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中心城市近郊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
1
作者 莫琼 温茶眉 +2 位作者 罗晨伟 叶树峰 黄荣新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10期14-21,共8页
为适应强中心城市的资源分布特征,应科学编制其近郊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充分发挥线网规划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首先,明确强中心城市和近郊区的概念,分析强中心城市近郊区的交通需求特征;然后,综合考虑近郊区紧邻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与中... 为适应强中心城市的资源分布特征,应科学编制其近郊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充分发挥线网规划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首先,明确强中心城市和近郊区的概念,分析强中心城市近郊区的交通需求特征;然后,综合考虑近郊区紧邻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与中心城区间旺盛的通勤需求以及内部出行活跃等特征,从规划范围、线网规模、线网框架、方案比选和实施规划5个方面提出近郊区线网规划重点;最后,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在交通需求预测基础上,提出“井字+放射”的线网框架,并结合市级线网规划制定番禺区线网规划方案,以解决其与中心城区之间交通廊道拥堵、东西向通道缺乏的问题,充分发挥番禺区承接中心城区疏解人口、协同南沙新区发展、作为广佛同城门户的功能。希望能够为后续强中心城市近郊区轨道交通规划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 近郊区 强中心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算法的需求响应公交灵活调度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靳文舟 胡为洋 +2 位作者 邓嘉怡 罗晨伟 韦兰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需求响应公交(DRT)是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服务模式,为了使DRT理论能更贴合实际应用于低密度人口地区,提出了考虑多种车型和多种运营模式的公交灵活调度方式。首先设立车型和路径的双决策变量,并构建了考虑多种车型和多种运营模式的公交... 需求响应公交(DRT)是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服务模式,为了使DRT理论能更贴合实际应用于低密度人口地区,提出了考虑多种车型和多种运营模式的公交灵活调度方式。首先设立车型和路径的双决策变量,并构建了考虑多种车型和多种运营模式的公交灵活调度模型;然后采用大循环小循环混合模式设计了混合遗传蚁群算法HGACO,该算法混合了最近邻搜索算法、2-opt法、目的地降维算子、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最后以揭西南部部分地区至城中心的3个时段为例进行调度。结果显示:考虑多种车型和多种运营模式的公交灵活调度模型具有经济性和可操作性,该模型可以使低密度地区的需求响应调度更加科学和经济;改进的混合遗传蚁群算法HGACO的求解能力、精度和稳定性均优于原算法,可以稳定地求得DRT灵活调度问题的较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公交 灵活调度 多车型 多种运营模式 混合遗传算法 混合遗传-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叶树峰 谢志明 +1 位作者 罗晨伟 田鑫 《交通与运输》 2021年第6期36-39,共4页
为应对广州市面临的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需求,进一步保障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对广州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进行思考。首先,对国内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其次,结合广州... 为应对广州市面临的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需求,进一步保障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对广州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进行思考。首先,对国内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其次,结合广州市地下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分析广州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超前开展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的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建立地下空间三维管控系统、提前谋划地下轨道交通复合走廊、促进地下轨道交通与城市地下空间融合发展等四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规划 轨道交通地下空间 轨道交通规划管控 轨道复合通道 站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规划密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房庆恒 罗晨伟 《交通与运输》 2021年第4期61-65,共5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在轨道线网换乘、城市发展和交通出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设置数量直接影响乘客换乘效率、地铁建设和运营成本等。为研究和探索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合理数量,首先,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数...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在轨道线网换乘、城市发展和交通出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设置数量直接影响乘客换乘效率、地铁建设和运营成本等。为研究和探索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合理数量,首先,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数量的因素进行梳理;其次,按照其主导功能将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分为以衔接对外交通为主和以城市功能、市内交通为主,并以广州市和厦门市为例,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密度的概念,探究枢纽数量与城市规模、区位和人口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密度建议值,以期能够更好配合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布局规划和线网编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 规划数量 枢纽密度 人口规模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都市圈视角下的穗莞城市轨道交通衔接 规划研究
5
作者 房庆恒 田鑫 罗晨伟 《交通与港航》 2021年第4期31-37,共7页
该文从广州都市圈视角出发,以东莞市为例,对穗莞两市城市轨道衔接现状与规划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针对性提出了城市轨道衔接的目标和策略,研究提出6条跨市城市轨道通道,其中2条线路实现穗莞中心区高快速直达功能,4条线路实现邻接组团加... 该文从广州都市圈视角出发,以东莞市为例,对穗莞两市城市轨道衔接现状与规划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针对性提出了城市轨道衔接的目标和策略,研究提出6条跨市城市轨道通道,其中2条线路实现穗莞中心区高快速直达功能,4条线路实现邻接组团加密联系,并设置跨市车辆基地一处,为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衔接规划 广州都市圈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