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建设推动《动物繁殖学》实验课程智慧课堂的探索
1
作者 伏彭辉 罗宗刚 +1 位作者 王玲 刘安芳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164-167,共4页
新农科建设为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指明全新的方向。智慧课堂结合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与现代网络数据化教育的特点,能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新性和全能性,为新农科人才的培养提供很好地教育平台。该文就《动物繁殖学》实验... 新农科建设为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指明全新的方向。智慧课堂结合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与现代网络数据化教育的特点,能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新性和全能性,为新农科人才的培养提供很好地教育平台。该文就《动物繁殖学》实验课程运用雨课堂平台,结合微课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实现智慧实验课程教学的探索进行详细阐述,并以鸡的人工授精技术综合性实习为例,展示智慧实验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准备与设计以及具体实施过程,希望能够为新农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动物繁殖学 智慧课堂 微课 雨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宗刚 王红宁 +5 位作者 黄勇 柳萍 田国宝 杨鑫 罗昊 张安云 《养猪》 2006年第2期33-36,共4页
此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规模化猪场的1498份猪血清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猪细小病毒病(PP)、猪日本乙型脑炎(JE)、猪瘟(HC)以及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猪瘟免疫... 此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规模化猪场的1498份猪血清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猪细小病毒病(PP)、猪日本乙型脑炎(JE)、猪瘟(HC)以及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猪瘟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69.0%(156/226);猪细小病毒病、猪日本乙型脑炎和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9.9%(175/219)、87.2%(191/219)和74.8%(217/29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58.8%(67/114),未免疫抗体的阳性率达61.5%(150/244);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未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66.7%(98/147)。结果表明,引起繁殖障碍的疾病中,猪细小病毒病、猪日本乙型脑炎和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效果较好;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效果较差,并与猪圆环病毒病困扰某些猪场。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繁殖障碍性疾病 Eu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昌猪和杜洛克猪肉质及营养价值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章杰 罗宗刚 +1 位作者 陈磊 蒲红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27-130,共4页
以脂肪型的荣昌猪和瘦肉型的杜洛克猪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2个品种之间背最长肌的肉质、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结果显示:荣昌猪的肌内脂肪含量、肉色和大理石纹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5),剪切力显著低于杜洛克猪(P<0.... 以脂肪型的荣昌猪和瘦肉型的杜洛克猪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2个品种之间背最长肌的肉质、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结果显示:荣昌猪的肌内脂肪含量、肉色和大理石纹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5),剪切力显著低于杜洛克猪(P<0.05);荣昌猪背最长肌中丝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总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5);荣昌猪背最长肌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杜洛克猪(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5);荣昌猪背最长肌中微量元素Co、Mn、Cr、Se和Zn含量均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5),微量元素As和Mo含量显著低于杜洛克猪(P<0.05)。结果表明,脂肪型的荣昌猪在肉质及营养价值方面总体优于瘦肉型的杜洛克猪,为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质 氨基酸 脂肪酸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蛋白水平对荣昌猪脂肪细胞和肌纤维发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章杰 刘一辉 +1 位作者 何航 罗宗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15-2124,共10页
旨在探讨饲粮蛋白水平对育肥期荣昌猪屠宰性能、细胞大小、基因表达和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影响。选取24头体重相近的荣昌猪,在育肥阶段随机分为2组,即低蛋白组(10.50%)和高蛋白组(16.5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结束后,屠宰,测... 旨在探讨饲粮蛋白水平对育肥期荣昌猪屠宰性能、细胞大小、基因表达和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影响。选取24头体重相近的荣昌猪,在育肥阶段随机分为2组,即低蛋白组(10.50%)和高蛋白组(16.5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结束后,屠宰,测定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脂肪细胞体积和肌纤维横截面面积。使用qRT-PCR法定量分析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线粒体DNA拷贝数。