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工程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葛宝翔 罗明秋 《现代交通技术》 2011年第2期84-86,共3页
结合建设工程与安全事故特点,提出安全生产目标应合理定位,通过对南京长江四桥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的分析,探讨在建设现场安全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与实行分层次管理的必要性及建设过程中各层次的职责划分、管理方法。
关键词 建设工程 安全生产 管理模式 目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实践 被引量:10
2
作者 吕公河 邸志欣 +5 位作者 霍守东 罗明秋 丁建强 石太昆 舒国旭 许建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1-841,共11页
介绍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规则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在中国西部沙漠地区实现的第一块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在进行压缩感知观测系统设计时采用贪心序贯算法,以逐点增加的方式确定检波点与炮点的位置并构建观测矩阵,按照观测矩阵与稀疏... 介绍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规则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在中国西部沙漠地区实现的第一块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在进行压缩感知观测系统设计时采用贪心序贯算法,以逐点增加的方式确定检波点与炮点的位置并构建观测矩阵,按照观测矩阵与稀疏变换矩阵的不相关性来确定观测系统,然后利用确定的观测系统,基于探区的速度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以验证观测系统的有效性,从而确定最终的观测系统。针对中国西部沙漠试验区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块状非规则(随机)采样观测系统,纵横向检波点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均匀分布、激发点近于随机不规则分布。首次采用可控震源进行了数据采集,获得了1760炮的地震数据。通过数据重建,得到了4倍密度(7.5m×7.5m的面元)数据体,偏移成像后的地震剖面品质比常规剖面(15m×15m)明显提高。与规则高密度采集相比,此次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虽然检波点、炮点大幅度减少,但重建后的高密度规则数据的偏移成像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该稀疏采集试验不仅为后续高密度数据重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际资料和应用经验,而且对于东部复杂障碍区的地震数据采集也具有借鉴意义。采用"节点仪器+压缩感知+可控震源"的采集方式,将是一种最佳组合,会取得更高的效益和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 非规则采样 观测系统 数据重建 贪心序贯算法 高密度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传播的黎曼几何描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孔庆 罗明秋 李幼铭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7-651,共5页
黎曼流形是对弯曲空间的一种几何描述。地震波在复杂介质中传播的弯曲特性,符合黎曼流形的几何特性。以复杂介质中地震波的走时函数为基础,构造地震波在复杂介质中传播的黎曼几何描述,然后根据黎曼几何中协变的标量场波动方程建立了地... 黎曼流形是对弯曲空间的一种几何描述。地震波在复杂介质中传播的弯曲特性,符合黎曼流形的几何特性。以复杂介质中地震波的走时函数为基础,构造地震波在复杂介质中传播的黎曼几何描述,然后根据黎曼几何中协变的标量场波动方程建立了地震波在复杂介质中传播的标量场波动方程;最后讨论了该几何描述在射线追踪、波场模拟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传播 黎曼流形 黎曼度量 测地线 协变方程 射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过江隧道结构抗震设计研究与工程实践
4
作者 罗明秋 姜云 《现代交通技术》 2022年第1期34-41,共8页
依托南京建宁西路过江隧道工程,对盾构段和明挖段典型断面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0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作用下,隧道盾构段与明挖暗埋段静力荷载为控制工况,其所产生的内力大于地震工况,依据静力作用效果... 依托南京建宁西路过江隧道工程,对盾构段和明挖段典型断面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0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作用下,隧道盾构段与明挖暗埋段静力荷载为控制工况,其所产生的内力大于地震工况,依据静力作用效果进行结构配筋可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隧道结构抗震设计的重点为加强构造措施,包括设置变形缝、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管片纵缝设置螺栓接头连接、管片环缝采用剪力销等。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抗震与减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江隧道 盾构隧道 明挖隧道 地震作用 结构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典型地层盾构隧道地表沉降分析
5
作者 罗明秋 《市政技术》 201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以江苏省南京市宁和城际TA03标段铁—春盾构区间隧道为例,结合现场实测地表沉降数据,对南京典型地层下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受地层稳定性影响较大,硬质地层占比越高,地层稳定性越好,盾构施工产生的... 以江苏省南京市宁和城际TA03标段铁—春盾构区间隧道为例,结合现场实测地表沉降数据,对南京典型地层下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受地层稳定性影响较大,硬质地层占比越高,地层稳定性越好,盾构施工产生的地表沉降值越小;地层稳定性越高,纵向地表由隆起变形转为沉降变形的速度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隧道 盾构 地表沉降 硬质地层占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钢筋混凝土榫传剪器群施工技术
6
作者 罗明秋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5年第A01期55-56,共2页
结合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实际工程,主要介绍了其锚碇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榫传剪器群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芯棒钢筋桁架定位和锚固区混凝土单侧多层浇筑等施工工艺,有效的解决了钢筋混凝土榫传剪器群施工过程中的技... 结合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实际工程,主要介绍了其锚碇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榫传剪器群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芯棒钢筋桁架定位和锚固区混凝土单侧多层浇筑等施工工艺,有效的解决了钢筋混凝土榫传剪器群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类似工程提供施工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榫 传剪器群 芯棒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