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硅氧烷嵌段/接枝改性聚氨酯的表面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罗振寰 张庆华 +1 位作者 詹晓力 陈丰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6-570,共5页
以不同结构的端羟基聚硅氧烷(PDMS)为软段,聚己内酯(PCL)为混合软段,通过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加聚合成了一系列嵌段/接枝型硅氧烷改性聚氨酯(PDMS-PU),并采用静态接触角、接触角滞后以及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硅氧烷链段在聚氨酯... 以不同结构的端羟基聚硅氧烷(PDMS)为软段,聚己内酯(PCL)为混合软段,通过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加聚合成了一系列嵌段/接枝型硅氧烷改性聚氨酯(PDMS-PU),并采用静态接触角、接触角滞后以及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硅氧烷链段在聚氨酯主链中的链接方式对其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链接方式的硅氧烷均能有效的降低聚氨酯的表面能,引入质量分数为15%的硅氧烷,便可使得其水接触角达到110°,侧链接枝型由于硅氧烷位于侧链,自由度高,链段运动能力较强,易于形成表面富集.主链嵌段型由于硅氧烷链段两端均固定在主链上,难以发生表面重构,接触角滞后不明显,而侧链接枝型硅氧烷链段位于侧链,容易发生表面重构,使得部分极性亲水的聚氨酯硬段暴露在表面,其接触角滞后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硅氧烷 表面能 水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材料在铁道建筑上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7
2
作者 罗振寰 黄自华 +1 位作者 许双喜 曹彦海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7-109,共3页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聚氨酯材料在轨道交通、铁道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简述了不同类型聚氨酯材料在铁道建筑方面的应用,并介绍了组成原材料、使用方法及开发前景。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聚氨酯 铁道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共聚改性聚氨酯的微相分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罗振寰 张庆华 +1 位作者 詹晓力 陈丰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12,22,共4页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是一类发展迅速的多功能高分子材料,在生物以及防污涂层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由于硅氧烷与聚氨酯链段之间溶解度参数的巨大差距,使得此类聚合物通常能够形成不同尺度的多相结构,而其性能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是一类发展迅速的多功能高分子材料,在生物以及防污涂层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由于硅氧烷与聚氨酯链段之间溶解度参数的巨大差距,使得此类聚合物通常能够形成不同尺度的多相结构,而其性能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分离尺度。因此研究其相分离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必要,近年来更是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重点关注。对近期该类聚合物微相分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聚氨酯的结构出发,阐述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之所以产生微相分离的原因,并从其物理化学原理解释影响其相分离的各种因素,总结了软段与硬段两方面各种因素对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微相分离的影响,以期对今后硅氧烷改性聚氨酯类聚合物的分子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聚氨酯 微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叶片防护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进 张庆华 +3 位作者 罗振寰 曾卫容 詹晓力 陈丰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2-186,共5页
为实现风电叶片长期稳定运转,需要在叶片上涂装防护涂层使得叶片具备优良的耐候、耐磨、防污等性能。文中介绍了各种合成高分子树脂材料在风电叶片保护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应用最普遍、性能全面的聚氨酯,耐候性极佳、表面能较低的氟聚... 为实现风电叶片长期稳定运转,需要在叶片上涂装防护涂层使得叶片具备优良的耐候、耐磨、防污等性能。文中介绍了各种合成高分子树脂材料在风电叶片保护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应用最普遍、性能全面的聚氨酯,耐候性极佳、表面能较低的氟聚合物以及粘接性好、附着能力强的丙烯酸树脂等。这些聚合物以单一组分或几种材料复合的形式制备成单层或多层的防护涂层,以期使得叶片涂料具备优异的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防护涂层 聚氨酯 氟聚合物 聚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工业涂料的分析、检测及仿制
5
作者 李儒剑 孟兆荣 +2 位作者 周升 罗振寰 陈立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153,共3页
采用红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及气质联用仪等手段对某进口涂料X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了该涂料的类型、成膜机理及大致组成部分;选用合适树脂、助剂、颜填料、固化剂及溶剂制备出了与涂料X性能相似的涂料Y;将涂料... 采用红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及气质联用仪等手段对某进口涂料X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了该涂料的类型、成膜机理及大致组成部分;选用合适树脂、助剂、颜填料、固化剂及溶剂制备出了与涂料X性能相似的涂料Y;将涂料X和涂料Y的物化性能进行平行对比,结果表明,仿制涂料Y的性能达到进口涂料X的水平甚至个别性能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 热重 气质联用 涂料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