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滞介质Q偏移技术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低信噪比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马俊彦 张龙 +2 位作者 罗昭洋 王晓涛 陈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94-99,10-11,共7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表和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常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得到的剖面分辨率低。为此,首先利用GeoEast-Diva速度建模系统提供的沿层、垂向、网格层析成像、TTI各向异性速度校正等多种速度更新手段,建立符合研究区的速度模型...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表和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常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得到的剖面分辨率低。为此,首先利用GeoEast-Diva速度建模系统提供的沿层、垂向、网格层析成像、TTI各向异性速度校正等多种速度更新手段,建立符合研究区的速度模型;开展基于GeoEast-Lightning系统的层析反演品质因子Q和黏滞介质Q偏移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振幅补偿、频率恢复和相位校正进而提高偏移成像分辨率的目的。结果表明,黏滞介质Q偏移技术有效提升了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为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地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有力支撑了该区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速度建模 网格层析 Q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尔逊—贝尔凹陷连片地震高效精细构造解释 被引量:1
2
作者 雷明 陈广坡 +3 位作者 曾永军 罗昭洋 马凤良 王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19-227,16,共10页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富油凹陷,已经进入全面精细勘探和挖潜阶段,仍然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由于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的凹陷结构、构造发育程度、沉积填充序列以及勘探工作分割和地震资料局限等原因,导致两个相邻凹陷...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富油凹陷,已经进入全面精细勘探和挖潜阶段,仍然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由于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的凹陷结构、构造发育程度、沉积填充序列以及勘探工作分割和地震资料局限等原因,导致两个相邻凹陷没有系统地进行统层研究。为此,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立足3510km^2整体连片叠前深度偏移地震数据体,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以不整合面为层序边界,单井旋回/岩性组合逐级细分层,井震联合建立了乌尔逊—贝尔凹陷19条等时地层格架,统一了下白垩统8套地层以及主要目的层14个小层的分层。同时,应用地质规律约束、断裂多属性体描述、平剖体相结合的方法对断裂体系进行分级、分块梳理和命名,高效完成了乌尔逊凹陷1900km^2断裂解释以及层位解释与追踪。应用"层控与井校联合变速成图"方法,完成乌尔逊—贝尔凹陷整体速度建模与变速成图,构造图深度误差在行业标准指标以内,为下一步开展乌尔逊—贝尔凹陷断裂机制、断裂期次、盆地演化、沉积体系、有利区带与油气运移的关系等地质综合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East解释系统 乌尔逊凹陷 贝尔凹陷 层位标定 精细构造解释 变速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齐古复杂构造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妥军军 谭佳 +3 位作者 罗昭洋 张林红 张龙 王晓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00-106,11,共8页
由于地震地质条件的限制,准噶尔南缘齐古断褶带地震资料成像精度低,井震深度误差大,严重影响齐古断褶带圈闭识别与油气发现。综合应用组合叠加保真去噪、网格层析速度反演、TTI介质各向异性校正及黏滞介质Q偏移等系列处理技术,有效改善... 由于地震地质条件的限制,准噶尔南缘齐古断褶带地震资料成像精度低,井震深度误差大,严重影响齐古断褶带圈闭识别与油气发现。综合应用组合叠加保真去噪、网格层析速度反演、TTI介质各向异性校正及黏滞介质Q偏移等系列处理技术,有效改善了齐古地震资料成像品质,提高了低信噪比区复杂构造成像精度,有力支撑了准噶尔南缘井位部署与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成像 网格层析 构造建模 Q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