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部分回热调控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力文 杨承 马晓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84-1894,共11页
现代中小型燃气轮机相对具有较高的透平排气温度,而与之相匹配的底循环通常为单压或双压蒸汽动力系统,难以实现透平排气的高效、灵活热功转换。为提升该类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能系统高效灵活性,提出回热可调控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re... 现代中小型燃气轮机相对具有较高的透平排气温度,而与之相匹配的底循环通常为单压或双压蒸汽动力系统,难以实现透平排气的高效、灵活热功转换。为提升该类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能系统高效灵活性,提出回热可调控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recuperative control,GTCC-RC),在全工况范围调节顶、底循环功比。以50MW级燃气轮机为例,以常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为基准,设计GTCC-RC系统,并从㶲损失和热效率的角度进行全工况性能分析,提出系统的全工况最佳调控策略。案例研究表明:GTCC-RC提升了燃气轮机㶲效率。随着回热比例增加,燃料输入量减少。回热调控提升了案例联合循环系统的热效率和灵活性。与没有回热的基准系统相比,GTCC-RC系统调峰深度增加6.51%,联合循环热效率相对提升达6.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回热调控 变工况性能分析 负荷调控策略 调峰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铜催化一锅法合成β-咔啉类化合物
2
作者 张金 史天彩 +5 位作者 罗力文 刘佳 刘荣 刘乐 梁明 马养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11-2418,共8页
通过纳米氧化铜催化色氨酸酯与醛的环化-氧化串联反应,发展了一种快速有效合成1,3-二取代-β-咔啉衍生物的一步合成法.在温和的条件下,目标产物可以达到中等到优良的产率.该反应的特点是纳米氧化铜既作为催化剂促进成环,又作为氧化剂将... 通过纳米氧化铜催化色氨酸酯与醛的环化-氧化串联反应,发展了一种快速有效合成1,3-二取代-β-咔啉衍生物的一步合成法.在温和的条件下,目标产物可以达到中等到优良的产率.该反应的特点是纳米氧化铜既作为催化剂促进成环,又作为氧化剂将四氢-β-咔啉氧化成β-咔啉,从而提高了反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铜 β-咔啉 Pictet-Spengler反应 一锅法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铜催化2-芳基取代酞嗪酮的合成反应研究
3
作者 张金 马宇强 +3 位作者 马养民 杨秀芳 罗力文 史天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95-98,108,共5页
酞嗪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良好药理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以邻甲酰基苯甲酸、苯肼为原料,以乙醇作为溶剂,在纳米CuO的催化下回流8h,以较高的收率合成了2-芳基取代酞嗪酮类化合物10个,并通过~1H-NMR、^(13)C-NMR、MS、熔点等手段对产物... 酞嗪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良好药理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以邻甲酰基苯甲酸、苯肼为原料,以乙醇作为溶剂,在纳米CuO的催化下回流8h,以较高的收率合成了2-芳基取代酞嗪酮类化合物10个,并通过~1H-NMR、^(13)C-NMR、MS、熔点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合成酞嗪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收率较高、溶剂与催化剂廉价易得等优点,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嗪酮 纳米氧化铜 可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绒梅 高达 +6 位作者 孙金威 吕雪鹏 曹珺 罗力文 徐飞鸿 魏枫染 李启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83,共6页
为获得优良发酵性能的乳酸菌,采用传统培养方法从传统发酵乳样品中分离乳酸菌,并将分离菌株制备发酵乳。通过考察发酵乳的感官品质筛选优良菌株,采用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性能、产酸性能及其制备... 为获得优良发酵性能的乳酸菌,采用传统培养方法从传统发酵乳样品中分离乳酸菌,并将分离菌株制备发酵乳。通过考察发酵乳的感官品质筛选优良菌株,采用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性能、产酸性能及其制备发酵乳贮藏期内品质变化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67株乳酸菌,筛选出5株性能较佳的菌株(编号为C-1、Q164、Q165、Q166和Q167),均被鉴定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其中,菌株C-1生长性能和产酸性能最佳,该菌株制备的发酵乳奶香明显,口感细腻顺滑,感官评分最高(93.5分),30℃贮藏21 d后,酸度为86.0°T,活菌数为7.2×10^(3)CFU/g。综上,嗜热链球菌C-1具备优良发酵性能菌株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乳制品 乳酸菌筛选 分离鉴定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grx10发酵的两种酸奶货架期品质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绒梅 曹珺 +3 位作者 李启明 吴华星 刘媛 罗力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4-58,共5页
为实现益生菌在发酵乳制品中的更好应用,比较分析了鼠李糖乳杆菌grx10发酵的两种酸奶货架期pH值、酸度、菌落总数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grx10发酵白色酸奶比褐色酸奶到达发酵终点所需时间短2.5 h,同时货架期内白色酸... 为实现益生菌在发酵乳制品中的更好应用,比较分析了鼠李糖乳杆菌grx10发酵的两种酸奶货架期pH值、酸度、菌落总数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grx10发酵白色酸奶比褐色酸奶到达发酵终点所需时间短2.5 h,同时货架期内白色酸奶pH值下降和后酸化速率高于褐色酸奶,两种酸奶乳酸菌菌落总数相差不大。除白色酸奶未检测出具果香、脂肪香及奶酪香的2-壬酮,两种酸奶其他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相同,2-庚酮在白色酸奶中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褐色酸奶,酸类含量低于褐色酸奶。表明鼠李糖乳杆菌grx10更适合发酵褐色酸奶,发酵的酸奶后酸化更弱,风味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鼠李糖乳杆菌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包埋晶球的体外耐受性及其应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曹珺 刘绒梅 +5 位作者 罗力文 孙金威 吴华星 吕雪鹏 高达 李启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27,共6页
对鼠李糖乳杆菌grx10、副干酪乳杆菌Lpc37被包埋前后的益生菌粉和益生菌晶球进行体外胃肠液耐受实验及监测与酸奶混合后的性质变化的结果表明,被包埋后的grx10和Lpc37对消化道恶劣环境的抵抗力显著提升,且益生菌晶球与酸奶混合后不会产... 对鼠李糖乳杆菌grx10、副干酪乳杆菌Lpc37被包埋前后的益生菌粉和益生菌晶球进行体外胃肠液耐受实验及监测与酸奶混合后的性质变化的结果表明,被包埋后的grx10和Lpc37对消化道恶劣环境的抵抗力显著提升,且益生菌晶球与酸奶混合后不会产生显著的相互影响。晶球与菌粉相比,经pH值为2.5的人工胃液处理3.0 h后grx10和Lpc37的活菌数分别提升4.4和5.2个数量级,经质量分数为0.3%的胆汁盐处理4.5 h后grx10和Lpc37的活菌数分别提升4.2和1.7个数量级;益生菌晶球与酸奶混合后的晶球酸奶在21 d内pH值、酸度及活菌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可见益生菌被包埋后与外环境的接触减少从而避免相互影响,因此益生菌晶球能在增加酸奶中益生菌含量和食用趣味性的前提下保持酸奶原有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晶球 乳酸菌 包埋 体外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