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沙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罗志梁
-
机构
沙县林业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8期119-120,134,共3页
-
文摘
结合沙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防治的历史资料,系统分析了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林业有害生物未来的发生趋势,指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沙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策。
-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发生规律
综合治理
无公害防治
防控对策
-
Keywords
Forest pest
Occurrence regularity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ollution-free contro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
分类号
S718.52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不同垦复施肥方法对毛竹生长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罗志梁
-
机构
沙县林业局
-
出处
《花卉》
2015年第8X期48-49,共2页
-
文摘
对毛竹林采取不同垦复+施肥措施,结果表明:全垦深翻+施复合肥750kg/hm2方法的平均出笋数、新竹平均胸径、竹林纯收入比不垦复不施肥方法提高54.7%、28.5%、50.9%,仅全垦浅锄方法比不垦复不施肥方法提高43.4%、18.3%、37.6%,说明不同垦复和施肥方法试对毛竹生长的影响很大,并提出毛竹林的垦复和施肥方法的建议,供毛竹生产经营时参考。
-
关键词
毛竹
垦复
施肥
经济效益
-
分类号
S79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光照、温度和沙藏对细叶青蒌藤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罗志梁
-
机构
沙县林业局
-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6期66 68-,68,共2页
-
基金
福建省林业厅科研专项(闽林科〔2013〕5号)
-
文摘
细叶青蒌藤为胡椒科胡椒属木质藤本植物,是沙县小吃及三明地区传统药膳调味秘方的重要成分。通过研究光照、温度和沙藏时间对细叶青蒌藤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有利于细叶青蒌藤种子萌发,光照时细叶青蒌藤的发芽率为73.06%、发芽指数为6.29,显著高于无光照的46.88%和3.42;随着温度的增加,细叶青蒌藤种子发芽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5℃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最高;细叶青蒌藤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着沙藏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以沙藏90天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达90.00%和9.69。
-
关键词
细叶青蒌藤
光照
温度
影响
-
分类号
S567.1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对波纹杂毛虫幼虫的防治效果试验
- 4
-
-
作者
罗志梁
-
机构
沙县林业局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4期50-52,共3页
-
文摘
为防治波纹杂毛虫这一为害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探索植物杀虫剂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措施,于2017年在福建省沙县采用1.1%苦参碱粉剂22.5kg·hm-2喷粉,使用相同的750m L·hm-2用量喷烟,采用5%桉油精可溶液烟雾剂、烟碱·苦参碱烟雾剂、苦参碱,对波纹杂毛虫3龄幼虫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2d,4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这4种药剂都属于高效植物性杀虫剂,可以作为有效防治波纹杂毛虫的幼虫危害的药剂。
-
关键词
波纹杂毛虫
杀虫剂
马尾松
防治
-
分类号
S4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竹腔施肥对毛竹生长的影响探析
- 5
-
-
作者
罗志梁
-
机构
沙县林业局
-
出处
《花卉》
2016年第07X期43-44,共2页
-
文摘
建立了毛竹标准样地,开展了毛竹林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方式和配比对毛竹的生长影响具有明显的不同,五种施肥样地的试验,通过测量大量的数据,其中有新竹胸径、出笋的数量、挖笋的数量和新竹的产生均受到明显的影响,同时采用竹腔施肥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3.3%、51.9%、26.3%、21.2%、65.6%。
-
关键词
毛竹
竹腔施肥
标准样地
方差分析
-
分类号
S79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马尾松闽粤栲异龄复层林土壤肥力及涵养水源功能
被引量:5
- 6
-
-
作者
洪宜聪
乐兴钊
罗志梁
-
机构
福建省沙县林业局
-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41-47,共7页
-
基金
福建省地方标准项目(闽质监标[2015]94号)
福建省标准化专项资金(闽财建指[2016]75号)
+1 种基金
三明市林业科技研究项目(明财(农)指[2015]54号)
三明市科技项目(明科成[2016]14号)
-
文摘
在福建省沙县高砂镇林场,以25年生马尾松纯林择伐后(保留密度分别为300、450、600、750、900、1050株·hm^(-2))套种闽粤栲(密度1200株·hm^(-2))形成的异龄混交林为对象,对改造后10 a的混交林土壤肥力和涵养水源功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上层马尾松林保留密度为600~750株·hm-2、林下套种闽粤栲密度为1200株·hm-2建立的异龄复层林各林木生长良好,与栽植前和马尾松纯林相比:0~20 cm土层土壤密度分别下降8.29%和6.22%以上,非毛管孔隙、总孔隙度增幅均大于23.60%、10.32%和15.76%、6.78%。与栽植前相比:0~20 cm土层的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最大持水量增幅为13.61%、15.50%、28.33%,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29.32%、27.35%、27.67%、23.30%、11.01%、13.95%、14.16%;与马尾松纯林相比:林分总持水量提高了19.05%,初渗速度、稳渗速度提高了9.92%、31.56%,地表径流系数下降14.58%。本研究结果可为重点区位生态林中的针叶林定向改造及生态系统重建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闽粤栲
马尾松
异龄复层林
土壤肥力
涵养水源
-
Keywords
Castanopsis fissa
Pinus massoniana
different age in multi storied
soil fertility
water conservation
-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