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清照与宋代女性词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斯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66,共6页
文章主要从女性文学的角度观照李清照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宋代女性词具有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自尊、自强的要求、自恋、自怜的情结等思想感情特色,在艺术上多委婉情深、率真自然、浅白通俗。李清照词集宋代女性词之人成,成为宋... 文章主要从女性文学的角度观照李清照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宋代女性词具有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自尊、自强的要求、自恋、自怜的情结等思想感情特色,在艺术上多委婉情深、率真自然、浅白通俗。李清照词集宋代女性词之人成,成为宋代女性词的杰出代表。显然,李清照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过人的抱负,使其词也有一种超乎一般女性词的“丈夫气”,从而兼有女性词和士大夫词之长,成为千古流芳的“易安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空代 女性词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易学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艺妓与元散曲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斯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4-61,共8页
本文探讨元代艺妓与元散曲的关系。作者认为,元代艺妓大量介入元散曲的演出和创作,使元散曲出现大量的赠妓之作和部分艺妓的酬和之作;使元散曲的言情作品多以书生妓女的爱情故事为典故,并带有一股艳媚之风;她们不受礼教束缚的身份... 本文探讨元代艺妓与元散曲的关系。作者认为,元代艺妓大量介入元散曲的演出和创作,使元散曲出现大量的赠妓之作和部分艺妓的酬和之作;使元散曲的言情作品多以书生妓女的爱情故事为典故,并带有一股艳媚之风;她们不受礼教束缚的身份和泼辣的性格则促进了元散曲酣畅直率风格的形成;她们作为民间艺人的文化修养则使元散曲具有很强的俗文学色彩。显然,部分赠妓之作也体现出色情庸俗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艺妓 元散曲 关汉卿 朱帘秀 赠妓曲作 艺妓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杂剧的鬼魂戏和元代的祭祀习俗 被引量:6
3
作者 罗斯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9,共6页
文章探讨元杂剧的鬼魂戏和元代的祭祀习俗。认为元杂剧的鬼魂戏主要分为祭奠神明剧、祭奠亡人剧、祭奠冤魂剧三种。元代鬼魂戏反映了元人的祭祀习俗,并体现了元人的偶象崇拜、鬼魂崇拜及儒、道、佛的思想在元人祭祀礼仪上的影响。
关键词 元杂剧 鬼魂戏 祭祀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散曲对元杂剧的桥梁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斯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45,共6页
该文探讨元散曲与元杂剧的关系。作者认为 ,元杂剧作家普遍地位低下 ,以汉族作家为主 ;而元散曲作家贵贱兼有、汉族作家与少数民族作家并存。元散曲因与元杂剧拥有共同的套曲、部分共同的作者和演员 ,成为雅、俗文学、汉族与少数民族文... 该文探讨元散曲与元杂剧的关系。作者认为 ,元杂剧作家普遍地位低下 ,以汉族作家为主 ;而元散曲作家贵贱兼有、汉族作家与少数民族作家并存。元散曲因与元杂剧拥有共同的套曲、部分共同的作者和演员 ,成为雅、俗文学、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学之间的桥梁 ,使元杂剧这一原本在民间流行的通俗文学样式得以进入元代的主流文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散曲 元杂剧 元杂剧作家 元代艺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杂剧的市民话语体系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斯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1期98-104,共7页
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研究元杂剧的语言,可知元杂剧形成了一套与士大夫阶层的话语不同的市民话语体系,如“造反者的话语体系”、“青楼话语体系”、“商人话语体系”等,它吸收了宋元以来的民间文学、市民文学的话语养分,具有鲜明的市民话语... 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研究元杂剧的语言,可知元杂剧形成了一套与士大夫阶层的话语不同的市民话语体系,如“造反者的话语体系”、“青楼话语体系”、“商人话语体系”等,它吸收了宋元以来的民间文学、市民文学的话语养分,具有鲜明的市民话语特征,反映出元代市民在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的诉求,是元代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市民话语体系 造反者 青楼 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广东曲家梁廷楠的戏曲理论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斯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86-89,共4页
清代广东曲家梁廷楠的戏曲理论罗斯宁晚清至近代,广东可谓名人辈出,以政治和文学上的成就为人们熟知;而在戏曲理论界,则有顺德人梁廷楠。一、生平和著作梁廷楠(1796—1861)字章冉,号子章,别号藤花主人,又号红醉客。道... 清代广东曲家梁廷楠的戏曲理论罗斯宁晚清至近代,广东可谓名人辈出,以政治和文学上的成就为人们熟知;而在戏曲理论界,则有顺德人梁廷楠。一、生平和著作梁廷楠(1796—1861)字章冉,号子章,别号藤花主人,又号红醉客。道光十四年(1834年)副贡生。曾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广东 曲家 梁廷楠 生平介绍 戏曲理论 戏剧结构 事件 审美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剧曲为曲与以词为曲——马致远与张可久散曲之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斯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99-102,共4页
从各体文学的角度分析马致远与张可久散曲的差异可以看出,马曲以剧曲为曲,张曲以词为曲,代表了元散曲创作中两种不同的创作方向,体现了元杂剧和元词对元散曲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马曲俗中有雅,张曲雅中有俗,张曲对马曲又有继承之处,马... 从各体文学的角度分析马致远与张可久散曲的差异可以看出,马曲以剧曲为曲,张曲以词为曲,代表了元散曲创作中两种不同的创作方向,体现了元杂剧和元词对元散曲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马曲俗中有雅,张曲雅中有俗,张曲对马曲又有继承之处,马、张二人成为元前期通俗生动的俗曲和后期文雅守律的雅曲之间过渡性的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致远 张可久 散曲 以剧曲为曲 以词为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杂剧的爱情剧和元代的节日择偶习俗 被引量:2
8
作者 罗斯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89-93,共5页
