近年来在此方面主要做了哪些探索。邹洲(以下简称“邹”):设计是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 罗曼(以下简称“罗”):作为云南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的主任,您想必对各种现代化和因地制宜的环境设计都做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那么,请您简要谈一谈近年来在此方面主要做了哪些探索。邹洲(以下简称“邹”):设计是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而环境设计作为“设计学大树”的分枝,强调结构与体验、技术与艺术、实验与实践的结合,更综合了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等人居科学,不断拓展着学科的内涵与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环境 室内设计 云南艺术学院 技术与艺术 因地制宜 实验与实践 内涵与外延 人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8
作者 罗曼(整理) 罗宇杰 《中国艺术》 2023年第3期4-11,共8页
罗曼:在您的建筑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环境、材料的爱惜。这想必得益于您对“自然建造”这一建筑理念的实践。那么,请您结合您的学习和创作经历,谈一谈您是如何接触并不断探索这一设计理念的。罗宇杰:对于“自然建造”... 罗曼:在您的建筑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环境、材料的爱惜。这想必得益于您对“自然建造”这一建筑理念的实践。那么,请您结合您的学习和创作经历,谈一谈您是如何接触并不断探索这一设计理念的。罗宇杰:对于“自然建造”这一理念,我最初是通过“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 Award”奖了解到的。后来,我也了解了一些前辈对“自然建造”理念的不同解释,其中有一位老师的解读就非常有趣,即如果把鸟筑巢看作自然建造,那人类建造城市也应该是一种自然建造。我自己对“自然建造”理念的解读是回到建筑真实、基本、不矫揉造作的建造方式中。在平时,我会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具体的建筑设计活动。这也可以说是对“自然建造”这一理念的实践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造方式 创作经历 建筑理念 实践与应用 建筑设计 不断探索 人与自然的和谐 设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艺术与科技结合打造有温度的视觉空间
9
作者 罗曼(整理) 《中国艺术》 2023年第5期4-11,共8页
罗曼(以下简称“罗”):作为“咀嚼间”的创始人,您做了很多富有创意的艺术项目,致力于通过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策略为观者打造全新的感官体验。那么,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工作室创立的初衷及您的艺术追求吗?何为(以下简称“何”):我创立“咀... 罗曼(以下简称“罗”):作为“咀嚼间”的创始人,您做了很多富有创意的艺术项目,致力于通过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策略为观者打造全新的感官体验。那么,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工作室创立的初衷及您的艺术追求吗?何为(以下简称“何”):我创立“咀嚼间”的很重要的积淀,就是在美国纽约的工作和生活经历。2015至2018年间,我在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艺术科技部工作。在那里,艺术与科技是我与同事们的共同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空间 感官体验 共同话题 艺术与科技 工作室 富有创意 咀嚼 艺术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近人尺度的空间
10
作者 罗曼(整理) 魏娜 《中国艺术》 2023年第2期4-10,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点明了当前思想引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武装青年和感召青年。为贯彻这一时代要求,并响应《“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培养扶持一批青年艺术家的号召,本刊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点明了当前思想引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武装青年和感召青年。为贯彻这一时代要求,并响应《“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培养扶持一批青年艺术家的号召,本刊继“发现优秀艺术家”专栏之后,特别推出“发现优秀青年艺术家”专栏,重点关注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之路,从美术学术和出版的角度助力青年艺术家的发展和进步,以期向社会输送一批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优秀的艺术家总是与时代紧密相连,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和传达时代精神,其创作对人民群众以及其他创作者都具有良好的引导和引领作用。本专栏依托优秀艺术家提名推荐、院校及艺术机构推选、社会公开征集这三种形式,认真、审慎地遴选出了一批以“传神”“日新”为宗的优秀青年艺术家。我们将在每期推出其中三位,以主编访谈、创作自述和作品展示的形式,深入、全面地呈现他们的创作面貌与艺术精神。我们相信,在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青年艺术家定会在守正创新中砥砺前行,正所谓“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发展规划 提名推荐 中国式现代化 作品展示 成长之路 战略性工作 引领作用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隐喻意义和形式表达间的平衡
11
作者 罗曼(整理) 李兵彩(整理) 倪一旻 《中国艺术》 2023年第2期11-15,共5页
罗曼(以下简称“罗”):成长氛围与经历,对一个人的塑造和影响往往是深刻而长远的。据了解,您的父亲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您从小就在艺术方面有所积累。听闻少年时您随父亲在芬兰生活了几年,接触和了解了芬兰的文化艺术... 罗曼(以下简称“罗”):成长氛围与经历,对一个人的塑造和影响往往是深刻而长远的。据了解,您的父亲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您从小就在艺术方面有所积累。听闻少年时您随父亲在芬兰生活了几年,接触和了解了芬兰的文化艺术。那么,您父亲和芬兰的生活经历对您后来的学习、创作以及设计观念、思想的形成都具体产生了哪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观念 人的塑造 隐喻意义 形式表达 服装设计师 成长氛围 芬兰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的温度与精度
12
作者 罗曼(整理) 李泳征 《中国艺术》 2023年第4期4-11,共8页
罗曼:据了解,“温度与精度”这一设计理念始终贯穿于您的建筑设计之中。该理念的运用在给人以情感共鸣的同时,还能够强调建筑的“完成度”。那么,请您结合作品,具体谈一谈这一设计理念。李泳征:“温度与精度”的设计理念可以被简单地总... 罗曼:据了解,“温度与精度”这一设计理念始终贯穿于您的建筑设计之中。该理念的运用在给人以情感共鸣的同时,还能够强调建筑的“完成度”。那么,请您结合作品,具体谈一谈这一设计理念。李泳征:“温度与精度”的设计理念可以被简单地总结为:建筑是一种人文温度,也是一种技术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完成度 情感共鸣 设计理念 精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