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防护工程新型丁坝防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文功 魏学利 陈宝成 《西部交通科技》 2020年第7期30-33,共4页
为探讨新型丁坝在实际护岸工程中的防治性能,文章通过水工试验对公路防护工程丁坝结构进行研究,对围堰式丁坝、垂直丁坝和垂直基础式丁坝三种新型丁坝类型与常规丁坝进行冲刷现象、局部冲刷深度和水槽断面流速等值线分布对照分析。结果... 为探讨新型丁坝在实际护岸工程中的防治性能,文章通过水工试验对公路防护工程丁坝结构进行研究,对围堰式丁坝、垂直丁坝和垂直基础式丁坝三种新型丁坝类型与常规丁坝进行冲刷现象、局部冲刷深度和水槽断面流速等值线分布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新型丁坝由于自身结构特点,在水流防冲刷、挑流和工程经济性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当实际公路工程水流冲刷环境较为极端时,可因地制宜采用新型丁坝结构进行防护,保障公路路基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水毁 丁坝 水工试验 冲刷深度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水毁水工试验及灾害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文功 魏学利 陈宝成 《福建交通科技》 2020年第4期53-56,共4页
文章通过对喀喇昆仑公路盖孜河段实地调查中3种破坏性严重的水毁灾害进行模型试验,发现试验水流特性和实地水流特性的相似之处,即:弯道水流凹岸流速快,易产生凹岸防护结构基础淘蚀破坏;凸岸流速较为缓慢,易发生泥沙淤积现象,在此基础上... 文章通过对喀喇昆仑公路盖孜河段实地调查中3种破坏性严重的水毁灾害进行模型试验,发现试验水流特性和实地水流特性的相似之处,即:弯道水流凹岸流速快,易产生凹岸防护结构基础淘蚀破坏;凸岸流速较为缓慢,易发生泥沙淤积现象,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喀喇昆仑公路水毁灾害的防治和规避提供指导,为疆内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喇昆仑公路 公路水毁 模型试验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防护工程风积沙防治技术研究
3
作者 罗文功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第8期19-20,共2页
风积沙灾害对公路工程危害严重、频发易中断交通,为沙漠和戈壁路段较为严重的公路灾害之一。通过对风积沙灾害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发现沙源、地质地形和风力条件为沙害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典型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防护工程因地制宜通... 风积沙灾害对公路工程危害严重、频发易中断交通,为沙漠和戈壁路段较为严重的公路灾害之一。通过对风积沙灾害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发现沙源、地质地形和风力条件为沙害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典型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防护工程因地制宜通过项目实际情况、风沙灾害成因和危害程度出发进行方案防治设计,最终制定较为适宜的风积沙防护方案,实践证明防护效果较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路风积沙路段风沙危害,可为疆内相似地区进行方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 公路工程 路基防护 方格网 草方格 防沙栅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巴公路奥-布段水毁灾害及风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栓成 魏学利 +2 位作者 陈宝成 罗文功 李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5-41,64,共8页
公路水毁灾害严重影响公路建设和运营维护,并对公路工程造成重大损失。以中巴公路奥-布段公路水毁为研究对象,选取水毁分布密度、河流形态、河床比降、公路类型等10个评价指标,并基于GIS平台,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结合AHP-CF评价... 公路水毁灾害严重影响公路建设和运营维护,并对公路工程造成重大损失。以中巴公路奥-布段公路水毁为研究对象,选取水毁分布密度、河流形态、河床比降、公路类型等10个评价指标,并基于GIS平台,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结合AHP-CF评价模型对公路水毁危险性和易损性等级进行划分,利用风险性评价模型获得公路水毁风险性等级区划图。结果表明:中巴公路奥布段风险以低风险为主,里程为39.25 km,占总里程的55.87%;中风险路段为10.15 km,占总里程的14.45%;高风险路段为12.55 km,占总里程的17.86%;极高风险路段为8.30 km,占总里程的11.81%。研究结果可为中巴公路的建设运维和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价 公路水毁 地质灾害 易损性 中巴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的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扬扬 魏学利 +2 位作者 陈宝成 姜鸿辉 罗文功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2期163-165,共3页
新疆伊犁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对山区工程施工建设和运营影响较大。由于其独特的黄土沉积环境和湿润气候背景,为新疆伊犁地区地质灾害形成提供条件,有别于其他地区,区域特征十分显著,奇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形地... 新疆伊犁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对山区工程施工建设和运营影响较大。由于其独特的黄土沉积环境和湿润气候背景,为新疆伊犁地区地质灾害形成提供条件,有别于其他地区,区域特征十分显著,奇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形地貌前提,伊犁地区出现诱发型地质灾害不仅有其形成的内涵物质前提、力学前提,同时存在大量外在的影响因素,包含融水与降雨、地震、人类工事活动。对该地区出现诱发型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对该地区地质情况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伊犁地区 地质条件 地质灾害 成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巴公路布红段路基病害及防治工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云龙 罗文功 《西部交通科技》 2020年第8期71-74,99,共5页
中巴公路作为中巴经济走廊要道,近年来因沿线路基破坏逐渐受到关注。中巴公路布红段路基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泥石流破坏和水毁破坏,破坏性强,危害严重。研究发现,区域地质地形条件、气象和水文因素均会造成公路沿线路基破坏,产生公路局... 中巴公路作为中巴经济走廊要道,近年来因沿线路基破坏逐渐受到关注。中巴公路布红段路基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泥石流破坏和水毁破坏,破坏性强,危害严重。研究发现,区域地质地形条件、气象和水文因素均会造成公路沿线路基破坏,产生公路局部和整体病害,影响道路通行。文章在道路路基病害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手段和建议,对于中巴经济走廊安全畅通和区域经济交流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公路 路基破坏类型 防护措施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陶县泥石流运动过程离散元模拟研究
7
作者 关志凯 马彦兵 罗文功 《西部交通科技》 2020年第9期43-46,共4页
为揭示泥石流运动过程规律,文章以新疆G314线公路工程阿克陶县泥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泥石流生成实际地形建立二维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元法对泥石流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并对比分析不同时步位移、矢量、监测点及测量圆的数据。结果表明:由于... 为揭示泥石流运动过程规律,文章以新疆G314线公路工程阿克陶县泥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泥石流生成实际地形建立二维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元法对泥石流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并对比分析不同时步位移、矢量、监测点及测量圆的数据。结果表明:由于降雨等因素,堆积体下部颗粒强度降低,从而向下滑出,而上部颗粒由于失去下部颗粒支撑,进而继续下行滑动,因此堆积体整体发生滑动,从而产生泥石流灾害。基于上述分析,建议加强对泥石流生成区域监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离散元 滑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