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MR的非饱和土相对渗透系数快速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陶高梁 彭寅杰 +4 位作者 陈银 肖衡林 罗晨晨 钟楚珩 雷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0-479,共10页
非饱和土的渗透系数作为研究非饱和土中水分运移的重要参数,直接测量方法原理简明但试样尺寸较大,耗时较长;土-水特征曲线(SWCC)间接预测方法由于需要获取土-水特征曲线,同样较为耗时,工作量较大。为此,结合核磁共振(NMR)理论与渗流理... 非饱和土的渗透系数作为研究非饱和土中水分运移的重要参数,直接测量方法原理简明但试样尺寸较大,耗时较长;土-水特征曲线(SWCC)间接预测方法由于需要获取土-水特征曲线,同样较为耗时,工作量较大。为此,结合核磁共振(NMR)理论与渗流理论提出了不同孔径孔隙通道渗透系数与弛豫时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大小孔隙通道渗透系数进行累加,提出了基于核磁共振的饱和/非饱和土渗透系数预测模型和快速预测方法。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以湖南黏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初始孔隙比试样脱湿、吸湿过程以及饱和状态下的95次核磁共振试验,获取相应的NMR曲线,采用瞬时剖面法获取不同初始孔隙比试样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并与该模型预测值对比。研究发现:利用脱湿、吸湿过程不同含水率下NMR曲线以及饱和状态的NMR曲线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但基于饱和状态下试样的NMR曲线预测效果相对最好,测量成本和耗时也最小,因此建议采用饱和状态试样NMR曲线直接预测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饱和/非饱和渗透系数 孔隙通道 弛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小儿肠造口护理保护装置用于造口护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颖 张云平 +3 位作者 罗晨晨 闫妮 霍琳琳 秦小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22-23,共2页
为解决小儿肠造瘘术后的家庭护理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应于各年龄段小儿使用的肠造口护理保护装置,有效地减少了术后造口旁疝、造口周围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保证了Ⅱ期肠还纳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患儿 肠造瘘术 肠造口护理保护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阴囊托带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颖 王婉秋 +2 位作者 周红霞 孟棣 罗晨晨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30-30,共1页
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常需要手术治疗。由于阴囊壁血运丰富,富于伸张性,缺乏压迫作用,故阴囊手术后易发生血肿、水肿、伤口感染[1]。适当托起阴囊可有效减轻或预防水肿,传统的方法是用毛巾、衣物、棉垫折叠起... 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常需要手术治疗。由于阴囊壁血运丰富,富于伸张性,缺乏压迫作用,故阴囊手术后易发生血肿、水肿、伤口感染[1]。适当托起阴囊可有效减轻或预防水肿,传统的方法是用毛巾、衣物、棉垫折叠起来或将整卷卫生纸垫在阴囊下,以抬高阴囊。以上方法要求患儿平卧于床上,不能随意活动,但术后患儿因切口疼痛及恐惧而产生不安全感,加之患儿好动的特点,不愿意卧床,常导致承托物移位、滑脱;另外,这些方法只有减轻重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水肿 腹股沟斜疝 鞘膜积液 隐睾 阴囊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VG模型的变形土进气吸力值预测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陶高梁 罗晨晨 +2 位作者 李丽华 李奕 李梓月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88,102,共6页
土体进气吸力值是土-水特征曲线的重要参数,研究非饱和变形土体的水力及力学性质时,需要对其进行预测。结合Van Genuchten(VG)模型与压缩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变化规律,建立了变形土进气吸力值简便预测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 土体进气吸力值是土-水特征曲线的重要参数,研究非饱和变形土体的水力及力学性质时,需要对其进行预测。结合Van Genuchten(VG)模型与压缩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变化规律,建立了变形土进气吸力值简便预测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以湖南黏性土为例,采用压力板仪测量其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数据,将不同初始孔隙比黏性土进气吸力值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此外,采用VG模型对已有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模型进行简化统一,并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简便有效性。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理论预测变形土进气吸力值的新方案,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吸力值 黏土 土-水特征曲线 Van Genuchten模型 非饱和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始孔隙比下非饱和黏土渗透性试验研究及模型预测 被引量:15
5
作者 陶高梁 吴小康 +3 位作者 甘世朝 肖衡林 马强 罗晨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61-1770,1777,共11页
不同初始孔隙比下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试验测量及预测,是进行非饱和土渗流分析及水-力耦合研究的基础,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湖南邵阳红黏土为例,利用千斤顶制备5种不同初始孔隙密度塑土样;采用压力板仪测量其土-水特征曲线;选用变... 不同初始孔隙比下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试验测量及预测,是进行非饱和土渗流分析及水-力耦合研究的基础,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湖南邵阳红黏土为例,利用千斤顶制备5种不同初始孔隙密度塑土样;采用压力板仪测量其土-水特征曲线;选用变水头法测量其饱和渗透系数;自制有机玻璃桶试验装置,采用瞬态剖面法进行非饱和渗透试验,测量不同初始孔隙比土样的非饱和渗透系数。选用CCG(Childs和Collis-George)修正模型和陶-孔模型预测非饱和渗透系数,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模型有效性。以上述试验及模型预测的成果为基础,研究初始孔隙比对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湖南非饱和黏性土渗透系数随基质吸力增加而降低,在低基质吸力阶段(100 k Pa以内)变化较为剧烈,在高基质吸力阶段(100 kPa以上)变化较为缓慢;CCG模型预测误差较大,陶-孔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总体吻合较好;进气值之后,初始孔隙比对非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较小,对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较大,相同基质吸力条件下初始孔隙比越小,相对渗透系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土-水特征曲线 瞬态剖面法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