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CM⁃D技术的氰化浸金速率影响规律研究
1
作者 汤亦婧 朱阳戈 +4 位作者 赵志强 罗思岗 胡志凯 赵杰 张晓亮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采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实时监测浸金反应过程的微观质量变化,研究了氰化浸金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氰根离子质量浓度55.2 mg/L时,将体系内溶解氧质量浓度从1.5 mg/L提高至8.5 mg/L,浸金速率可从430.9 ng/(cm^(2)·min... 采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实时监测浸金反应过程的微观质量变化,研究了氰化浸金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氰根离子质量浓度55.2 mg/L时,将体系内溶解氧质量浓度从1.5 mg/L提高至8.5 mg/L,浸金速率可从430.9 ng/(cm^(2)·min)提升至514.8 ng/(cm^(2)·min),提高了19.5%;溶解氧质量浓度8.5 mg/L时,将氰根离子质量浓度从22.6 mg/L提高至55.2 mg/L,浸金速率可从60.1 ng/(cm^(2)·min)提升至514.8 ng/(cm^(2)·min),提高了7.6倍。浸金速率与氰根离子质量浓度和溶解氧质量浓度的比值(c_(CN)-/c_(O_(2)))相关,室温下c_(CN)-/c_(O_(2))≈6时,浸金速率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浸出 反应速率 溶解氧 石英晶体微天平 金矿 浸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碳高泥难处理金矿选冶联合试验研究
2
作者 汤亦婧 罗思岗 +4 位作者 赵志强 李丽 王国强 陆红羽 武煜凯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5期63-71,共9页
难处理金矿是指不经过预处理,采用传统的选矿方法时金回收率较低的矿石,根据矿石成因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种是非硫化脉石包裹金;第二种是硫化物包裹金;第三种是含碳金矿,含碳金矿在氰化浸出过程中会发生“劫金”现象,影响氰化浸出... 难处理金矿是指不经过预处理,采用传统的选矿方法时金回收率较低的矿石,根据矿石成因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种是非硫化脉石包裹金;第二种是硫化物包裹金;第三种是含碳金矿,含碳金矿在氰化浸出过程中会发生“劫金”现象,影响氰化浸出的进行。对于碳和金伴生关系简单的矿石,一般可采用浮选工艺或浸出工艺进行,但对于矿石性质复杂的矿石,则需要增加焙烧氧化法、加压氧化法、化学氧化法、生物氧化法等预处理工艺。某金矿石金品位为1.96 g/t,金主要赋存在自然金中,粗颗粒金含量较高,矿石中有机碳含量高达1.39%,绿泥石、白云母、高岭石等黏土矿物总含量高,属于高含碳高含泥的难处理金矿。根据矿石性质和金矿物的嵌布特征,采用“原矿尼尔森重选—重选尾矿浮选—浮选精矿浸出”的选冶联合工艺回收矿石中的金,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脉石抑制剂,与使用水玻璃相比,可缩短浮选流程,显著提高浮选金精矿品位,金精矿品位可从22.47 g/t提升至32.95 g/t,减少浸出剂药剂用量,降低药剂成本。使用炭浸法工艺(CIL)浸金,活性炭可与矿石中的有机碳竞争吸附金,有利于消除因有机碳含量高所产生的“劫金”现象,较其他预处理工艺相比,成本低廉,环境污染小。采用该联合工艺,金综合回收率可达到90.93%,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金矿 炭浸法 脉石抑制剂 羧甲基纤维素 劫金 高含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力学在研究浮选药剂与矿物表面作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罗思岗 王福良 《矿冶》 CAS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简要回顾了分子力学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常用的UNIVERSAL分子力场,并综述了其在浮选药剂与矿物表面作用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分子力学 浮选药剂 UNIVERSAL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硫氮的捕收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思岗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92,共5页
