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茨海默病树鼩模型建立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欧阳轶强 胡冰 +4 位作者 张莹 罗少仕 梁锦宁 李家富 郭松超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树鼩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树鼩Tupaia belangeri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造成急性衰老后,对树鼩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片段(Aβ1~42)和鹅膏蕈... 目的探索建立树鼩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树鼩Tupaia belangeri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造成急性衰老后,对树鼩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片段(Aβ1~42)和鹅膏蕈氨酸(IBO)的混合液,对照(生理盐水)组将所有药物替换为等剂量生理盐水,空白组不做处理。用Morris水迷宫对3组树鼩进行行为学测试,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镀银染色法进行病理检测分析。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提示,模型树鼩出现了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脑海马区出现明显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纤维缠结。对照组和空白组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腹腔注射D-gal,双侧海马注射Aβ1~42和IBO混合液的方法可以造成树鼩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出现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纤维缠结,是一种可行的树鼩AD模型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阿尔茨海默病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