结果显示:1)高蛋白组胴体重、脂肪率、背膘厚和脂肪细胞体积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瘦肉率、眼肌面积和肌纤维横截面面积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与低蛋白组相比,高蛋白组脂质降解基因ADIPOR1、ADIPOR2和LPL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脂质生成基因FABP5、FTO和UCP2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基因SCD的表达量变化不显著(P>0.05),肌肉生长基因MYOG、MYOZ1、MYOD1和IGF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抑制肌肉生长基因MSTN的表达量变化不显著(P>0.05);3)与低蛋白组相比,高蛋白组脂肪细胞和肌纤维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饲粮蛋白可从分子和表型水平来影响育肥期荣昌猪的生长发育,高蛋白饲粮可增强其脂肪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粮蛋白水平 荣昌猪 脂肪细胞 肌纤维 基因表达 拷贝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种与杂种猪肌肉生长相关分子表达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章杰 罗宗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70-2378,共9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纯种与杂种猪肌肉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的分子调控差异,并分析其对猪胴体和肉质的影响。选用体重50kg左右的纯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以及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研究对象,每个重复6头猪,从表型和分子水平上对其背最长肌进... 本研究旨在了解纯种与杂种猪肌肉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的分子调控差异,并分析其对猪胴体和肉质的影响。选用体重50kg左右的纯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以及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研究对象,每个重复6头猪,从表型和分子水平上对其背最长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纯种猪相比较,杂种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白肌纤维比率、乳酸脱氢酶A基因表达量和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提高(P<0.01);虽然与纯种猪相比较,有些基因的表达量在杂种猪背最长肌中的提高或降低不显著(P>0.05),但总体上来说,促进肌纤维生长发育的相关基因IGF1、PDK1和GLUT4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抑制肌纤维生长发育的相关基因MSTN和FOXO1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促进白肌纤维转化的相关基因PGC1A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抑制白肌纤维转化的相关基因MEF2A、MYOZ1、MRF4和NFATC1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促进肌纤维增殖的miR-1和miR-133表达量显著提高了(P<0.01),抑制白肌纤维生长的miR-499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果提示,杂交改善猪的胴体性状是通过改变其分子调控水平来实现的,但对肉品质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 生长 分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季节性高低温的分子适应性研究
6
作者 章杰 何航 +2 位作者 刘安芳 罗宗刚 陈磊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3-700,共8页
旨在探讨环境温度变化对猪能量代谢的影响,为阐明猪适应性进化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6月龄荣昌猪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季节性高温和低温时期,采集12头猪的大脑、心、肝、肺、肾、眼肌和腰肌,检测其mtDNA拷贝数及能量代谢相关基... 旨在探讨环境温度变化对猪能量代谢的影响,为阐明猪适应性进化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6月龄荣昌猪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季节性高温和低温时期,采集12头猪的大脑、心、肝、肺、肾、眼肌和腰肌,检测其mtDNA拷贝数及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猪体重增长率与环境温度呈现极显著相关性(|r|≥0.77,P<0.01);不同组织mtDNA拷贝数在低温组和高温组之间表达模式高度一致(r=0.92,P<0.01);与低温组相比,高温组除了心,其它组织的mtDNA拷贝数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同时各组织中调控mtDNA生物合成的TWINKLE基因表达水平也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能量代谢相关基因(ND1、COX1、ATP6和CYTB)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基本上均是低温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高温组,而眼肌中ND1和COX1基因,肝和心中CYTB基因在低、高温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大脑中CYTB基因在高温组显著高于低温组(P<0.05);除了肺组织(P<0.01),其余组织中HSP70基因表达水平在低、高温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表明,猪可通过调节基因转录水平及线粒体DNA拷贝数来重塑代谢,进而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能量代谢 季节性 高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应激条件下新胺基维他对公猪精液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杨朝云 罗宗刚 +1 位作者 荆伟 王可甜 《养猪》 2015年第2期38-40,共3页
为研究西南地区高温高湿的应激环境下新胺基维他对种公猪精液质量的影响,选用16头成年种公猪按品种配对分3组,对照组4头,饲喂基础饲粮,2个试验组各6头,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新胺基维他营养液10 m L/头、20 m L/头。结果表明,在高温应激... 为研究西南地区高温高湿的应激环境下新胺基维他对种公猪精液质量的影响,选用16头成年种公猪按品种配对分3组,对照组4头,饲喂基础饲粮,2个试验组各6头,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新胺基维他营养液10 m L/头、20 m L/头。结果表明,在高温应激环境条件下,两个试验组精子总数显著增加(P<0.05),精子畸形率极显著降低(P<0.01)。采精频率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20m L/头新胺基维他组精子总数没有出现显著性减少的变化(P>0.05),而10 m L/头新胺基维他组和对照组均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在种公猪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 L/头新胺基维他能显著增加公猪精子总数,降低精子畸形率,提高公猪对采精频率的耐受力,延长精液的保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胺基维他 精子 高温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