对双硫氮与三种矿物(黄铜矿、方铅矿和黄铁矿)的作用体系分别进行了浮选试验、分子力学模拟计算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纯矿物浮选试验表明,双硫氮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有较好的浮选效果,双硫氮与黄铁矿的相互作用受OH-影响较大,只有在酸性... 对双硫氮与三种矿物(黄铜矿、方铅矿和黄铁矿)的作用体系分别进行了浮选试验、分子力学模拟计算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纯矿物浮选试验表明,双硫氮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有较好的浮选效果,双硫氮与黄铁矿的相互作用受OH-影响较大,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浮选黄铁矿;人工混合矿试验验证了单矿物试验的结论,在pH 6~10、用双硫氮作捕收剂的条件下,黄铜矿和黄铁矿的浮选分离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分子力学模拟计算结果和红外光谱分析较好地解释了浮选试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氮 黄铜矿 方铅矿 黄铁矿 浮选 分子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力学法研究铜离子活化闪锌矿作用机理 被引量:6
5
作者 罗思岗 《现代矿业》 CAS 2012年第3期7-9,共3页
用分子力学方法对Cu2+与闪锌矿作用以及Cu2+作用后闪锌矿表面与丁基黄药相互作用进行模拟和计算,结果表明:Cu2+对闪锌矿起到很好的活化作用,Cu2+在闪锌矿表面的活化机理是发生键合作用;Cu2+活化后,丁基黄药同时吸附在闪锌矿表面Cu和Zn... 用分子力学方法对Cu2+与闪锌矿作用以及Cu2+作用后闪锌矿表面与丁基黄药相互作用进行模拟和计算,结果表明:Cu2+对闪锌矿起到很好的活化作用,Cu2+在闪锌矿表面的活化机理是发生键合作用;Cu2+活化后,丁基黄药同时吸附在闪锌矿表面Cu和Zn原子上。浮选试验和XPS测试结果验证了分子模拟所推出的结论,分子力学模拟方法可以较好解释矿物浮选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力学 CU2+ 闪锌矿 活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化浸出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胡杨甲 贺政 +1 位作者 赵志强 罗思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19-223,共5页
本文介绍了氰化浸出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将其归结为两类处理方法:1直接分解破坏法;2回收利用氰化物法。并结合氰化废水的特点对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分析。各黄金生产企业可根据废水的实际性质和具体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 本文介绍了氰化浸出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将其归结为两类处理方法:1直接分解破坏法;2回收利用氰化物法。并结合氰化废水的特点对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分析。各黄金生产企业可根据废水的实际性质和具体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可选择单一处理方法,也可选择几种上述方法进行联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浸出 废水 处理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微细粒复杂难选金矿浮选新技术应用实践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志强 贺政 +1 位作者 魏明安 罗思岗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137-138,150,共3页
针对微细粒复杂难处理金矿砷、碳、硫含量较高,金回收率低等问题,成功开发出分段分流分速精细化浮选新技术,该项技术在某金选厂获得了成功运用,其中在原矿金品位3.59 g/t时,获得了金精矿含金45.56 g/t、金回收率90.07%的工业试验指标,... 针对微细粒复杂难处理金矿砷、碳、硫含量较高,金回收率低等问题,成功开发出分段分流分速精细化浮选新技术,该项技术在某金选厂获得了成功运用,其中在原矿金品位3.59 g/t时,获得了金精矿含金45.56 g/t、金回收率90.07%的工业试验指标,与原生产指标相比,金回收率提高了11.22个百分点。该项技术工艺稳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金矿 流程考察 分段分流分速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钼矿选矿工艺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邵福国 谭欣 罗思岗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11年第2期1-4,29,共5页
对河南某矿区片岩型铜钼矿石,采用钼铜异步混合浮选再分离—硫浮选工艺流程,获得钼精矿品位为47.02%、钼回收率87.91%,铜精矿品位14.33%、铜回收率82.61%的较好指标。为开发利用该类型中低品位铜钼矿资源,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 铜钼矿 铜钼分离 片岩矿石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力学分析黄药浮选未活化菱锌矿的浮选行为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福良 罗思岗 孙传尧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08年第4期43-47,共5页