从民俗的角度看,元杂剧的爱情剧与元代节日有着密切关系。元杂剧的爱情剧故事发生的背景多在节日,多写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故事,多以大团圆作结局,与元代节日自由择偶的习俗有密切的关系,与元代的节日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元杂剧 爱情剧 节日择偶 民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韩翃形象的比较——看市井文化对元杂剧书生形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斯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0-37,共8页
论文以唐人许尧佐的小说《柳氏传》和元人乔吉的杂剧《金钱记》作比较,论说前者的韩(?)为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传统文人形象,而后者则为市民化的书生形象,打上了市民文化的印记。并从韩(?)故事的流变和乔吉的市民意识两方面探讨《金钱... 论文以唐人许尧佐的小说《柳氏传》和元人乔吉的杂剧《金钱记》作比较,论说前者的韩(?)为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传统文人形象,而后者则为市民化的书生形象,打上了市民文化的印记。并从韩(?)故事的流变和乔吉的市民意识两方面探讨《金钱记》韩(?)形象产生的原因,说明宋元话本、南戏等俗文学对元杂剧创作的影响,及元代市井文化既改造了作家本身,也改造了他们笔下的人物——成为市民化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Hong形象 元杂剧 市井文化 许尧佐 《柳氏传》 乔吉 《金钱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云计算用户任务调度算法 被引量:27
10
作者 罗斯宁 王化龙 +1 位作者 李弘宇 彭蔚 《电信科学》 2020年第2期95-100,共6页
近年来,随着电力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应用和任务在云端部署。由于云资源和电力应用的动态异构性,实现资源划分和任务调度是云计算系统中的一个挑战性问题。电力应用需要实现快速响应、实现最小完工时间,而调度程序又要考虑... 近年来,随着电力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应用和任务在云端部署。由于云资源和电力应用的动态异构性,实现资源划分和任务调度是云计算系统中的一个挑战性问题。电力应用需要实现快速响应、实现最小完工时间,而调度程序又要考虑各个云计算节点的负载问题,保证云计算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任务调度算法,解决虚拟机中的任务调度问题。通过对标准蚁群算法的改进,在最小化整体完工时间的同时实现任务调度时间的减小和负载均衡。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缩短了任务调度时间,并实现云节点负载均衡,为电力云计算的优化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任务调度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大融合中的萨都剌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斯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17-124,共8页
萨都刺为元代回回族的杰出诗人。他的创作心态有三个来源: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回回族的性格使他的诗较少羁旅之愁和地域偏见,具有宽宏的观察角度,但缺乏整体感,难以与汉族的诗大家比肩。他对蒙古族文化采取欣赏接受... 萨都刺为元代回回族的杰出诗人。他的创作心态有三个来源: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回回族的性格使他的诗较少羁旅之愁和地域偏见,具有宽宏的观察角度,但缺乏整体感,难以与汉族的诗大家比肩。他对蒙古族文化采取欣赏接受的态度,但对其以征战为荣的思想不苟同。与汉族文人、僧侣密切交往,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汉族的历史意识、哲学思想、文学传统。诗作风格兼有北方文学的阳刚之美和南方文学的阴柔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大融合 回回族 元代诗人 萨都刺 创作心态 多民族文化 南北文学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杂剧艺术对《三国演义》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斯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元杂剧的审美观、题目正名和连本戏的体制、程式化的表演等,对小说《三国演义》的酣畅叙述描写、章回体结构的形成、类型化的人物塑造等都有重要影响,尤其元杂剧的酣畅美是对中国传统审美观的突破,对该小说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 元杂剧的审美观、题目正名和连本戏的体制、程式化的表演等,对小说《三国演义》的酣畅叙述描写、章回体结构的形成、类型化的人物塑造等都有重要影响,尤其元杂剧的酣畅美是对中国传统审美观的突破,对该小说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艺术 《三国演义》 酣畅美 类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宋小品文
13
作者 罗斯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04-108,115,共6页
南宋小品文为我国小品文发展的成熟阶段。它摆脱了被忽视的附庸地位,以著作的形式独立登上文坛;各体兼备,以日记体游记、系统性的诗话词话为盛;题材广泛,与南宋的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文艺都有密切关系;在艺术上;具有真切自... 南宋小品文为我国小品文发展的成熟阶段。它摆脱了被忽视的附庸地位,以著作的形式独立登上文坛;各体兼备,以日记体游记、系统性的诗话词话为盛;题材广泛,与南宋的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文艺都有密切关系;在艺术上;具有真切自然、寓意深远、幽默谐趣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小品文 各体兼备 题材广泛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与市场经济济”(会议文摘)
14
作者 杨嘉 谭志图 +13 位作者 杨鼎川 魏中林 刘伟林 黄泽才 黄树红 何楚雄 柯汉林 罗可群 隗芾 陈新伟 罗斯宁 吴锦润 王剑丛 李以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3-94,共2页
党的十四大为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学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和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重大问题。为此,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广东中... 党的十四大为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学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和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重大问题。为此,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广东中国文学会、汕头大学和《汕头特区报》社年初在汕头大学召开了“文学与市场经济”研讨会。由于讨论涉及的问题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刊特此摘要编发会议的部分论文,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文化 文艺工作 学术研究 自身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