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加热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1
作者 袁淼 李文敏 +2 位作者 王韬 罗明磊 吕阳 《食品界》 2024年第5期122-124,共3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加热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在食品加工领域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食品加热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在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和降低能耗方面的独特优势。同时对该系统设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加热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在食品加工领域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食品加热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在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和降低能耗方面的独特优势。同时对该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旨在加强食品加热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的优化。这些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食品加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控制系统 食品加工领域 对策建议 产品质量 系统设计过程 独特优势 智能化水平 深入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在4个烟草品种上的适合度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明磊 田小草 +6 位作者 刘万学 张桂芬 何元胜 陈小龙 桂富荣 张毅波 余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168,共7页
本文以新发重大恶性外来入侵物种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为研究对象,明确了其在云南地区4个主栽烟草品种(‘云烟87’‘云烟99’‘K326’和‘红大’)上的适合度,评估了危害风险。研究结果显示,番茄潜叶蛾在4个烟草品种上均能... 本文以新发重大恶性外来入侵物种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为研究对象,明确了其在云南地区4个主栽烟草品种(‘云烟87’‘云烟99’‘K326’和‘红大’)上的适合度,评估了危害风险。研究结果显示,番茄潜叶蛾在4个烟草品种上均能够完成生活史,并且成虫生殖力、后代羽化量、羽化率及雌雄成虫寿命在不同烟草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后代孵化量和孵化率均差异显著。番茄潜叶蛾在‘云烟99’上孵化量和孵化率(38%)最大,在‘云烟87’上最小(孵化率为15%)。雌雄性番茄潜叶蛾幼虫在不同烟草品种上的幼虫期和成虫前期的发育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且性别和品种对幼虫期和成虫前期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番茄潜叶蛾在‘云烟99’上的发育速率最快,雌雄虫完成从卵到成虫的发育分别需要约39 d和35 d;在‘红大’上的发育速率最慢,雌雄虫完成发育分别需要约44 d和38 d。本研究结果明确了番茄潜叶蛾对云南地区4个主栽烟草品种的为害潜力,同时为当地监测和防控该害虫为害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烟草 适合度 产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热性能石墨烯加热装置构建及其在航天食品加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罗明磊 袁淼 +2 位作者 赵伟 董海胜 臧鹏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3,共6页
针对现有载人飞行器上航天食品加热器加热效率低、加热时间长、资源消耗多的问题,提出利用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以其作为热源,开展对航天食品加热效果试验研究。搭建以石墨烯材料为热源的加热装置,对不同种类航天食品进行加热试验,对石... 针对现有载人飞行器上航天食品加热器加热效率低、加热时间长、资源消耗多的问题,提出利用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以其作为热源,开展对航天食品加热效果试验研究。搭建以石墨烯材料为热源的加热装置,对不同种类航天食品进行加热试验,对石墨烯材料的热稳定性、升温速度、航天食品加热时间、加热均匀性等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石墨烯作为热源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升温速度快,能够实现航天食品的快速、均匀加热。可利用石墨烯材料作为热源设计食品加热器,实现航天食品的高效快速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高导热性能 加热装置 航天食品 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贵铁路上高山隧道超大型溶洞处理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方振华 余庆 +2 位作者 岳志勤 丁浩江 罗明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5-110,共6页
隧道施工遇超大型溶洞,需对其进行科学地分析,查明其工程特性、分析评价其稳定性,进而制定安全、可靠、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成贵铁路上高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揭示出115 m×90 m×20 m(长×宽×高)的超大型溶洞大厅,底... 隧道施工遇超大型溶洞,需对其进行科学地分析,查明其工程特性、分析评价其稳定性,进而制定安全、可靠、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成贵铁路上高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揭示出115 m×90 m×20 m(长×宽×高)的超大型溶洞大厅,底部岩溶堆积物厚30~49 m,隧道穿越长度约80 m。现场通过补充测绘、地质调查、钻探及内业分析对该超大型溶洞进行了详细的补充地质勘察。综合分析得出:岩溶大厅顶板大部分区域稳定性差,侧壁稳定性较差,但隧底堆积体整体是稳定的,经综合比选,采用填充混凝土的方法对溶洞大厅顶板及侧壁进行稳定处理;钻探查明溶洞底部堆积体最深可至隧底以下约49 m,层间夹有粗圆砾,且溶洞内揭示有稳定的地下水位,因此底部堆积体存在颗粒物质流失的隐患,研究后决定隧底采用桩板结构形式。经现场实施,各项工程措施合理可行、整治效果良好,保证了成贵铁路于2019年12月的顺利通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溶洞 稳定性 理论分析 溶洞堆积体 处理方案 高速铁路隧道 成贵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隧道岩溶陷落柱成因及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振华 许卫武 +3 位作者 罗明磊 王科 冯涛 丁浩江 《铁道勘察》 2022年第6期53-58,共6页
成都至贵阳高速铁路铁盔山隧道施工过程中,部分地段遇到松散堆积不良地质体,且伴有大量涌水,给施工造成较大困难,必须通过系统勘察查明该不良地质体的成因、工程力学性质、水文地质特征,为设计施工提供准确、全面的地质依据。通过区域... 成都至贵阳高速铁路铁盔山隧道施工过程中,部分地段遇到松散堆积不良地质体,且伴有大量涌水,给施工造成较大困难,必须通过系统勘察查明该不良地质体的成因、工程力学性质、水文地质特征,为设计施工提供准确、全面的地质依据。通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地质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综合勘察和分析研究,判定该不良地质体为岩溶陷落柱,由岩溶洞穴上覆的非可溶性岩层持续塌陷而成,柱体直径约60 m,发育高度200~300 m。研究结果表明,该岩溶陷落柱及其柱边围岩属于地质体薄弱带,工程力学性质较差;该岩溶陷落柱为发育于地下水强径流带上的导水陷落柱,涌水量大,宜先利用迂回导坑进行泄水降压,再施工正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工程 不良地质体 岩溶陷落柱 工程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