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混燃料旋流预混火焰传递函数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金锋 胡宏斌 +3 位作者 姜磊 王偲臣 王博涵 罗易洲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9,共15页
为测量旋流预混燃烧器的火焰传递函数并探究其火焰动态响应特性,针对声激励下甲烷/空气和甲烷/氢/空气的燃烧特性开展实验研究,掺氢比10%~60%。声激励通过双扬声器施加,频率为20~400 Hz。释热率采用光电倍增管测量火焰自发CH*荧光信号,... 为测量旋流预混燃烧器的火焰传递函数并探究其火焰动态响应特性,针对声激励下甲烷/空气和甲烷/氢/空气的燃烧特性开展实验研究,掺氢比10%~60%。声激励通过双扬声器施加,频率为20~400 Hz。释热率采用光电倍增管测量火焰自发CH*荧光信号,速度脉动采用双麦克风法测量火焰面处空气速度脉动,并在燃烧室下游使用动态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脉动信号,采用数码相机记录火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燃料掺氢后,火焰形态由扩张的大火焰向聚拢的短火焰过渡变化,低频激励下火焰时均结构被明显改变。不同条件下的火焰传递函数均有高增益峰和低响应谷,且具备低通和带通特性,带通频率为80~200 Hz,相位则保持线性下降。特别地,高掺氢比火焰在更高频率产生了多个高增益峰,体现了掺氢火焰的高不稳定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激励 旋流火焰 氢混燃料 燃烧不稳定性 火焰传递函数 火焰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防雷接地对阴极保护系统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刚 王俊玲 +1 位作者 叶龙斌 罗易洲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1期54-56,共3页
雷电灾害是国际公认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对埋设在地下的油气管道进行雷电防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西气东输工程干线中具有3PE外防腐层的X80钢油气管道,首先沿着管道每隔500 m采用相应的防雷接地措施,将雷电流导入大地,既可达到防... 雷电灾害是国际公认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对埋设在地下的油气管道进行雷电防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西气东输工程干线中具有3PE外防腐层的X80钢油气管道,首先沿着管道每隔500 m采用相应的防雷接地措施,将雷电流导入大地,既可达到防雷目的,又可避免管道防腐层被大面积破坏。其次每隔一段间距对管道进行等电位跨接,既可保证管道之间保持稳定的等电位,又可防止管道直接产生二次放电损坏管道防腐层。最后合理选择防雷接地极材料与辅助阳极或牺牲阳极材料。采取防雷接地极通过隔离器与管道相连、辅助阳极与防雷接地极分开埋设的措施,可消除防雷接地对油气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牺牲阳极保护法 外加电流法 腐蚀 防雷 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信号迟滞对燃气轮机转速控制的影响
3
作者 赵智斌 蒋金生 +3 位作者 罗易洲 王辉 王子楠 刘培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8-124,共7页
为了获得传感器迟滞所引起的燃气轮机监测信号迟滞现象对燃气轮机转速控制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监测信号迟滞模型,并将其与燃气轮机模型和控制系统进行耦合,进行转速迟滞、压力迟滞和温度迟滞对燃气轮机转速控制的影响研究。最后,进行PI... 为了获得传感器迟滞所引起的燃气轮机监测信号迟滞现象对燃气轮机转速控制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监测信号迟滞模型,并将其与燃气轮机模型和控制系统进行耦合,进行转速迟滞、压力迟滞和温度迟滞对燃气轮机转速控制的影响研究。最后,进行PID控制参数与监测信号迟滞耦合对燃气轮机转速控制的影响研究。本文研究主要从燃料量、燃料量调节输出、燃气发生器转速、调节时间的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速迟滞和压力迟滞是燃气轮机转速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迟滞对燃气轮机转速控制无影响;改变PID控制参数有利于提升监测信号迟滞时的燃气轮机转速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信号迟滞 PID控制参数 燃料量调节输出 调节时间 转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