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硫酸镁联用对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对策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惠玲 叶艳珍 《抗感染药学》 2015年第5期749-751,共3页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硫酸镁联用对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硫酸镁联用治疗,对...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硫酸镁联用对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硫酸镁联用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经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简称GCQ)的评分值与肺功能指标。结果:经治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FEV_1(1 s用力呼吸容积)、FVC(用力肺活量)、FEV_1%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硫酸镁联用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干预治疗后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治疗,促进了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提高了其治疗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龄新生儿肺功能变化的研究
2
作者 罗惠玲 白波 +2 位作者 龚湛潮 李广洪 杜小群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105-109,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日龄新生儿生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检查的健康新生儿340例,其中足月新生儿194例,按照不同日龄(<24 h、24~72 h、>72 h至1周、>1周至28 d)分为A1组、B1组、C1组、D1组4组;其中早产新生儿146例,按照... 目的:研究不同日龄新生儿生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检查的健康新生儿340例,其中足月新生儿194例,按照不同日龄(<24 h、24~72 h、>72 h至1周、>1周至28 d)分为A1组、B1组、C1组、D1组4组;其中早产新生儿146例,按照不同日龄分为A2组、B2组、C2组、D2组4组。检测新生儿各项肺功能参数(VT、VT/kg、RR、Ti、Te、TT、TPTEF/TE、VPEF/VE、VPEF、MV、TEF75、TEF50、TEF25、PTEF/VT、MEF、MIF、Crs、Rrs),并对不同日龄下的足月新生儿以及早产新生儿的肺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足月新生儿的VT、VT/kg、Ti、MV、TEF75、MEF、MIF、TPTEF/TE、VPEF/VE,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的肺功能TPTEF/TE、VPEF/VE、VPEF、VT/kg 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以及早产新生儿的肺功能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好转,呼吸系统阻力减少,顺应性增强,肺通气功能逐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早产新生儿 肺功能 呼吸顺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被引量:53
3
作者 李素明 苏慧敏 +5 位作者 张印兰 罗惠玲 刘强 曹志华 王月红 张思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入住PICU的重症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按照PICU呼吸机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VAP发生率、机械...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入住PICU的重症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按照PICU呼吸机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结果干预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是一种确切有效的主动预防重症患儿VAP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机械通气 集束化护理 P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吸痰管保留灌肠对药液保留时间、起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苏慧敏 罗惠玲 +3 位作者 李素明 邓华鲜 曹志华 李雪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5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一次性吸痰管替代常规肛管进行小儿保留灌肠在儿科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6例肠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7例),52例有烦躁症状的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用一次性肛管进行保留灌肠... 目的:探讨采用一次性吸痰管替代常规肛管进行小儿保留灌肠在儿科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6例肠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7例),52例有烦躁症状的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用一次性肛管进行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保留灌肠,观察并记录保留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及药物起效时间。结果:肠道感染观察组患儿药物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保留时间长于60 min的为37例,对照组为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烦躁患儿镇静药物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30 min的为24例,对照组为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小儿保留灌肠可延长药物在肠道的保留时间、缩短起效时间,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保留灌肠 一次性吸痰管 保留时间 起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明 李雪梅 +3 位作者 陈朝红 张敏 蔡晓华 罗惠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6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4月20例进行机械通气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早产儿的通气时间为45-168h,平均(110.37±51.46)h;治愈19例,治愈率为9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4月20例进行机械通气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早产儿的通气时间为45-168h,平均(110.37±51.46)h;治愈19例,治愈率为95%,仅有1例出现撤机失败,第2次捅管成功后治愈,无后遗症出现,无死亡病例。结论机械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早产儿的肺功能.期间配合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早产儿 肺功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后踝臂指数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惠玲 何兆初 +3 位作者 曾昭华 何文凯 区碧如 曾佩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后踝臂指数(postexercise ankle-brachial index,postexercise ABI)对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的诊断阈值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心内科119例患者进行下肢动脉CTA检测、静息ABI和运动后AB... 目的:探讨运动后踝臂指数(postexercise ankle-brachial index,postexercise ABI)对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的诊断阈值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心内科119例患者进行下肢动脉CTA检测、静息ABI和运动后ABI检测,根据影像学结果,将双下肢任一血管管腔直径狭窄≥50%为LEAD组,管腔直径狭窄<50%为非LEAD组。根据下肢动脉狭窄率与静息ABI和运动后ABI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比较两者的曲线下面积和诊断阈值。结果:运功后ABI曲线下面积大于静息ABI的曲线下面积(0.988比0.948,P<0.01),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静息ABI。结论:运动后ABI在LEAD的筛检过程中比静息ABI更具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疾病 运动后踝臂指数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罗福全 何兆初 +2 位作者 王玮 罗惠玲 曾佩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加服曲美他嗪行PCI术21例为曲美他嗪组,不加服曲美他嗪行PCI术2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检...