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泗顶铅锌矿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累积特征 被引量:50
1
作者 尹仁湛 罗亚平 +2 位作者 李金城 罗文连 朱义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58-2165,共8页
采用现场采样、室内分析方法,研究调查了广西泗顶铅锌矿周边土壤及该区14种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结果显示,铅锌矿区土壤已受到Pb、Zn的严重污染,矿区土壤中的Pb、Zn潜... 采用现场采样、室内分析方法,研究调查了广西泗顶铅锌矿周边土壤及该区14种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结果显示,铅锌矿区土壤已受到Pb、Zn的严重污染,矿区土壤中的Pb、Z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大于320,为极强生态危害,Cu、Cr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都小于40,为轻微生态危害。分析表明,采矿冶炼活动对矿区重金属含量和分布有很大影响,Pb-Zn、Pb-Cu的同源性很高,Cr则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元素的积累特征。矿区14种优势植物对Pb、Zn、Fe、Mn、Cu、Cr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但植物地上部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达到超积累植物所规定的临界值,其中芦苇、白芒、蒲公英、蜈蚣蕨对Pb、Zn有较好的富集特性,可以作为潜在的Pb和Zn污染修复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超富集植物 铅锌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与污水污泥混合好氧堆肥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文连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61-364,共4页
分别以木屑、芦苇和堆肥熟料为添加剂,对污水厂脱水污泥进行好氧堆肥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堆肥熟料为添加剂,1天内堆体即可升至最高温度,10天后堆肥可达稳定化要求,堆体55℃以上时间可保持4天以上,完全可以达到卫生化要求.同时,以... 分别以木屑、芦苇和堆肥熟料为添加剂,对污水厂脱水污泥进行好氧堆肥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堆肥熟料为添加剂,1天内堆体即可升至最高温度,10天后堆肥可达稳定化要求,堆体55℃以上时间可保持4天以上,完全可以达到卫生化要求.同时,以熟料为添加剂,不仅提高了堆肥速度,缩短了堆肥时间,还可替代木屑等外源性添加剂,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运行成本.最后,实验还研究了污泥与熟料混合堆肥植物营养学指标的变化,产品中有机质含量34.6g/kg,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为22.0gN/kg,11.1gP2O5/kg和12.9gK2O/kg,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完全满足作为园林绿化用营养土、有机肥基质等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污泥 好氧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董路加压站技改设计及效益分析
3
作者 罗文连 《城镇供水》 2001年第3期14-15,共2页
一概述原株董路加压站因工艺的布置和设备选型上存在问题,使其服务区域内高区用户在用水高峰季节颇受缺水之苦。为此,1994年,对加压泵房进行了技术改造,同年7月便投产使用,五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供水区域的高区用户不仅从此摆脱了缺水... 一概述原株董路加压站因工艺的布置和设备选型上存在问题,使其服务区域内高区用户在用水高峰季节颇受缺水之苦。为此,1994年,对加压泵房进行了技术改造,同年7月便投产使用,五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供水区域的高区用户不仅从此摆脱了缺水的困扰,而且加压站已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株董路加压站位于株洲市南区,水源来自第一水厂,其服务范围主要是董家段片、株洲党校片的生产、生活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站 加压泵房 供水 水源 设计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罗文连 《中国建设信息》 2010年第15期84-85,共2页
简要介绍了电絮凝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电絮凝技术在废水治理和给水净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探讨了该项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电絮凝 水处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澄清-漂浮过滤一体化工艺试验
5
作者 成一知 罗文连 罗亚平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9-252,共4页
针对目前一体化净水器存在的问题,采用悬浮澄清一漂浮过滤上向流一体化工艺,分别试验了低温低浊和常规条件下该工艺设备的性能.工艺运行的主要技术参数为:进水浊度≤50NTU,出水浊度〈1.0NTU,单位面积负荷5.0~7.0m^3/(m^2... 针对目前一体化净水器存在的问题,采用悬浮澄清一漂浮过滤上向流一体化工艺,分别试验了低温低浊和常规条件下该工艺设备的性能.工艺运行的主要技术参数为:进水浊度≤50NTU,出水浊度〈1.0NTU,单位面积负荷5.0~7.0m^3/(m^2·h),运行周期≤48h.采用先气水混冲后水冲的反冲洗方式,此时的最优气冲强度约为15L/(s·m)^2,水冲强度约为4L/(s·m)^2.具有设备运行周期长、出水浊度低、水质稳定、过滤水头损失增长慢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处理 悬浮澄清 漂浮滤料 上向流过滤 一体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谢锦辉 罗文连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2000年第3期34-37,共4页
阐述了活性炭在给水领域中应用的概况及粉末活性炭 ( PAC)和颗粒活性炭( GAC)
关键词 水处理 活性炭 等温吸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