对菱锌矿—黄药(乙基黄药、丁基黄药、辛基黄药和十二烷基黄药)体系分别进行了浮选试验、FTIR红外检测、分子力学模拟和计算。对于未活化的菱锌矿,丁基黄药、辛基黄药和十二烷基黄药可以使之浮游。FTIR证实菱锌矿表面存在可以使之浮游的... 对菱锌矿—黄药(乙基黄药、丁基黄药、辛基黄药和十二烷基黄药)体系分别进行了浮选试验、FTIR红外检测、分子力学模拟和计算。对于未活化的菱锌矿,丁基黄药、辛基黄药和十二烷基黄药可以使之浮游。FTIR证实菱锌矿表面存在可以使之浮游的3种高级黄药的特征吸收峰,乙基黄药在矿物表面未被检测到。分子力学在原子尺度上模拟和计算了黄药—菱锌矿表面相互作用及作用能,指出结合药剂酯水分离系数后分子力学模拟和计算结果可以较好地解释捕收剂—矿物体系的浮选试验和红外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锌矿 黄药 浮选 FTIR 分子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醚对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卫国 罗思岗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1,共3页
分别对黄铜矿—二硫醚、黄铁矿—二硫醚体系进行了分子力学模拟计算、纯矿物浮选试验研究和人工混合矿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硫醚对黄铜矿有较好的选择性,在中性和弱碱性pH条件下可以浮选分离黄铜矿和黄铁矿。
关键词 黄铜矿 黄铁矿 二硫醚 浮选 分子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某钼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福国 周少珍 罗思岗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5,共4页
黑龙江某钼矿钼原矿品位为0.108%,实验室采用"一段粗磨浮选抛尾,钼粗精矿两段再磨再选"选矿工艺流程,获得了较好的指标,钼精矿品位50.57%,回收率89.38%。试验研究为开发利用该类型钼矿资源,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 钼矿 选矿工艺流程 浮选 BK5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碎磨参数的介质优化及降低半自磨顽石积累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煜凯 王国强 +3 位作者 朱阳戈 赵志强 肖庆飞 罗思岗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3期102-108,共7页
针对某大型钼矿存在半自磨机顽石积累、产能提升幅度有限等问题,在综合考虑不同测试方法下的碎磨参数及通过压载实验获得顽石粒级的基础上,运用修正后的Azzaroni公式进行钢球直径精确计算,并通过实验室实验进行合理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某大型钼矿存在半自磨机顽石积累、产能提升幅度有限等问题,在综合考虑不同测试方法下的碎磨参数及通过压载实验获得顽石粒级的基础上,运用修正后的Azzaroni公式进行钢球直径精确计算,并通过实验室实验进行合理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测试方法获得的碎磨参数结果均表明了该矿石的难磨剥特性但在描述矿石抗冲击性能上仍有区别;(2)该矿石的顽石粒级为-80+20 mm;(3)半自磨机的最佳钢球方案为m(Φ130 mm)∶m(Φ110 mm)=1∶1。单一球径Φ130mm中+100 mm充当自磨介质的矿石磨矿产品较选厂Φ120 mm钢球方案提高了11.17百分点,顽石含量降低了1.67百分点;混合球径m(Φ130 mm)∶m(Φ110 mm)=1∶1的+100 mm含量较单一球径Φ130 mm提高了1百分点,顽石含量降低了3.41百分点,验证了所计算的最大钢球直径方案的合理性,并采用混合球径方案获得了更优的磨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自磨机 顽石 落重实验 Bond球磨功指数 力学性质 钢球直径计算 混合球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岭金矿工艺矿物学及综合回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红羽 李磊 +4 位作者 罗思岗 汤亦婧 赵杰 胡志凯 王国强 《矿冶》 CAS 2024年第4期566-573,630,共9页
西岭金矿是世界级的巨型单体金矿床,该金矿含金3.81 g/t,回收价值大。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矿物自动分析仪(AMICS)等技术手段,对西岭金矿的矿石成分、矿物组成、金及其载体矿物的嵌布粒度和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分析,明... 西岭金矿是世界级的巨型单体金矿床,该金矿含金3.81 g/t,回收价值大。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矿物自动分析仪(AMICS)等技术手段,对西岭金矿的矿石成分、矿物组成、金及其载体矿物的嵌布粒度和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了西岭金矿的选冶特性。结果表明,矿石中金主要以自然金和银金矿的形式存在;金属矿物大部分为黄铁矿,少量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毒砂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白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等;矿石中金矿物主要以裸露金形式产出,其嵌布粒度主要集中于10μm以上;金矿物与黄铁矿的嵌布关系较为紧密,黄铁矿的嵌布粒度相对较粗,在合适的磨矿细度下,较易通过全硫化物浮选方式对金进行回收。