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加服曲美他嗪行PCI术21例为曲美他嗪组,不加服曲美他嗪行PCI术2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PCI术前、术后1 h、6 h、12 h、24 h的血清cTnI和MDA水平。结果: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术后6 h、12 h和24 h的cTnI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对照组在术后12 h和24 h升高幅度较曲美他嗪组更大(P均<0.05)。两组PCI术后各时间点MDA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对照组在PCI术后12 h和24 h时MDA水平增加幅度较曲美他嗪组更大(P分别<0.05和<0.01)。结论:曲美他嗪能减少膜脂质的过氧化损伤,从而减轻PCI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为PCI患者提供心脏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 曲美他嗪 肌钙蛋白I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D-二聚体升高的新生儿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波 李广洪 +5 位作者 白波 罗惠玲 黄学良 张燕钦 黄惠仪 李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P)辅助治疗D-二聚体升高的新生儿继发性肺动脉高压(PH)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血浆D-二聚体>1 000 ng/mL的继发性PH新生儿。基于不同氧...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P)辅助治疗D-二聚体升高的新生儿继发性肺动脉高压(PH)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血浆D-二聚体>1 000 ng/mL的继发性PH新生儿。基于不同氧疗方式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和有创机械通气(IMV)组各50例,两组患儿根据是否加用LMWP治疗,按入组顺序再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对照组A、对照组B亚组各25例。比较分析各组患儿72小时内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患儿胎龄、日龄、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治疗后D-二聚体中位数水平均较其相对应的对照组A、B及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A、B的D-二聚体中位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A、B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84%,高于其相对应的对照组A、B(P均<0.05)。结论: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内梗阻可能是新生儿继发性PH的重要原因,加用LMWP辅助治疗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肺动脉高压 D-二聚体 新生儿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曾佩 何兆初 +2 位作者 区碧如 曾昭华 罗惠玲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患者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各危险因素对不同部位的动脉作用是否不同。方法:收集本院心内科住院病人141例,所有患者冠状动脉行造影或CT检查,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行彩色超声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将入选病人分为4组:... 目的:分析患者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各危险因素对不同部位的动脉作用是否不同。方法:收集本院心内科住院病人141例,所有患者冠状动脉行造影或CT检查,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行彩色超声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将入选病人分为4组:单纯下肢动脉疾病(PAD组)、单纯冠状动脉疾病(CAD组)、健康组、合并下肢动脉疾病和冠状动脉疾病(PAD+CAD组),了解4组之间在传统危险因素上的差别;比较颈动脉病变与下肢动脉病变在患病率上的不同。结果:PAD组中有吸烟史者多于CAD组(74.28%比51.28%,P<0.05);PAD+CAD组中有吸烟史者多于CAD组(75.00%比51.28%,P<0.05);颈动脉病变发生率较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高。结论:吸烟致下肢动脉疾病作用大于其对冠状动脉疾病作用;颈动脉检查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检测可能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化碳纳米管混合基质膜分离CO_(2)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化应用趋势
10
作者 毛华中 赵元圆 +1 位作者 刘应兵 罗惠玲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550-559,共10页
二氧化碳(CO_(2))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CO_(2)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被认为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有效方式。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选择性和低能耗,以及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的碳捕集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 二氧化碳(CO_(2))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CO_(2)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被认为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有效方式。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选择性和低能耗,以及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的碳捕集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青睐。综述了近年来功能化碳纳米管复合气体分离膜的主要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碳纳米管的特性、功能化改性、分散形态以及外场辅助对分离膜的影响机制,总结了不同功能化碳纳米管气体分离膜的特性。功能化复合分离膜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体,加入功能性填料形成的混合基质膜(MMMs),而碳纳米管(CNTs)相较于其他功能性填料,在分离膜的改性强化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对CNTs进行功能基团接枝,有助于提高CO_(2)在MMMs中的扩散速度;CNTs的聚合物的改性,可加速CO_(2)在膜中的传输,提高MMMs对CO_(2)的选择性及渗透性;CNTs的均匀分散,可提高MMMs对CO_(2)的分离效率;外场(磁场和静电场)可使CNTs在聚合物基体中有序排列,为CO_(2)提供有序、长程、易传递的通道,进一步提高MMMs的渗透性。本研究总结了不同形态的CNTs对分离膜的影响,对碳纳米管复合气体分离膜,特别是碳纳米管混合基质膜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观点;并为以CO_(2)气体分离为重点的工业化应用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碳纳米管 二氧化碳 气体分离膜 混合基质膜 产业化应用 功能化改性 分散形态 外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能训练致横纹肌溶解症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远宇 罗惠玲 +1 位作者 徐利 刘金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8期190-190,192,共2页
