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地下空间活力研究——以成都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地下空间为例 被引量:27
1
作者 罗克乾 沈中伟 《南方建筑》 2019年第4期116-121,共6页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紧凑型发展的重要组成,其空间活力成为了衡量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借助空间句法的理论指导以及对实地建成现场的调研,综合量化数据与相关性分析,以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地下空间为例,探讨影响地下空间活力的空间...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紧凑型发展的重要组成,其空间活力成为了衡量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借助空间句法的理论指导以及对实地建成现场的调研,综合量化数据与相关性分析,以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地下空间为例,探讨影响地下空间活力的空间可达性与活动人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下空间的整合度指标与活动人流、轨道交通站点以及垂直交通布局等相关变量因素,共同影响地下空间活力;并以此提出建议与讨论,对未来进行有效活力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空间句法 空间活力 活动人流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的成都市地下商业空间演化与机制研究——以火车北站、春熙路、环球中心片区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方翰 沈中伟 +2 位作者 喻冰洁 李渊 罗克乾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3,共9页
地下商业空间是城市商业活动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其合理化布局对发展城市经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5年、2018年、2020年的成都市POI数据,运用Python、GIS提取火车北、春熙路、环球中心三大片区的地下商业空间历... 地下商业空间是城市商业活动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其合理化布局对发展城市经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5年、2018年、2020年的成都市POI数据,运用Python、GIS提取火车北、春熙路、环球中心三大片区的地下商业空间历年POI点位分布。通过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等方法,解析成都市典型商圈的地下商业空间时空演化规律与机制。结果表明:(1)三个片区的地下商业空间平面布局均表现为廊道集聚和散点扩张特征明显,地下商业空间集聚趋于多中心与簇群化,竖向组织形成了紧邻式、通道连接式、商街连接式三种模式;(2)春熙片区地下商业业态呈餐饮占比衰减,购物与生活服务增加的趋势,环球中心为生活服务类增长型,而火车北为购物增长型;(3)火车北站与春熙路片区地下商业空间分布的标准差椭圆特征向异性变化更为显著,而环球中心则为衰减状态,地下商业空间发展呈多向均匀式布局发展;(4)交通可达性提升、产业空间重构、存量空间开发等是成都市地下商业空间的演化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商业空间 热点区 时空演化 POI 演化机制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站域商业集聚特征与演变研究——基于POI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曾如思 沈中伟 罗克乾 《南方建筑》 2020年第6期126-132,共7页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商业互动开发是引导城市空间演变与土地高效利用的重要动力。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区代表性地铁站点,利用平均最近邻法、核密度分析法、标准差椭圆法对比分析站域商业集聚与演变特征,建立回归模型初步探讨影响站域商业集...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商业互动开发是引导城市空间演变与土地高效利用的重要动力。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区代表性地铁站点,利用平均最近邻法、核密度分析法、标准差椭圆法对比分析站域商业集聚与演变特征,建立回归模型初步探讨影响站域商业集聚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1)轨道交通的介入推动站域商业布局向多中心、网络化发展,并促进商业设施总量增长与集聚加速,且对于城市级站点的加速作用更为显著;(2)以购物类业态为主的商业开发在轨道交通介入下日益提升,体现了乘客日渐增长的消费需求。站点周边餐饮服务类业态的集聚分布,反映出乘客在其周边快速消费的行为特征;(3)轨道交通的介入是站域商业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站点日均客流量和出入口数量与商业集聚呈显著正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点区域 商业 集聚特征 演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