在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全硫化物浮选工艺对西岭金矿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磨矿细度和药剂制度条件下,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金精矿含Au 62.77 g/t、Au回收率98.89%的选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黄铁矿 工艺矿物学 自然金 浮选 金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低品位金矿的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高起方 罗思岗 赵志强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1,共4页
对含金1.15 g/t的某低品位金矿进行了原矿全泥氰化浸出和柱浸浸出的实验室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原矿磨矿细度为-74μm占90%条件下,采用原矿全泥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79.13%;采用柱浸浸出,-10 mm粒级矿样金浸出率达到68.70%。工艺... 对含金1.15 g/t的某低品位金矿进行了原矿全泥氰化浸出和柱浸浸出的实验室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原矿磨矿细度为-74μm占90%条件下,采用原矿全泥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79.13%;采用柱浸浸出,-10 mm粒级矿样金浸出率达到68.70%。工艺方案比较表明,在目前原矿金品位1.15 g/t、金价220元/g的情况下,推荐采用堆浸工艺开发此低品位金矿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金矿 原矿全泥氰化浸出 柱浸 堆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金矿石矿物加工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路亮 罗思岗 贺政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98-201,共4页
为了给开发某金矿提供依据,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石进行了可选性试验研究。采用异戊基黄药+BK903G为选金捕收剂,完成了两粗、两扫、两精闭路流程试验。对于金品位为2.87g/t的原矿,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0%的情况下,可获得... 为了给开发某金矿提供依据,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石进行了可选性试验研究。采用异戊基黄药+BK903G为选金捕收剂,完成了两粗、两扫、两精闭路流程试验。对于金品位为2.87g/t的原矿,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0%的情况下,可获得金品位51.94g/t、金回收率为82.06%的金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石 浮选 异戊基黄药 BK903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微细粒复杂难选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16
作者 陆红羽 赵志强 +3 位作者 罗思岗 赵杰 胡志凯 汤亦婧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12期72-83,147,共13页
某微细粒复杂难选金矿石金品位2.15 g/t,是主要的回收元素。矿石中金主要以硫化物包裹金的形式存在,占84.51%,裸露金较少,仅占4.23%。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是石英,其次为白云石和白云母。针对该矿石性质,结合现... 某微细粒复杂难选金矿石金品位2.15 g/t,是主要的回收元素。矿石中金主要以硫化物包裹金的形式存在,占84.51%,裸露金较少,仅占4.23%。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是石英,其次为白云石和白云母。针对该矿石性质,结合现场浮选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开展了药剂优化和磨矿优化试验,最佳的粗选药剂制度为:碳酸钠用量为400 g/t,硫化钠用量为12 g/t,硫酸铜用量为100 g/t,荆江MA用量为200 g/t, BKG721用量为28 g/t。在最佳的药剂制度基础上,进行了一段磨矿一段选别、中矿顺序返回工艺和两段磨矿两段选别—中矿再磨工艺两种方案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段磨矿两段选别—中矿再磨工艺方案效果更为理想,即第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第二段磨矿细度为-0.045 mm占87.7%、中矿再磨细度为-0.038 mm占94%,可获得产率6.00%、金品位31.37 g/t、金回收率87.35%的金精矿。与现场生产工艺相比,金综合回收率提高了9.75百分点。研究结果将为现场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金矿 浮选 药剂优化 磨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选金尾矿中综合回收重晶石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思岗 赵志强 +1 位作者 胡杨甲 赵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7-131,共5页
