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数字风险素养:出场语境、逻辑框架与提升进路 被引量:4
1
作者 罗儒国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4期69-79,共11页
当前,作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和根本依靠,教师数字风险素养已成为影响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学者尚未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为此,文章首先探讨了教师数字风险素养的内涵和出场语境,认为提升教师数字... 当前,作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和根本依靠,教师数字风险素养已成为影响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学者尚未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为此,文章首先探讨了教师数字风险素养的内涵和出场语境,认为提升教师数字风险素养是构筑国家数字安全体系、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开展数字风险教育、构建高品质数字生活的现实诉求;然后,文章探讨了教师数字风险素养的逻辑框架,包括数字风险意识、数字风险知识、数字风险能力、数字风险道德四个维度;最后,文章从个体自觉、学校支持、专业引领、条件保障等角度,提出教师数字风险素养的提升策略,以期为教师数字风险素养的模型构建、现实观照及其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数字风险素养 风险素养标准 数字风险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满意度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9
2
作者 罗儒国 王姗姗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78,共4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7个省份的510所城乡中小学校教师工资收入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工资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工资收入水平依然偏低,存在着教师对工资收入、工资分配制度不太满意等问题。为此,应建立健...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7个省份的510所城乡中小学校教师工资收入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工资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工资收入水平依然偏低,存在着教师对工资收入、工资分配制度不太满意等问题。为此,应建立健全教育政策与法规,切实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教师工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教师工资制度,确保工资分配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工资收入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出路 被引量:22
3
作者 罗儒国 王姗姗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36,共7页
高校质量文化是指高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质量理念、质量价值观、质量形象、质量制度与规范、质量行为方式及其物化形态的总和,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创建学校质量品牌与特色,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校质量文化是指高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质量理念、质量价值观、质量形象、质量制度与规范、质量行为方式及其物化形态的总和,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创建学校质量品牌与特色,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在高校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狭隘化、形式化、功利化、割裂化等认识误区与实践偏差。为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高校质量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构筑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创新学校教育质量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质量文化宣传与教育、加强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以便切实提高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质量文化 建设 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一种生态学视角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儒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9-21,共3页
课程资源开发是开发者在一定的价值理念引导下进行的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将自在价值转化为自为价值的动态过程,它是一种人为的、为人的教育实践活动。生态价值观是一种有机、整体、民主、平等、批判、互动的价值观,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课程资源开发是开发者在一定的价值理念引导下进行的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将自在价值转化为自为价值的动态过程,它是一种人为的、为人的教育实践活动。生态价值观是一种有机、整体、民主、平等、批判、互动的价值观,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它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有其合理性。生态价值观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了全新的视野,并要求课程资源开发遵循相应的伦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资源开发 价值取向 生态价值观 伦理原则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罗儒国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3-86,共4页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从培训需求、培训机会、培训效果、培训制度等维度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不强,在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考核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培训效果满意度并不高,教...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从培训需求、培训机会、培训效果、培训制度等维度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不强,在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考核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培训效果满意度并不高,教师培训制度也有待加强和完善。因此,需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统筹管理,不断创新教师培训形式与方法、以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培训状况 培训效果 教学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教师的教学生活 被引量:6
6
作者 罗儒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33-36,53,共5页
教学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味。然而,由于教师的“物化”,教学技术化、日常化、剧场化等现象长期存在,教学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被遮蔽和遗忘。导致教师教学生活异化、教学生活意义与价值遗忘的原因是多方面... 教学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味。然而,由于教师的“物化”,教学技术化、日常化、剧场化等现象长期存在,教学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被遮蔽和遗忘。导致教师教学生活异化、教学生活意义与价值遗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因此,教学生活意义与价值的拾回需要增强教师的内省性自我意识,重建学校文化、变革教学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生活 教师 教学反思 学校文化 自我意识 唯物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5
7
作者 罗儒国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4-81,共8页
为了解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状况及其特点,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动机呈多元化态势,主要偏向于发展与晋升、满足教学需要;学习时段较为集中,网络学习工具使用相对单一;学习途径日趋丰富,但仍以自主学习、集中... 为了解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状况及其特点,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动机呈多元化态势,主要偏向于发展与晋升、满足教学需要;学习时段较为集中,网络学习工具使用相对单一;学习途径日趋丰富,但仍以自主学习、集中式培训为主;学习行为倾向于网络信息行为,高层次网络学习行为明显偏少;教师网络学习优势较为明显,但受资源易得性、时间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因此,需要优化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观念、培育网络信息素养,推进网络研修供给改革、提供精准指导与服务,注重网络学习社区建设、构建网络学习共生体,强化网络学习条件支撑、健全网络学习保障体系,推动教师网络学习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效能感 网络学习社区 网络学习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虚拟生存的现实瓶颈与突围路径 被引量:5
8
作者 罗儒国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8,共8页
