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槟榔中槟榔碱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 1
-
-
作者
罗士数
张海德
朱莉
刘小玲
-
机构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6-110,共5页
-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76B03)
海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Rndy200501
hd09xm83)
-
文摘
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从槟榔中提取槟榔碱。以槟榔碱得率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槟榔中槟榔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乙醇体积分数85%、料液比1:14(g/mL)、提取温度85℃、碱化pH8。此条件下槟榔碱得率为(0.251±0.03)%。
-
关键词
槟榔
槟榔碱
回流提取工艺
-
Keywords
betel nut
arecoline
ethanol reflux extraction
-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槟榔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朱莉
罗士数
张海德
李远颂
-
机构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海南大学研究生处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51-154,共4页
-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76B03)
-
文摘
目的:从槟榔籽中提取槟榔籽油,并测定其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槟榔籽油,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槟榔籽油所含的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超临界萃取的最优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0MPa、CO2流量20L/h,槟榔籽油的萃取得率为17.81%。结论:槟榔籽油中主要含棕榈酸(9.10%)、亚油酸(15.46%)和油酸(11.26%)。
-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槟榔籽油
成分分析
-
Keywords
supercritical fluid CO2 extraction
betel nut oil
composi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O658.2
[理学—分析化学]
TS25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草果提取物抑菌活性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 3
-
-
作者
罗士数
刘小玲
仇厚援
-
机构
广东省生产许可证审查服务中心
番禺马利食品有限公司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31,共5页
-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11008)
-
文摘
研究采用平板打孔法测试草果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抑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草果提取物对11种微生物的抑菌活性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南阳K氏酵母菌>炭疽杆菌>芒果蒂腐病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抱杆菌>黑曲霉>产紫青霉>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75mg/mL;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5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的MIC为3.0 mg/mL;对黑曲霉的MIC最高达6.0mg/mL;且通过对草果提取物的抑菌稳定性研究显示,草果提取物对盐、温度、紫外光和pH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对糖不稳定。
-
关键词
草果提取物
抑菌广谱性
最低抑菌浓度
稳定性
-
Keywords
Amomum tsao-ko extract〉 antibacterial broad spectrum activity〉 minimum inhibitory con- centration〉 stability
-
分类号
TS264.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