目的:探讨体能训练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结合最近4例体能训练后发生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分析其运动病史、肌肉疼痛等症状、血生化检查结果,通过给予大量补液、碱化尿液、营养支持等治疗,肌酸激酶显著升高者给予持续... 目的:探讨体能训练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结合最近4例体能训练后发生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分析其运动病史、肌肉疼痛等症状、血生化检查结果,通过给予大量补液、碱化尿液、营养支持等治疗,肌酸激酶显著升高者给予持续床旁血滤。结果:所有4例患者经过以上综合治疗,病情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随访2个月,无复发。结论:大量补液、碱化尿液和持续床旁血滤是治疗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症 体能训练 肌酸激酶 持续性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对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气水平、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惠玲 李月琴 +1 位作者 马杰 张倩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超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对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气水平、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93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组(n=46)和复合组(n=47)。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超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对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气水平、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93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组(n=46)和复合组(n=47)。对比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生命质量。结果:干预20d后,复合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低于单纯组,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_(2))高于单纯组(P<0.05)。复合组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呼气的最大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大于单纯组(P<0.05)。复合组的慢阻肺评估测试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得分均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在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基础上复合超低频电刺激治疗发现,可显著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促进其血气复常,从而缓解机体的缺氧状态,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肺功能 血气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例院前猝死事件发生的特点与复苏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惠玲 赵静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02例院前猝死事件发生的特点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2004-2006年ICU进行院前急诊救治的102例患者的猝死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院前猝死病例102例,约59%有明确的心血管病史,高发年龄为60... 目的:回顾性分析102例院前猝死事件发生的特点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2004-2006年ICU进行院前急诊救治的102例患者的猝死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院前猝死病例102例,约59%有明确的心血管病史,高发年龄为60岁以上(61.76%),男性多于女性,冬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引起猝死的直接原因:室颤,室速。在≤6 min内进行现场施救的复苏有效为42例,6-8 min内进行现场施救的复苏有效为10例,8 min以上进行复苏的均无效。结论对于已有心血管基础的患者应注意其发生猝死的高度危险性,加快普及现场第一目击的心肺复苏术(CPR)技能、意识及公共场合普及自动除颤仪(AED)是刻不容缓的,为进一步提高院前猝死急救复苏水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猝死 心肺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惠玲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27-128,133,共3页
目的:探讨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本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目标性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本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目标性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SAS和SDS得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目标性心理护理组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目标性心理护理组SAS和SDS得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性心理护理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得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在5因子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治疗期间患者实施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 慢性病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纳米吸水材料夹层布在调温领域的应用
15
作者 罗惠玲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吸水材料夹层布在调温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用纳米吸水材料夹层布制备而成的理疗袋(实验组)与传统凝胶材料理疗袋(对照组)进行冷热应用比较,检验两组理疗袋在特定环境下的升、降温效果,同时对比两种用品在生产、制...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吸水材料夹层布在调温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用纳米吸水材料夹层布制备而成的理疗袋(实验组)与传统凝胶材料理疗袋(对照组)进行冷热应用比较,检验两组理疗袋在特定环境下的升、降温效果,同时对比两种用品在生产、制备、运输等方面的优缺点。结果:实验组理疗袋在降温5 min内散热较对照组快(P<0.05),而升温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品备用时重量为对照组的1/10;制备过程中,实验组可被裁剪拼接成任意形状结构的产品,对照组需经模具塑形加压后才能制成单一产品;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产成本比例为2∶10。结论:新型纳米吸水材料夹层布制备的调温用品具有性价比高、制作方便、重量轻、体积小而轻等特点,可解决传统调温用品原材料制作局限化、功能单一化、运输贮存处理成本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温 吸水夹层布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干预对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寿萍 罗惠玲 +1 位作者 任佳萍 张利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干预对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依从性的影响,为促进宫颈癌普查普治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法对参与宫颈癌免费普查活动的220名农村适龄妇女予以社会支持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自制宫颈癌检查依从性调查问卷评定检...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干预对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依从性的影响,为促进宫颈癌普查普治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法对参与宫颈癌免费普查活动的220名农村适龄妇女予以社会支持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自制宫颈癌检查依从性调查问卷评定检查依从性,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社会支持状况。结果干预前入组农村妇女检查依从性良好率仅为22.7%,干预后为53.6%,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提高( P<0.01)。干预后入组农村妇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维度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社会支持干预能显著改善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的依从性,提高社会支持度,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恶性肿瘤 心身疾病 农村妇女 社会支持干预 检查依从性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防控病区的护理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婵 邬俏璇 +6 位作者 朱社宁 陈丽华 秦瑛 陈思娜 罗惠玲 陆小梅 周翠翠 《现代医院》 2022年第3期376-379,共4页
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妇幼保健医院组建产科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病区的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对防控病区护理团队的构建和管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妊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防控病区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