教师虚拟生存是教师为了生命发展与完善、实现生存价值与意义、提高生存质量,以各种数字化符号为中介,在虚拟世界或网络世界中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生存活动。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生存方式,教师虚拟生存的崛起虽然有其历史必然性与现实... 教师虚拟生存是教师为了生命发展与完善、实现生存价值与意义、提高生存质量,以各种数字化符号为中介,在虚拟世界或网络世界中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生存活动。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生存方式,教师虚拟生存的崛起虽然有其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但也面临着教师虚拟生存意愿较为淡薄、虚拟生存能力亟待提高、虚实共生机制尚未形成、教师虚拟生存制度不够完善、虚拟生存技术条件不够成熟等方面问题。为此,需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虚拟生存价值、增强教师虚拟认同意识,加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网络生存素养,确立虚实共生的生存图景、建立虚实和谐共生机制,强化学校信息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文化环境,以便推动教师虚拟生存的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虚拟生存 现实生存 现实瓶颈 突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问题研究评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罗儒国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1,共5页
近年来,"教学回归生活世界"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争鸣与深化四个阶段。研究问题主要涉及"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教学为何要回归生活世界;教学怎样回归生活世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 近年来,"教学回归生活世界"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争鸣与深化四个阶段。研究问题主要涉及"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教学为何要回归生活世界;教学怎样回归生活世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意义;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批判与辩护等方面。然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研究存在着基本概念不清晰,教学与生活关系不明,重视移植性研究、忽视本体化研究等问题。"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需要改变研究思维方式,转换研究主题,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论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生活世界 教学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的回眸与前瞻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儒国 卜利利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2014年第4期72-79,共8页
随着工作生活质量运动的兴起与推动,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问题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焦点和研究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工作生活质量内涵、内容结构与评价指标、影响因素、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等方面。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果... 随着工作生活质量运动的兴起与推动,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问题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焦点和研究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工作生活质量内涵、内容结构与评价指标、影响因素、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等方面。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着研究缺失与不足。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基本概念的科学界定,重视研究取向的优化整合,注重研究内容的拓展与深化,以及研究方法的多元综合,从而推动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工作生活质量 回眸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检视与重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儒国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87,共6页
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是观测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特征的标准或尺度。建立科学、完备的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不仅是实施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还是诊断与提升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然而,目前教师工作生活质量... 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是观测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特征的标准或尺度。建立科学、完备的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不仅是实施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还是诊断与提升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然而,目前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价指标概念界定模糊,指标类型设置不尽合理,指标数目确立较为随意,评价指标体系缺乏针对性、前瞻性等方面。为此,我们需要厘清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内涵与外延、注重研究基础与方法创新,注重"本土化"指标体系研制,加强评价指标顶层设计、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重视评价指标更新与发展,从而为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工作生活质量 评价指标 检视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教师教学生活研究的回溯与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儒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40-44,共5页
教学生活是教师生命活动的重要体现,是教师人生的组成部分。教学生活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议题,研究问题涉及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研究的反思、教学生活影响因素、生活史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教师职业生涯周期、以及教学生活研究方法等方面... 教学生活是教师生命活动的重要体现,是教师人生的组成部分。教学生活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议题,研究问题涉及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研究的反思、教学生活影响因素、生活史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教师职业生涯周期、以及教学生活研究方法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目前国内教师教学生活研究提供了参考框架和研究视角,还有助于拓宽和深化教学生活研究主题,因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学生活 现象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理论应用的文化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儒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44,共5页
教学理论应用不是价值中立的实践活动,而是价值关涉的文化实践,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无论从教学理论应用结构的各个组成要素而言,还是就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各个环节来说,都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教学理论应用过程中存在文... 教学理论应用不是价值中立的实践活动,而是价值关涉的文化实践,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无论从教学理论应用结构的各个组成要素而言,还是就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各个环节来说,都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教学理论应用过程中存在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教学理论的衰退和超越等文化现象。教学理论应用需要采取相应的对话策略,以减少应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冲突和教学理论的衰退等现象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理论 教学实践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儒国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75,120-121,共10页
