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优质杂交水稻宜香4245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罗尚均
程波
罗仕刚
-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12期21-21,共1页
-
文摘
宜香4245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恢复系宜恢4245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推荐参加国家区域试验。该品种生育期与冈优725相当,产量较冈优725略高,米质达国标三级以上,在宜宾、成都、达州等10余市、县100亩以上连片示范,亩产在600~650kg之间,各地农户纷纷要求种植,各地种子经销商争相订购种子。
-
关键词
优质杂交水稻
高产制种
品种审定委员会
冈优725
技术
杂交稻新组合
优质不育系
农业科学院
-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杂交水稻母本机直播技术探索试验总结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罗尚均
郑守华
何建林
宋怀付
-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四川省宜宾市宜字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26-28,共3页
-
文摘
本文探索解决杂交水稻母本机直播在生产中的落田谷、杂草、倒伏等问题,以期完善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轻简化技术。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母本机直播
大田落田谷防治
生育期
抗倒伏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杂交水稻制种集约化生产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家权
罗尚均
-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第12期8-9,共2页
-
文摘
一、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现状
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始于20世纪70年代,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至今,其主要的生产模式都是公司加农户,即由公司提供亲本种子和生产技术,选择规划制种适宜区域,通过获得镇村社行政支持,以农户为单位自主进行生产。在2000年以前,由于大多数农民主要以经营承包责任田为生,
-
关键词
杂交水稻制种
生产模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集约化
制种生产
生产技术
亲本种子
适宜区域
-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宜香1A不育系繁殖栽插密度和苗数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胡丹
陈家权
罗尚均
杨茂森
-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22-23,共2页
-
文摘
宜香1A是由宜宾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香型优质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于2001年通过技术鉴定。目前已配组了40多个组合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在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高产、优质、香味浓和适应广等特点。宜香1A亲本繁殖产量的高低,是制约其组合的种子生产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宜香1A繁殖中母本不同栽插密度和栽插苗数与其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为宜香1A的亲本繁殖及组合制种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宜香1A
三系不育系
繁殖产量
栽插密度
苗数
优质杂交水稻
亲本繁殖
农业科学院
-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调花肥对宜香1A异交结实习性的影响
- 5
-
-
作者
胡丹
罗尚均
郑守华
-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28-,共1页
-
文摘
宜宾市农科院选育的三系杂交稻不育系宜香1A,以其综合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香味浓、米质优、配合力好等特点,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制种生产中,该不育系花时较迟,开花始花早但数量少,盛花高峰期迟,抽穗分散,造成与恢复系花时不协调,严重制约了其制种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因此,探讨提高异交结实的措施和方法,对更好开发利用宜香1A显得极为重要。
-
关键词
柱头外露
异交结实
花时
不育系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