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 MS的染毒(PM2.5)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鲁婷婷 秦鹏 +3 位作者 薛慧铭 冯真 罗旭萍 郑梅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4-1300,共7页
为探明PM2.5对大鼠代谢组学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C)和PM2.5模型组(MG),每组15只。将生理盐水和PM2.5混悬液分别注入各组大鼠气管,每周2次,持续4周。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对各组大鼠尿液的... 为探明PM2.5对大鼠代谢组学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C)和PM2.5模型组(MG),每组15只。将生理盐水和PM2.5混悬液分别注入各组大鼠气管,每周2次,持续4周。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对各组大鼠尿液的代谢组学变化进行检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探究整体代谢组学的变化。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库检索,从大鼠尿样中鉴定出17种潜在生物标记物,主要代谢途径涉及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相互转化、色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对乙酰氨基酚代谢、视黄醇代谢和丙戊酸代谢途径,PM2.5对大鼠诱导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扰乱大鼠体内正常代谢活动有关。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PM2.5的毒理学机制,筛选PM2.5暴露大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进一步探索PM2.5毒性作用及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PM2.5 代谢组学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