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是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状况和水平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并做出综合评判的过程。其中,评价指标选择是否科学、合理、完整,将直接关系到能否真实、有效地测评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水平。然而,在教... 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是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状况和水平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并做出综合评判的过程。其中,评价指标选择是否科学、合理、完整,将直接关系到能否真实、有效地测评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水平。然而,在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选择与构建时,往往面临着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输入指标与输出指标、综合指标与多重指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等多重困境。为此,我们需要厘清教师工作生活质量内涵与外延,正确认识和了解评价指标的功用及其限度,明晰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评价目的,加强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整合及其"本土化"构建,从而为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工作生活质量 教师职责 教师评价 定性指标 定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生活价值刍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儒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22,共4页
教学生活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生命活动,是师生追寻价值、创造价值、为价值所充溢的活动,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蕴。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注重教学生活的工具价值、外在价值,而相对忽视乃至遗忘教学生活的本体价值、内在价值。对于教... 教学生活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生命活动,是师生追寻价值、创造价值、为价值所充溢的活动,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蕴。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注重教学生活的工具价值、外在价值,而相对忽视乃至遗忘教学生活的本体价值、内在价值。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生活并不意味着只有克己、奉公、自我牺牲,而是内在地具有生存价值、发展价值和幸福价值。教学生活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因而不能顾此失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生活 内在价值 外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理论论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儒国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年第5期23-28,共6页
课程理论是人们对课程现象、课程问题、课程矛盾进行理性思考,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建构而成的,旨在解释、说明、指导和改造课程实践以及培育实践主体课程智慧的观念体系,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实践指向性、价值多样性等基本... 课程理论是人们对课程现象、课程问题、课程矛盾进行理性思考,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建构而成的,旨在解释、说明、指导和改造课程实践以及培育实践主体课程智慧的观念体系,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实践指向性、价值多样性等基本特点。课程理论是一种科学的人文理论,无论是从构成要素来看,还是从价值旨趣来讲,抑或就表述方式而言,它都不同于自然科学理论,因而不能用自然科学理论标准对其加以评判与考量。此外,课程理论也有别于课程思想、教学理论等相关概念,不能相互混淆、等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理论 自然科学理论 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风险素养及其培育
17
作者 罗儒国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2年第2期43-49,共7页
作为教师的核心素养,风险素养是教师满足风险教育与风险生存需要,以及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和防范化解教育风险所应具备的风险意识、风险知识、风险能力、风险思维、风险伦理等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具有统整性、价值潜在性、跨领域性、动态... 作为教师的核心素养,风险素养是教师满足风险教育与风险生存需要,以及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和防范化解教育风险所应具备的风险意识、风险知识、风险能力、风险思维、风险伦理等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具有统整性、价值潜在性、跨领域性、动态生成性等特征。教师风险素养在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防线、防范化解教育风险、培育学生风险素养、提升教师风险生存质量、催生学校风险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教师风险素养的有效培育需要增进教师风险素养价值认同、形塑风险素养发展自觉,研制教师风险素养标准、创新教师风险素养培养机制,搭建智能学习平台、构建风险学习共同体,健全风险素养保障机制、打造风险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教师 核心素养 风险素养 培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理论应用中教师的迷失与复归——兼论教学理论应用研究思维方式变革
18
作者 罗儒国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教学理论作用于教学实践的实质与机制在于通过人这一中介而发生间接的影响,教学理论的有效应用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因而,关注教师就是教学理论应用的问题中应有之意。然而,在教学理论应用过程中,教师主体的旁落、主体间阻隔以及... 教学理论作用于教学实践的实质与机制在于通过人这一中介而发生间接的影响,教学理论的有效应用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因而,关注教师就是教学理论应用的问题中应有之意。然而,在教学理论应用过程中,教师主体的旁落、主体间阻隔以及教师“异化”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教学理论应用陷入困境。本文就教学理论应用境遇中教师的复归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理论 应用研究 思维方式 教学实践 应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的网络学习行为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吴青 罗儒国 王权于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5年第7期88-94,共7页
学习者在远程教学平台中遗留的大量数据,体现了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知识建构过程。但由于远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精力有限、学习过程缺乏监管等,导致这些数据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文章选取某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学平台中存储的网络学习... 学习者在远程教学平台中遗留的大量数据,体现了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知识建构过程。但由于远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精力有限、学习过程缺乏监管等,导致这些数据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文章选取某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学平台中存储的网络学习行为数据,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出学习风格、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之间隐含的内在规律,并转换为有利于教学决策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知识,以帮助不同风格的学习者改善自身学习行为,同时便于教师在不同类型的远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学习者的风格差异完善教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行为 学习风格 学习成绩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分析:从源起到实践与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吴青 罗儒国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9,共9页
学习分析是"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引发了教育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并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学习分析的形成过程,然后从利益相关者、研究目标、研究对象、技术方法四个维度,回顾了近五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学习分... 学习分析是"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引发了教育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并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学习分析的形成过程,然后从利益相关者、研究目标、研究对象、技术方法四个维度,回顾了近五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学习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遇到的挑战,便于相关人员制定教育决策、优化教育管理过程以及完善学习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分析研究主题主要涵盖学习者知识建模、学习情绪建模、学习行为特征抽取、学习活动跟踪、学习者建模、学位获取分析、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优化、自适应学习系统和个性化学习、在线学习影响因素分析九个方面;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集中式学习环境、分布式学习环境以及身体活动数据;常用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信息可视化、数据挖掘、社会网络分析、话语分析和网站分析。目前,学习分析研究遇到的挑战包括教育数据预处理难度大、数据访问权限不明确、学习分析适用性有限。虽然学习分析尚处于发展初期,但由于能够为教育系统各级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分析 教育数据挖掘 社会网络分析 信息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