某选金尾矿中含有29.20%的重晶石,为了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初步的重选、浮选工艺对比,确定采用浮选工艺流程。采用碳酸钠、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作为调整剂,BK409G作为捕收剂,通过两次粗选、四次精选和两次... 某选金尾矿中含有29.20%的重晶石,为了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初步的重选、浮选工艺对比,确定采用浮选工艺流程。采用碳酸钠、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作为调整剂,BK409G作为捕收剂,通过两次粗选、四次精选和两次精扫选获得重晶石精矿的BaSO 4品位为91.14%、回收率为85.84%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 浮选 综合利用 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捕收剂BKG721在贵金属矿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罗思岗 赵志强 +2 位作者 刘建远 胡杨甲 贺政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88,共4页
针对贵金属矿中微细粒的金矿物、铂族元素矿物及其载体矿物,通常采用黄药类和丁基铵黑药的组合捕收剂来提高金(或铂族元素)的回收率,而丁基铵黑药具有一定的起泡能力,若矿石中含有大量的易浮脉石或矿泥,使用丁基铵黑药将导致中矿循环量... 针对贵金属矿中微细粒的金矿物、铂族元素矿物及其载体矿物,通常采用黄药类和丁基铵黑药的组合捕收剂来提高金(或铂族元素)的回收率,而丁基铵黑药具有一定的起泡能力,若矿石中含有大量的易浮脉石或矿泥,使用丁基铵黑药将导致中矿循环量过大,进而影响精矿品位。采用BKG721捕收剂(新型捕收剂,液体,捕收能力强,起泡能力弱)对金矿石和铂钯矿石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KG721与黄药类捕收剂组合使用,在贵金属矿浮选时可获得较高的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其选别指标优于黄药类和丁基铵黑药的组合捕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铂钯矿 捕收剂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精矿焙砂提金及铜锌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19
作者 张勋 王国强 +2 位作者 陈周 王云伟 罗思岗 《矿冶》 CAS 2022年第1期77-84,共8页
针对云南某矿山硫精矿焙砂中铜、锌、硫、砷含量高及铁氧化物包裹金等问题,开展了常规氰化浸出和酸浸—氰化浸出两种不同方案回收金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为84.52%,酸浸—氰化浸出的酸浸过程铜、锌浸出率分别为40... 针对云南某矿山硫精矿焙砂中铜、锌、硫、砷含量高及铁氧化物包裹金等问题,开展了常规氰化浸出和酸浸—氰化浸出两种不同方案回收金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为84.52%,酸浸—氰化浸出的酸浸过程铜、锌浸出率分别为40.25%、38.79%,后续金的浸出率为85.82%。综合比较,酸浸—氰化浸出工艺更优,比常规氰化浸出的浸出率高1.54%,氰化钠的消耗量降低1 kg/t以上,同时还可以综合回收铜、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精矿焙砂 酸浸 氰化浸出 铜锌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铜捕收剂BK916在某铜矿快速浮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思岗 赵志强 +2 位作者 路亮 胡杨甲 赵杰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121,135,共6页
某铜矿铜品位为1.09%、硫含量1.63%,伴生金、银品位分别为0.14g/t和10.87g/t,在研究矿石矿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铜捕收剂考查和工艺流程结构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选择性铜捕收剂BK916结合快速浮选工艺流程,可获得铜品位为24.03%... 某铜矿铜品位为1.09%、硫含量1.63%,伴生金、银品位分别为0.14g/t和10.87g/t,在研究矿石矿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铜捕收剂考查和工艺流程结构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选择性铜捕收剂BK916结合快速浮选工艺流程,可获得铜品位为24.03%、铜回收率为93.68%的铜精矿,其中金、银回收率分别为45.33%和68.31%,相比常规浮选流程,选矿指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铜捕收剂 铜矿 快速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